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裳1921年11月出生于香港,14岁时在香港拍摄电影处女作《新青年》一炮而红。此后,先后拍摄了《花开富贵》、《血溅宝山城》、《女罗宾汉》等34部粤语电影,是当时香港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1938年底,陈云裳抵达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主演《木兰从军》一片。该片于翌年2月在上海首映,连映3月,场场爆满,创下国语片的卖座纪录。从1939年开始,陈云裳在上海、香港先后主演了《云裳仙子》、《月儿弯弯照九州》等23部国语影片,曾荣膺三届“中国电影皇后”,并演唱了《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儿弯弯照九州》等脍炙人口
本曲集所收曲目全部改编自世界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本书特点之一是在选材上考虑作品的技法,所选作品有辉煌的变奏和艰难的经过句,同时也交织着亲切迷人的旋律。 从本质上说,音乐教学是审美的教育,是构造全面素质的教育。 本着这样的准则,我们尝试着把某些本来并非为大提琴创作的,却有着极高审美品位的;又对技巧训练有所裨益的,却因为技巧艰深使人望而却步的经典杰作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使改编后的作品技巧方面并不比原作逊色,而且更适合于大提琴演奏,更易于彰显作品的审美效应,让演奏者在相对容易地克服技巧困难、较快地掌握作品的同时获得美的体验;也让演奏者既能循序地渐进行地掌握各种类型的技巧,熟悉经典音乐各流派作品,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又能全面锤炼审美心理结构。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也是有别于此
本书为萨克斯管演奏进阶训练教程,共十个单元,难度从入门到进阶,循序渐进,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为萨克斯管技法训练、乐曲训练、课后拓展、课后视奏和拓展阅读,其中技法训练、乐曲训练、课后拓展均有乐谱,并附有简明扼要的练习提示或相关链接;课后视奏为选择性学习内容,需要读者自行查找乐谱;拓展阅读内容可扫描封底获取。书中大部分曲目都有配套音频,高难度曲目有音乐会视频。本书是市场上较缺的图文音像谱配套的萨克斯管教程。
《贾达群弦乐四重奏作品集·总谱》由贾达群著
《贾达群弦乐四重奏作品集·总谱》由贾达群著
吕其明管弦乐作品选集:《红旗颂》。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作为 上海之春 音乐开幕曲首演。四十年后,经作者再次修订并*后定稿。 《红旗颂》是一部赞美革命红旗颂歌,形象地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天安门上空升起*面五星红旗时,解放了的中国人民热爱祖,欢庆胜利,无比激动,无比喜悦,无比自豪之情,以及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奋勇向前的进取精神。 《红旗颂》的演出形式可由三种方案供指挥家选用: 1.管弦乐: 2.管弦乐与混声合唱: 3.管弦乐、混声合唱与附加铜管乐。 《焦裕禄》: 焦裕禄,一位项天立地的共产党人,受命于危难之际,来到多灾多难的兰考。为了推倒压在兰考人身上的贫困大山,他日以继夜地忘我工作,终于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兰考入怀着巨大的悲痛,踏着沉重脚步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十一册至第三十六册为曲谱卷,以26册的篇幅收录存见于泉州与厦门地区以及台湾各地馆阁手抄本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散曲与套曲,称为「大小都会套曲」的套曲9套,共计116首。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二十七册收录集曲类门头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曲子。集曲的门头组合方式多样,普遍传唱于各地馆阁的曲目为【中滚水车犯】之【望明月】,【中滚十三腔】之【山险峻】与【轻轻行】。
约瑟夫 海顿(1732 1809)将弦乐四重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器乐作品体裁,他的大量弦乐四重奏创作成为了同时代以及后世作曲家同类作品创作的参照标准。在两位著名的海顿专家雷金纳德-巴莱特-阿里斯和H.C.罗宾斯 兰顿的努力下,我们将从这个精心编辑的全集版本中看到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从嬉游曲到晚期成熟作品的发展轨迹。 弗朗茨 约瑟夫 海顿是奥地利音乐家,是继巴赫之后的*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是古典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亨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十一册至第三十六册为曲谱卷,以26册的篇幅收录存见于泉州与厦门地区以及台湾各地馆阁手抄本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散曲与套曲,称为「大小都会套曲」的套曲9套,共计116首。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三十册收录称“大小都会套曲”。此册收录的乐曲,活传统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即消失于台湾的馆阁,而泉厦地区的馆阁间则不知有此类乐曲。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十一册至第三十六册为曲谱卷,以26册的篇幅收录存见于泉州与厦门地区以及台湾各地馆阁手抄本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散曲与套曲,称为「大小都会套曲」的套曲9套,共计116首。 《泉州南音(?L管)集成》第二十四册收录滚门体五孔管【声声闹】与【福马】系列诸门头中有琵琶指法谱的曲子。其门头分别有【长声声闹】(俗称北相思)、【声声闹】与【声声闹迭】,以及【长福马】(俗称沙淘金)、【福马】与【福马迭】,经典名曲有【北相思】之【无处栖】与【我为汝】、【沙淘金】之【自别归来】与【娇养深闺】、【福马】之【感谢公主】、【福马郎】之【秀才先行】。
《琴芳梅兰》以梅兰芳先生的适合古琴表现、诠释的唱段(4段)为蓝本,以古琴独特的视角与表达方式来完成两种经典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 《琴芳梅兰》结构:赏文、奏谱、梅兰芳手绘插画、讲述与演奏光盘、。 一、赏文部分由青年学者曹雅欣撰写,共10段美文。从梅兰芳非常经典的10部作品出发,细述梅派唱腔之特色,以及剧目中所蕴含的美。 二、奏谱部分选择古琴演奏梅兰芳经典唱段4段,分别为: 《霸王别姬》[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合衣睡稳”;二六“劝君王饮酒听虞歌”,接曲牌[夜深沉]。 《贵妃醉酒》[四平调]“海岛冰轮初转腾”。 《天女散花》[西皮二六]“云外的须弥山色空四显”。 《洛神》[西皮导板]接慢板接原板接二六接快板接散板“屏翳收风天清明”。四出经典唱段透过京剧的清唱、乐器的相合,在蹁跹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