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中的美术》(精装版),合平装本上下两册为一册,收录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自1985年以来发表的论文31篇。 这些论文围绕着 礼仪美术 (ritual art)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铜礼器,东周以降的墓葬艺术,佛教、道教美术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等。这些论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献证据,以扩大美术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者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建筑、雕塑、画像和器物等各种视觉形象的组合以及与人类行为及思维的有机联系。其分析对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图像.而包括了对视觉环境的复原以及对艺术品的创作动因、社会环境、礼仪功能以及观者反应的考察。文章中的讨论往往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除了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考察,还反思有关的学术史和研究方法。相当一批
本书稿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作为*部系统研究中国舞蹈批评历史和现状的专著,为了对舞蹈批评展开全面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本书稿先开启的就是进行 中国舞蹈批评 的梳理、分析和评价。内容包括 绪论 正文 (九个章节)和 结语 等三个部分。在写作上,体现为 史论评 的充分整合。 史 表明力求 建构 起原初的中国舞蹈批评史实语境; 论 基于 以史带论、史论结合 这一认知,以此进行中国舞蹈批评模式的方法论探讨; 评 则显示出作者 国际视野,立足本土 的写作态度,对中国舞蹈批评史上的各类文本、事象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即对 舞蹈批评的批评 ,从而得出对中国舞蹈批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启迪意义的结论。
本教材共分为15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一类特定的舞蹈技巧展开。在内容编排上,我们注重从基础到高级、从理论到实践的逐步过渡,使学习者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同时,我们还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点,配备相应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并附有动作示范小视频(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创技舞蹈的运用和实践。
本著作以中国西南地区傩戏文化为研究对象,收录了十位学者近十年来(2010年-2020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梳理了近三十年西南地区傩戏文化研究的学术脉络。二、开拓了傩戏文化研究的学术视角和学科、融学科领域;文图并茂,配附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典型图片。三、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学术观点,如 贵州安顺屯堡地戏是军傩,是傩戏的一个品种 历史上湖南曾是贵州傩戏源地之一 阳戏 三圣 是阳戏类型的标志 阳戏的三种形态在西南地区呈 带状 分布 等。
本书作者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舞蹈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稿是一部有关舞蹈理论方面的专著。全书分别从舞蹈的发展历程、国内外舞蹈的比较、我国现阶段舞蹈的现状、重要的舞蹈理论等方面对舞蹈理论进行了深入地探索。
作者为当代*批本土培养的西藏舞蹈教育工作者。本书在其三十余年的舞蹈教学、创作、研究基础上总结提炼而成,涵盖作者对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层挖掘、多维度考察及系统性思考和分析,是一部在西藏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领域独具特色的学术著作。 书中以西藏地区民族民间的文化历史、传统风习为背景,以*代表性的舞蹈衍变为脉络,从文化层面对西藏民族民间舞蹈的地域分布、现状发展以及文化内涵、风格特征、动态动律,再到伴同物等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研究,阐明了作者对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功能与审美价值的认识。同时,还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西藏生动的舞蹈、多彩的服饰及不同舞种的音乐谱例,有助于读者对西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