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芳梅兰》以梅兰芳先生的适合古琴表现、诠释的唱段(4段)为蓝本,以古琴独特的视角与表达方式来完成两种经典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 《琴芳梅兰》结构:赏文、奏谱、梅兰芳手绘插画、讲述与演奏光盘、。 一、赏文部分由青年学者曹雅欣撰写,共10段美文。从梅兰芳非常经典的10部作品出发,细述梅派唱腔之特色,以及剧目中所蕴含的美。 二、奏谱部分选择古琴演奏梅兰芳经典唱段4段,分别为: 《霸王别姬》[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合衣睡稳”;二六“劝君王饮酒听虞歌”,接曲牌[夜深沉]。 《贵妃醉酒》[四平调]“海岛冰轮初转腾”。 《天女散花》[西皮二六]“云外的须弥山色空四显”。 《洛神》[西皮导板]接慢板接原板接二六接快板接散板“屏翳收风天清明”。四出经典唱段透过京剧的清唱、乐器的相合,在蹁跹的身
吕其明管弦乐作品选集:《红旗颂》。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作为 上海之春 音乐开幕曲首演。四十年后,经作者再次修订并*后定稿。 《红旗颂》是一部赞美革命红旗颂歌,形象地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天安门上空升起*面五星红旗时,解放了的中国人民热爱祖,欢庆胜利,无比激动,无比喜悦,无比自豪之情,以及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奋勇向前的进取精神。 《红旗颂》的演出形式可由三种方案供指挥家选用: 1.管弦乐: 2.管弦乐与混声合唱: 3.管弦乐、混声合唱与附加铜管乐。 《焦裕禄》: 焦裕禄,一位项天立地的共产党人,受命于危难之际,来到多灾多难的兰考。为了推倒压在兰考人身上的贫困大山,他日以继夜地忘我工作,终于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兰考入怀着巨大的悲痛,踏着沉重脚步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十一册至第三十六册为曲谱卷,以26册的篇幅收录存见于泉州与厦门地区以及台湾各地馆阁手抄本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散曲与套曲,称为「大小都会套曲」的套曲9套,共计116首。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二十七册收录集曲类门头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曲子。集曲的门头组合方式多样,普遍传唱于各地馆阁的曲目为【中滚水车犯】之【望明月】,【中滚十三腔】之【山险峻】与【轻轻行】。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十一册至第三十六册为曲谱卷,以26册的篇幅收录存见于泉州与厦门地区以及台湾各地馆阁手抄本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散曲与套曲,称为「大小都会套曲」的套曲9套,共计116首。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三十册收录称“大小都会套曲”。此册收录的乐曲,活传统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即消失于台湾的馆阁,而泉厦地区的馆阁间则不知有此类乐曲。
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作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之作,获得了上海民族乐团的委约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基金的资助,也是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年度重点出版项目。 “协奏套曲”是作曲家贾达群创立的一种大型作品体裁,其定义为:一是套曲中包含数首为不同独奏乐器而作的协奏类乐曲;二是套曲中的数首协奏类作品具有统一的音乐主旨;三是套曲内每一首协奏类乐曲既可单独演奏,也可集合演奏。作为一个大型的集合作品,其作品结构应符合传统曲式中奏鸣套曲曲式的基本规范。 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包含四部协奏类乐曲,分别冠之以“序曲”“随想曲”“即兴曲”和“狂想曲”。先后采用中国传统戏曲中川剧、昆曲、京剧与秦腔的音乐素材,其形式为独奏打击乐器加上川剧锣鼓打击乐组合、独奏竹笛、独奏二胡加上京剧三大件组合
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作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之作,获得了上海民族乐团的委约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基金的资助,也是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年度重点出版项目。 “协奏套曲”是作曲家贾达群创立的一种大型作品体裁,其定义为:一是套曲中包含数首为不同独奏乐器而作的协奏类乐曲;二是套曲中的数首协奏类作品具有统一的音乐主旨;三是套曲内每一首协奏类乐曲既可单独演奏,也可集合演奏。作为一个大型的集合作品,其作品结构应符合传统曲式中奏鸣套曲曲式的基本规范。 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包含四部协奏类乐曲,分别冠之以“序曲”“随想曲”“即兴曲”和“狂想曲”。先后采用中国传统戏曲中川剧、昆曲、京剧与秦腔的音乐素材,其形式为独奏打击乐器加上川剧锣鼓打击乐组合、独奏竹笛、独奏二胡加上京剧三大件组合
陈云裳1921年11月出生于香港,14岁时在香港拍摄电影处女作《新青年》一炮而红。此后,先后拍摄了《花开富贵》、《血溅宝山城》、《女罗宾汉》等34部粤语电影,是当时香港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1938年底,陈云裳抵达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主演《木兰从军》一片。该片于翌年2月在上海首映,连映3月,场场爆满,创下国语片的卖座纪录。从1939年开始,陈云裳在上海、香港先后主演了《云裳仙子》、《月儿弯弯照九州》等23部国语影片,曾荣膺三届“中国电影皇后”,并演唱了《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儿弯弯照九州》等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