张小芳编著的《一歌一世界(红色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共选择介绍了40余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的著名歌曲,同时,还选择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前脍炙人口、有时代标志的3首歌曲。抗日救亡时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驱除日军、要求民族独立的决心。解放战争时期,反映四海同心、九州共鸣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及诞生于烽火岁月,中华民族危难关头的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本书讲述了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经过、内容、演唱和传唱情况以及历史影响。通过对歌曲的介绍,从一个新的角度宣传了党的光辉历史。本书可作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特别是青年学子学习中国革命史一本生动的参考资料。
倪淑萍所著的《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田野作业,掌握大量的民歌资料,对濒临流失或尚存于老百姓记忆中的民歌进行抢救式的搜集整理。根据民歌的体裁、题材将搜集到的民歌进行分类整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调研访谈等全面了解金华民歌的历史沿革和生态现状,并结合实情提出可行有效的保护和发展对策。通对对金华地区民歌衬词衬腔表现形态的归,纳与梳理,总结出常用衬词的类别、使用规律,衬腔的运用特点、旋律形态及曲调特征等,解析在金华民歌演唱中衬词衬腔的处理要求及其对民族风格表达的关系。对出现在金华民歌中的衬词衬腔的功能意义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其对金华民歌的音乐结构、情感表现、民族风格、演唱实践等的积极作用,并从美学的角度分析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的表现形态、存在意义及互为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