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理念,融汇作者十多年深耕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孩子们熟悉、喜爱的10首中外童谣、歌曲、乐曲为基础内容,综合融入了歌唱、律动、舞蹈、打击小乐器等元素,依据孩子们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循序渐进设置亲子音乐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逐渐熟悉音乐的节奏、音色、音高、力度、速度等,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互动游戏。本书全彩绘本,插图精美,部分插图还附有白描线图,可供孩子进行涂色游戏。书中二维码附小歌手示范演唱,可听赏并随之游戏。
《妫川古韵》(0p.27)创作于2001年,是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与女声合唱队而作的民族器乐曲。2002年获台湾“文建会2002民族音乐创作奖”大型民族器乐作品奖与本届比赛的“观众票选大奖”。同年总谱与CD在台湾出版。2003年9月20日由台北“国立”实验乐团在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上演,翟春泉指挥。2004年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于“中国音乐学院建院40周年庆典音乐会”上演,王甫建指挥。2005年在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评奖中获奖。2008年12月4日由台湾“国家”国乐团在台北“国家”音乐厅上演。2010年10月23日于加拿大温哥华由BC(不列颠哥伦比亚)中乐团在BC中乐团成立15周年庆典音乐会“Better World,Better Life Concert”菁英会聚音乐会上演,卓汭仕指挥。2011年11月10日由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沈音作曲系60周年系庆
本书通过对陕南民歌的挖掘整理,剖析其历史发展的渊源、体裁分类、风俗文化、艺术创新等方面,旨在保护、传承和发展陕南民歌,让陕南民歌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出新的光彩。
《苏州弹词音乐》上编中,陶谋炯先生以专业眼光,介绍了苏州弹词音乐的起源、形成、特点、结构、调式,论述了弹词书调与流派唱腔的关系,以及吐字、发音、声腔、唱法、伴奏、转调、男女声同调、代表性流派分析、各声腔之间的借鉴吸收与裂变派生关系,分析了苏州弹词音乐的传承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在论述中,他配以大量弹词曲谱和经典案例,由内而外、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理论剖析和独到阐述;而且,通篇强调了苏州弹词音乐与苏州地方语言的相互依存和融合,诠释了中国说唱音乐艺术研究的科学视角和理论真谛,更显难能可贵。
汉传佛教梵呗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书系上海市科研创新计划“冷门绝学”项目第二期资助项目,隶属汉传佛教三大腔系梵呗研究系列丛书,该系列已出版图书有《宝华山隆昌寺律腔梵呗》。
歌从曲中来
《流淌的歌声》系列由唐俊乔、宋小璐、汝艺合作编写,分竹笛、二胡、古筝三册,每册均收录红色歌曲100首,按创作时间排序,分为烽火岁月、和平年代、改革时期、和谐天地四部分。这套曲集既有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之作,又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时代新作。每首歌曲附歌词与演奏提示,方便读者边弹边唱,实用性很强。此外,所有曲目均配有示范演奏和伴奏,以方便读者使用。
暂无内容简介。。。。。。
如果说古琴曲谱是演奏者用来表达琴曲内涵的符号,那么琴曲内的文字则是引导我们去探寻和挖掘创作者的情感来源的线索。每一首琴曲都有它独特的理解与表达,抑或是激昂慷慨、旷达平静,抑或是悠扬婉转、凄婉哀怨等等。
1.本套教材目前包括3册,第2册适合小学低年级至中年级学生使用。在学习古筝的提高阶段里,提高儿童学习兴趣,使之能较快掌握托劈、变音“4”“7”、历音、滑音、双托、按音、以及双手演奏等古筝基础技巧。2.
研究民歌的人去陕北,研究秧歌的人去陕北,研究说书的人去陕北,研究大唢呐的人也去陕北。对于在20世纪历史机缘中一次次托举出来的陕北音乐,大多数知识分子抱着朝圣的态度。录制了民歌,拍摄了秧歌,记录了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