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完整辑录民歌40年发展流变的百科全书式完全档案,全书由被誉为 民歌之母 的陶晓清统筹制作,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这场深刻影响了华语流行音乐未来走向的民歌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既再现了一代年轻人创作 自己的歌 的青春现场,又承载着历代民歌迷关于民歌记忆的珍贵符号,像一个可穿越时空的秘密宝盒,值得典藏。 书中囊括了近百张经典唱片的详细介绍与逾百位音乐人的幕后起底,讲述了很多熟悉的歌曲背后的隐秘故事,如李宗盛创作的*首歌是什么?《橄榄树》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龙的传人》歌词有哪些改动?等等。更有20世纪70年代台北市民歌西餐厅地图与40年来69场重要演唱会的全记录。另附有近500张复古照片、文件、手稿等珍贵史料与45首经典歌曲,全方位还原民歌运动40年来的发展图景。
该书为适用于民乐队的简易作品集,作者取材力求旋律优美、结构简单,且具有代表性,收入了如《我和我的祖国》《雁南飞》《好看的歌儿献给妈妈》等20首脍炙人口且流传广泛的经典作品。在此基础上编配出易学、易练的合奏器乐曲,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和声织体带来的立体美。该书为五线谱和简谱对照形式,既可以让青少年音乐团体及大专院校的学生尽快地适应和识别五线谱,又可以让广大民乐学习者聚在一起轻松演奏。在丰富了城市的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提高了音乐学习者自身的精神生活。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无意中被发现,一批珍贵的文献重见天日,由此而引发的“敦煌学”蔚为大观。本书以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的仪式歌曲为研究主要材料,参照敦煌壁画等文献中的乐舞图像,结合当代民间的仪式音乐,综合互证,形成初步研究敦煌遗书中的仪式歌曲唱词、曲调结构、表演符号等内容的专题性研究成果。本书通过挖掘、整理、剖析一批珍贵资料,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特别是关于民俗中的仪式歌曲研究,提供的研究资料,为当下方兴未艾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拓展研究新领域。
卡姆是维吾尔族最古老的音乐之一,主要包括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而刀郎木卡姆被认为是维吾尔木卡姆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在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巴楚县和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广为流传,其曲调高亢,体现了当地民众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结晶,刀郎木卡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人文价值。 这部科学著作内容包括了学术论文、曲谱及多幅彩色照片、CD光碟等。与以前的研究成果相比,该作品次配印了很多表现生态、社会生活及音乐表演的图片,次以多声部总谱式五线谱为《刀郎木卡姆》记谱,次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了测音,次在曲谱下用国际音标填配了原文唱词等。
《中国钢琴作品精选:平湖秋月》是一部移植改编的中国作品,以全曲为研究对象,对各个部分的意境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索如何运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来进行演绎,淋漓尽致地诠释出中国传统音乐所特有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