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教程乐曲分集(册 附分谱)》为《大提琴教程》中乐曲分集的册。内容包括从把位至拇指把位课程的中、外乐曲共53首。可与本教程练习曲分集的册配合使用。其中许多是早已广为流传的世界名曲,对于教学、演出、研究、欣赏均有的价值。
1.演奏级别共分十级。其中1—4级为初级;5—7级为中级;8—10级为高级。
《管弦乐配器法(修订版)》是一本适合大学本科专业配器课和配器共同课使用的教材,里面包含了乐器法和配器法两项内容。此教材在出版前一直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内部教材,此次出版是作曲系配器教研室精心校订和补充后的版本,内容逻辑性强,补充了大量谱例、作者和作品中外文对照表、中外文乐器名称对照表,给师生在使用教材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配器教研室是作曲系六个教研室之一,主要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本科作曲专业、指挥专业、电子音乐作曲专业以及音乐学专业的配器课的教学,同时也担任配器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主科教学。 配器课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于全部教学过程中,讲授与写作相互联系。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乐队作品,学习和借鉴其中成功的配器经验,逐步提高学生对乐队音乐中多声部结合的审美和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和发展对乐队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确立乐队写作的基本概念,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配器的技能。 配器教研室面向全社会招收学术型配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从事专业活动、科学研究和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配器教研室是一个融教学、创作、科研为
继上一本《琴弦上的歌 大提琴经典作品选》出版至今,已两年有余。俄罗斯音乐是世界艺术文化中的瑰宝。作者曾在俄罗斯留学数年,深受俄罗斯艺术影响。这次出版的作品选自数位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家的杰作:米亚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大提琴奏鸣曲》(Op.81),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Op.40)、《浪漫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两首小品(Op.2),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选自弦乐四重奏(Op.11)第二乐章)。 这些作品是作者对俄罗斯音乐作品演奏与教学的系列研究之一。作者将从作曲家、作品本身、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一定论述,借此希望能对优秀的俄罗斯作品进行有益的传播,也为广大演奏者对作品的进一步了解提供帮助。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历程为时间线索,以“上海”为研究文化片区核心,以“民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民乐领域的乐器设计建造改革、院团发展、乐人身份及行为、社会音乐活动、音乐思想等方面的历史梳理与关照,以史家笔法,呈现出上海这一特殊的文化之都中民族器乐的七十年发展变化;论述并展现以“上海民乐”为聚焦对象的上海民乐事业在七十年中如何与时俱进;对当下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响应与巩固,为“海派文化”品牌建立与推广提供历史与理论支撑。
古键盘乐器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走过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产生过诸多著名演奏家和教育家。然而,音乐学者“治史”,历来有重视音乐创作而忽视演奏、教学的倾向,既往的“键盘艺术史”,也有重创作而轻演奏、教学的倾向。而本书编者却认为,对于器乐演奏艺术这种技艺性很强的音乐门类来说,其历史是由创作、演奏和教学体系共同发展而成,仅关注作曲家(作品创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演奏艺术流派”、“师承”、“演奏方法演进”等内容纳入其中。因此,一个器乐演奏艺术流派(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首先,是专注于这一器乐创作的作曲家群体,并且创作出一批有特色的作品;其次,有一批具有高超技巧的演奏家群体,能够将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还不够,还必须有一批立志于将这种风格、技巧继
《新学琴之路·小提琴教程2:调性练习》是微量的教材。每一课只有一点点音乐上和技术训练上的内容。教得细致,学得容易,不是用倾盆大雨的办法,而是微量的渐进引导幼儿。在十亿人的中国,小提琴在幼儿心灵里占有了地位,多亏一些有志于幼儿教学的音乐家们的奋斗,尤其是近年的景象,十分感人。为提高我们人民的文化素质,这本小小的教材会作出贡献的,我蛮有信心地向学琴的孩子们介绍它。
安东宁·德沃扎克(1841-1904)所处的时代是捷克民族复兴的时代。他始终坚持捷克民族乐派的深厚传统,曾说:我是一个朴实的音乐家,我所留下的音乐作品永远只是普通的捷克音乐。1892-1895年期间,他应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之聘,担任该院院长三年,此间创作了著名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美利坚弦乐四重奏》和这首《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以波希米亚和美国黑人音乐的民族色彩为素材,将其融会贯通于全曲。他要求独奏者掌握宽阔音域的如歌演奏和各种不同幅度的揉弦技巧,同时在三、六、八度的连续双音,和弦、跳弓、颤指、泛音等各种技法方面对独奏者的要求也颇为苛刻。作品以庄严宏伟的构思和丰富多彩的交响手法将独奏与交响乐对巧妙配合起来,使乐曲既极富交响性,又蕴有深刻、生动的戏剧内涵。这部作品要求独奏者除有高超的演
《交响乐队必考曲目:中提琴困难片段》是根据目前欧美以及国内五十余家著名职业交响乐团的考试曲目汇编而成。其间进行了大量的比对与研究,将出现频率与练习价值有机结合,较有针对性的精选出六十八首经典乐队考试片段,其中包括了乐队合奏片段与首席独奏片段两部分。在乐队合奏片段中,本人根据排练与演出的实践经验,在原谱的基础上加入了修订的指法、弓法、速度标记以及演奏中的注意事项,以供读者参考。在首席独奏片段中,因考虑到独奏片段的特殊性与各人演奏习惯、理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故不再加以赘述。首席独奏片段中,还加入了以往在国内常常被忽视,但却频繁出现在欧美各大歌剧院交响乐团招考曲目中的歌剧片段。为了方便读者,书中标有作曲家的国籍、生卒年月以及作品编号和创作年代。在《交响乐队必考曲目:中提琴困
《手风琴中外名曲精选1:中国作品》主要内容包括:花儿与少年、四季调、草原牧歌、小放牛、旱天雷、小船圆舞曲、春节序曲、牧童短笛、快乐的啰嗦等。
《长江交响曲》以长江象征中华民族,通过赞美长江讴歌中华民族的与复兴。分四个乐章,有合唱。《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旨在反映当代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成就和体现当代中国的音乐发展水平,都是曾在外音乐会上多次演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型管弦乐队作品。
暂无内容简介。。。。。。
随着学习小提琴的人数增多,教材的需要也变得迫切。学习者不仅需要独奏用的练习曲、各类乐曲,也需要既为学习用又可为演出用的合奏乐曲。现今国内的小提琴的培养者和学习者均过分强调个人的技法,忽略了合奏,其实小提琴的绝大部分演奏都是合奏。本书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丁芷诺老师编写,从独奏变合奏的角度出发,以看指挥,数拍子起头,深入到具备一定的视奏能力,较快理解所奏乐曲风格,曲式等。加强锻炼学习者的合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