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讲解了纯手工立体木雕的制作技法,不用大型工具,只用一把小刀就能完成。从设计图稿绘制,到黏土参考物的制作,再到木雕造型的合理顺序,层层拆解,让零基础的读者也能从0到1制作出木雕作品。包含详细的锯、切、敲、锉、槌等基础刀法,浮雕、圆雕、拼接等造型方法,从立体木雕原理出发,从饰品小物到牵线木偶等大型木作,全面讲解各种类型的作品制作方法。全书包含近20个治愈系萌物的详细制作过程,还收录作者多年积累的木雕私家秘诀,包括木材的选择、刀具自制等相关知识。
这本作品集包括两个部分,*部分是作者的作品集,第二部分是作品制作过程解析,为了完成本书,作者制作了2件雕塑作品。然而与其说主角是制作完成的立体雕塑作品,不如说是制作过程中所拍摄的照片以及笔记等等,也就是所谓的「制作花絮」才是这次真正的主题吧。观赏讲述特摄电影制作花絮的书籍以及影片的时候,会让粉丝倍感兴奋,而我也是其中分子。不过主角毕竟还是电影作品本身,制作花絮只是附加的部分罢了。然而对于幕后的制作者来说,当然也希望观众能把目光也放在制作过程上。
本书由美国当代重要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罗莎琳 克劳斯发表于1977年。作为*批真正意义上将当时 法国理论 的新思想引入现代雕塑讨论的著作之一,克劳斯以深刻犀利的洞察力和过人的勇气冲破了由格林伯格主导的现代主义艺术批评体系,借用结构主义、现象学和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观点阐释现代雕塑,重新梳理了从罗丹开始,途经未来主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杜尚、布朗库西、超现实主义、摩尔、赫普沃斯、史密斯、卡罗、动态艺术、偶发艺术,直至极简主义的现代雕塑变迁之路,被视为20世纪美国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
即便放眼全球,山西现存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也堪称*艺术精品,但散落在三晋大地上乡野深山里的它们并不被国人了解。抱着将艺术归还艺术的态度,三晋出版社推出《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系列丛书,精选50余处山西国保单位的雕塑与壁画作品,组织专业的文物摄影师队伍进行实地拍摄,选取出表现这些作品的*好角度,来呈现各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画作品,从艺术鉴赏的角度为喜欢中国传统雕塑和壁画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一套可读可鉴可藏的精致读本。为了保证*好的呈现效果,本系列丛书选择国内知名的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进行印制。 此次先期出版三组彩塑作品,分别是晋祠圣母殿宋塑、法兴寺宋塑十二菩萨和崇庆寺宋塑十八罗汉,各以不同的呈现形式收入《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系列丛书中 《和光静影》系列采用36开明信片,装订成册
通过这本教程,国际木雕大师克里斯 派伊为木雕学习者提供了一对一的辅导。他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习者按照一步一步的指示,用一些基本图形作为木雕项目,熟悉各种工具和技术,从而掌握技能,满怀信心地进行雕刻。 如何准备合适的工具,工具在工作台上如何摆放,如何磨锐和使用它们,夹持装置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如何制作不同的切口进行准确的雕刻,如何理解表面、交界、线条、空间 像任何一个好教练,派伊的课程中包括了由浅入深的练习:起步练习详尽说明使用U形小凿和V形工具的技术方法,从制作4种简单的装饰嵌线开始,进而制作3个版本的伯格黑德公牛作品。浮雕练习通过亚洲题材(古汉字和鲤鱼)的4个木雕任务,使学习者基本掌握平面雕刻中浮雕的技艺,包括浅浮雕、高浮雕和镂空浮雕所需的理念和技术,同时学习如何使用同一个图
本书以 36开小开本 形式呈现,收录了南禅寺大佛殿唐塑。书中每一页正面为 雕塑局部图 、背面为雕塑名,装订成册。小巧而精致的外观,极具审美意趣; 能180 展开 的装订样式,使翻阅毫无障碍,读者可沉浸式欣赏每一处细节。 全书共70面。
本书试从飞来峰元代造像的相关资料出发,通过对其造像题记的深入研究,凭借实地勘察与典籍互证、区域分析与图像比较等手段,提出飞来峰元代造像是由杨琏真加及其子杨暗普两代人共同主持镌造的观点。又在经过对西夏、元两都及杭州地区原有造像题材及样式的分析比较后,得出飞来峰元代造像中的汉传题材及部分样式是对本地原有题材的合理承继,而有些汉传造像样式与梵相又共同来自于西夏等地,并在梵相中保留了藏西和卫藏两大造像样式特点的结论.
本书以 36开小开本 形式呈现,收录了佛光寺东大殿的唐塑。书中每一页正面为 雕塑局部图 、背面为雕塑名,装订成册。小巧而精致的外观,极具审美意趣; 能180 展开 的装订样式,使翻阅毫无障碍,读者可沉浸式欣赏每一处细节。 全书共96面。
雕塑公园是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民主进程的产物,它是一种城市主题公园,是一个在可开放参与的特定区域内,由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所决定,以户外雕塑艺术的放置与展示为核心内容,并营造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服务公众、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一种公共空间;其中,公共性是其能否成立的重要标准。本书以中国雕塑公园为研究对象,提出 整一视角 是认知雕塑公园的一种判断方法,它是在实践经验与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 主体、环境、作品、资金、经营 五个指标,将雕塑公园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细化到具体环节之中,五个指标受制于公园所处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公园形态与特点,是理解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的重要参考。
依据一张明朝古画《上元灯彩图》,艺术家邱志杰生发出一个庞大的《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其中《剧透》即《金陵剧场角色绣像》,是一套散文、书法、绘画三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天才创作。作者将上百个中国历史上循环出现和对应于人类情感中亘古不变部分的意象定义为 角色 ,事涉宫廷、市井、华夷、治乱、文教、武功等,以文字和图像一一为其制作 绣像 ,将呓语、独白、洞见、机锋、冷酷的叙事和妖娆的想象铸造成一种犀利而幽默、奇崛而怪诞的文体,构建了一种融合中国当代文学和当代艺术*难以定义的跨文本存在。
20世纪中叶至今,雕塑艺术经过了各种思潮和流派或剧烈或平缓的起伏跌宕、分离转合。部分雕塑家在其构造形式和创作理念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和变化,经历了从具象表现到抽象表现的转变,形成了当今风格多样的雕塑世界。抽象雕塑从诞生到成熟,产生了多姿多彩的作品,为人们增添了更丰富的审美感受。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现代化,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呈多向性发展,抽象表现形式已经成为雕塑家表现个人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今的雕塑界是多元的、开放的,雕塑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创作理想选择雕塑表现手法。在当代大的文化环境下,雕塑的构造形式更加多样化,抽象雕塑作为艺术现代性的一种造型形式,当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后续力。抽象雕塑与具象雕塑绝不是敌对阵营一般水火不相容,也不应有什么主流非主流之分。 本书在梳理
《佛像的历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爱雕塑。 《佛像的历史》此书按年代编写,从南北朝至明朝,贯穿全文的是梁思成先生对每个朝代的佛像雕塑的理解和介绍,关于佛像的技法、来源、流派、风格及特色都有比较全面的梳理,尤其详细地介绍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这几个大的石窟。梁先生的文笔极美,阅读起来,非常享受。 《佛像的历史》在写作时,梁思成先生身处战乱之中,出于一位古建研究专家的天性,他深知战火无情,会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泥塑、木质文物受到毁灭,所以他和妻子林徽因以及几位研究人员踏上了考察之路,赶在日军的前面去把一些古建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他知道,有可能这是这些古建留在人世最后的影像。书中的绝大部分的
与城市文化环境等相关因素相关联,每个城市的雕塑都有各自的特点。巴黎城里的雕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居世界前列,这有其历史的原因。 在艺术的鼎盛时期,巴黎还住过一位在造型艺术上进行探索的苦行僧贾克梅利。他投入大量意念的作品,以内向性确立了在造型上的疏离感,删尽铅华,尽留下骨骼的构造和永不消蚀的精神,以致于我们不敢轻易的把其作品称其为“城市雕塑”,这位与华加索同时期的艺术家,完全把他的作品指向了时间。 百年的辉煌是历史留给巴黎的神圣光环,同时也奠定了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基础;人们出于对艺术的理解和尊重,把雕塑作品集结之一起,建成了主题公园,以便使它们与人们面对面的沟涌。本书收录了座落在卢浮宫前与塞纳河边的两座雕塑主题公园中的作品,它们大多属于不同的机构或个人收藏,而今
超轻粘土是一种包容度很高的环保手工材料,不仅能自由捏塑造型,还能用颜料上色,在日式手办和少儿手工中应用非常广泛。本书共有五个部分,从超轻粘土的制作基础讲起,到入门案例、技术案例、创意案例、趣味应用案例,由浅入深地教授了超轻粘土的全流程制作方法。本书案例囊括了新鲜蔬果、美食、花卉、家居物品、可爱饰物和人物,萌系的造型和简化的制作方法*能柔软你的生活!本书内容简单易学、案例可爱精致,适合手工爱好者、绘画初学者阅读学习,也可以作为老师、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教程,以及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徐华铛著书,自有面向,自有所持,自有凤致。为致实用计,他坚持图文并茂甚而以图为主,附图务期精,务期多,所选图例既有传世之古物,公认之佳作,更有见所未见搜罗于乡野坊间的遗珠。图又分真赝,真者即影象件,赝者即摹写本,前者之优,真切如在;后者之胜,洗练明确。行文方面,他坚持以浅显的语言,述说梗概,阐发深义,既有渊源的追溯,又有理论的扶持。正是这种坚持,他的著作可视可读,宜赏致用,亦缘于此。
是当下学界对五台山佛教寺院研究的新成果,是著名佛教艺术研究专家崔元和先生近十年系统研究的成果结集。全书以时间为序对五台山地区现存佛教塑像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梳理了自魏晋以来至民国时期五台山佛教塑像的发展脉络,以大历史的视角将五台山佛教塑像研究推向了更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