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梁思成1929年 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 中国雕塑史 期间的讲课提纲整理而成,从上古到元明清,搭配图片,结合名家收藏、历代典籍和当时东西方艺术理论,对包括青铜器、玉器、建筑、佛造像等在内的中国历代雕塑艺术进行简明扼要、精准得当的梳理、介绍和评价,迄今为止仍是中国古代雕塑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 本书1998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并与2006年再版。本次出版结合之前版本《中国雕塑史》的读者反馈,对原文的文字、章节、插图等进行优化,增加新版本的专业性、严谨性,以适应当前雕塑艺术和古建筑领域专业研究者、爱好者及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
山西古代雕塑有上万尊,是不折不扣的雕塑大省。当前,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呼吁重视对古代雕塑的保护和修缮。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古代雕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书就是对山西古代雕塑的一个概览。同时,精选山西古代雕塑中的精品,如晋祠的宋代侍女像、长治观音堂彩塑等进行介绍。宏观和微观兼顾,普及与深刻兼有,既有利于向大众展示山西古代雕塑、展现山西文化、塑造山西形象,也有利于普及古代雕塑知识,推动古代雕塑的保护和修缮。
本书根据陶泥雕塑制作的整体顺序进行展开,全书大致上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介绍了制作陶泥雕塑的基本概念、工具、技术和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通过真人模特照片和制作步骤示意图分步详解制作面部五官的局部细节;第三部分则是通过运用解剖知识和模特实际表演详细解析了特定表情所需要运用的肌肉名称和形状变化,同时还考虑了不同年龄的模特的面部肌肉特征,作者实际制作了具有各种表情特征雕塑例作;第四部分则简单介绍了烧制技巧与*后工序以及多位名家所制作的不同风格的陶泥雕塑作品,整书内容既面向专业学生与专家学者,又适合对陶塑、雕塑感兴趣的业余读者阅读,图片精美,印制精良。
《佛像的历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爱雕塑。 《佛像的历史》此书按年代编写,从南北朝至明朝,贯穿全文的是梁思成先生对每个朝代的佛像雕塑的理解和介绍,关于佛像的技法、来源、流派、风格及特色都有比较全面的梳理,尤其详细地介绍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这几个大的石窟。梁先生的文笔极美,阅读起来,非常享受。 《佛像的历史》在写作时,梁思成先生身处战乱之中,出于一位古建研究专家的天性,他深知战火无情,会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泥塑、木质文物受到毁灭,所以他和妻子林徽因以及几位研究人员踏上了考察之路,赶在日军的前面去把一些古建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他知道,有可能这是这些古建留在人世最后的影像。书中的绝大部分的
该本套书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本册为雕塑卷。作者希利尔不是简单介绍那些有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是通过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作品诞生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将艺术世界以生活化的姿态呈现给孩子们,唤起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热爱。本书让每个孩子能尽可能保留艺术的天赋,并在艺术的探寻中发展自身的灵性。这本书也是针对一般读者的艺术史入门书,能够让读者对艺术获得一种整体认知。
《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系列丛书精选50余处山西国保单位的雕塑与壁画作品,组织专业的文物摄影师队伍进行实地拍摄,选取出表现这些作品的 角度,来呈现各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画作品,从艺术鉴赏的角度为喜欢中国传统雕塑和壁画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一套可读可鉴可藏的精致读本。为了保证 的呈现效果,本系列丛书选择 知名的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进行印制。 此次先期出版三组彩塑作品,分别是晋祠圣母殿宋塑、法兴寺宋塑十二菩萨和崇庆寺宋塑十八罗汉,各以不同的呈现形式收入《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系列丛书中—— 《山西国宝精华》系列采用8开的单页形式,正面是高清大图,背面是本幅作品的介绍。每一张单页可装裱成画。 《和光静影》系列采用36开明信片,装订成册,可珍藏,可作为明信片单页寄出。 两
本书首次出版于1979年,是针对雕塑初学者的入门类经典书籍。 雕塑家布鲁诺 卢凯西的作品从悠久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汲取养分,风格写实,平实易懂,技艺精湛,线条和表情优雅中渗透出美,具有某种哀怨与谐趣。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卢凯西工作的机会,配以玛吉特 马姆斯特拉姆的摄影记录,为读者展现了卢凯西用黏土制作一个人物头部雕塑的全过程,涵盖了从准备工具和材料,到粗雕、精雕、完善轮廓和整体润色的所有步骤,每一步都配有特写视图和文字说明,以便读者参照练习。
这是一套探索人类审美创造奥秘的丛书。它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艺术形态为对象,如诗如画地描绘出蕴含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中的永恒之美的魅力,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从史前时代到后工业社会人类审美的历史脉络。走入这套丛书,犹如置身于绵延不断的艺术殿堂,目不暇接地领略到纷繁多变的各种美的风格与形态,感受到人类审美制造的神奇想像力。 本套丛书的作者均是各个领域中卓有建树的学者,他们擅长于把深刻的哲理寓于优美的叙事中,启迪思维,激发想像,愉悦心灵,提高修养。
无论一种艺术的地域范围如何广阔、发展时间多么悠久,其本身毕竟是人类的艺术形式,有着人性中的共同点,雕塑也不例外。本书从宗教雕塑、古典主义雕塑、纪念性雕塑、现代艺术抽象雕塑这四个方面来赏析常见的雕塑作品。
“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梁思成先生却认为:“艺术之始,雕塑为先。”于是,便有了这部一代大家研究“雕虫小技”的《中国雕塑史》。上起上古、夏商周三代,下至元明清,跨越数千年,探寻雕塑之术;殷墟、始皇陵、霍去病墓、郭巨石祠、满城汉墓、云冈石窟、云门山造像、香积寺塔、乐山大佛、太原晋祠、隆庆寺雕像、居庸关砖刻……纵横捭阖,讲述雕塑名迹之精。
该书既是旅行绘本,更是一本水彩绘画技法书,详细记录了从知名插画家卡斯丁多在世界各国旅途中边走边画的故事,以风景写生为主。从哥本哈根到不来梅,再从吕贝克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一边旅行一边分享绘画的方法。作者所到之处,都留下许多画作和文字记录。这其中有作为专业人士的视角,更有一位热爱生活者的心得。内容包含如何克服在大庭广众下画画的恐惧、在旅行中如何安排画画的时间、零基础如何提笔就画、旅行结束如何继续创作,以及绘画日记的好处等。本书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绘画的途径,解决在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例如写生时如何把握画面、画照片和写生的区别、临摹和创作的平衡关系、如何坚持绘画习惯、多渠道学习艺术知识、基本绘画工具和技巧等。对于初学者,本书打开了一条轻松通往绘画艺术的大门,对于
本书基于我国民间传统工艺技艺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梳理我国民间传统石雕的技法,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民间传统石雕技法,按职业人才技能培养要求,编写以实训为核心的石雕石刻训练教程,为爱好和学习石雕的人士和教学机构提供教学指导与参考。
雕塑是人类很早的造型实践,中国雕塑源远流长,作品数量宏巨,内容博大,种类繁多。它的发展演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人及远古先民的审美趣味,还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丧葬文化以及文化域内外的交融,是一部立体的社会发展史。本书将从远古至明清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雕塑形式,按照功能——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工艺装饰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等分章布局,以时代发展为脉络,以点线面的形式叙述各雕塑类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演变风格、代表作品等。脉络清晰、图文并茂,内容精炼,语言通俗,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普及读本。与《极简中国书法史》、《极简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极简中国古代绘画史》等从不同角度呈现中国文明之精髓。 腰封文字:极简包括了简括、简明、简洁简朴,是专家学者的厚
文化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随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几大文明中绵延至今从未间断的文明,中华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功不可没。 《雕刻美色——广东玉雕》一书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艺的介绍,对于广东玉雕这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技艺、形态、历史演变、艺术价值等给予全面介绍。 读者从中能够了解到广东玉雕的历史概貌、地方风格、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奇思妙想的灵感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世界,看到它,我们仿佛听到南粤
三雕精华——保值收藏、刻、塑的总称,以可刻可塑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 广泛遍布于千家万户的民间雕塑,是重要的民间艺术品之一,它和劳动群众风俗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民间雕塑品种繁多,内容特别丰富,大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题材。从雕塑制作材料分类,大致有石刻、砖雕、陶塑、木雕、竹刻等,大多数的民间雕塑均有着各自的特征,也有着不同丰富的民俗内容,充分展示了中华大地的世俗风情。民间雕塑均有着各自的特征,也有着不同丰富的民俗内容,充分展示了中华大地的世俗风情。民间雕塑的作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群众,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朴实、诚挚、粗犷、奔放、在方,但也不失细腻、精美,具有中华民族的豪爽,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出我国特有的民族心理意识和审美观念的纯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