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庆祝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作品。精选了100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伴,对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产品,图文并茂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关切,展示了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创新精神。书中通过四个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聚焦中国设计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以及如何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也强调了中国设计所折射出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本书是理解中国工业产品设计历史和价值的重要读物。
一册是关于迪特 拉姆斯一生经典设计作品的汇集与解读; 一册是完整解读迪特 拉姆斯核心设计理念的著作; 既有作品又有理念,两本套装可以全面立体地还原一个真实的迪特 拉姆斯; 这是一套针对迪特 拉姆斯粉丝的终极指南。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至今,世界范围内有关设计的关键发展、运动及实践者,深入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设计置于不同的技术、文化、经济、美学和理论背景中讨论。 书中包含1100余张高清全彩插图,囊括了家居产品、交通工具、字体、武器、电子产品、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作品,对不同时期大师杰作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 通过本书,你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设计具有何种特点,历史上著名的设计作品是如何诞生的,以及设计是如何演变、如何影响大众生活的。
一本书搞定包装设计方案!本书包含 500 多款纸盒结构设计图形、盒型的平面图和效果图。附有印刷说明,实用性强,是设计师的好帮手。 1. 包含多种纸盒:托盘盒、管式盒、套盒、包裹盒、纸板夹、瓦楞纸箱、售点陈列盒等。 2. 标示清晰,图像一目了然,根据线图直接可以制作。 3. 装帧精美,方便查阅。
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中,隈研吾公开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建筑实践精粹。本书按照10种材料将作品分类, 囊括81项经典案例,数百张高清照片、手绘草图及细节图纸,深入剖析隈研吾运用材料的技艺和神髓,带领我们深入东方建筑的另一种可能。 长城脚下的竹屋是隈研吾的重要尝试,它内外部使用了大量竹子。为了把这种易开裂的材料用在结构上,并延长使用寿命,隈研吾先用钢板加热竹子,再给竹子上了一层油。直径60毫米的竹子也按60毫米间隔排列,整个建筑都控制在一个节奏上。透过竹条的缝隙,能隐约看到长城的烽火台,既应和了 不可居无竹 的中国文化,又蕴含了 物我合一 的设计哲思。
本书从画面的构成关系对视觉感受的影响这一底层的设计逻辑出发,由浅入深地解析了游戏概念设计的知识点。 本书前3章主要讲解基础的构成关系和节奏感的塑造。第4~8章主要讲解不同层面外观形式对概念设计结果的影响。第9~11章主要从画面框架关系、空间关系及光影塑造的角度讲解对整体画面进行塑造时所应掌握的知识点。第12~14章从游戏概念设计的实际应用出发,讲解游戏概念设计师应如何以产品的目标为导向进行概念设计与美术整体规划。 本书适合美术专业的在校生、游戏美术从业者和爱好者阅读,同时也适合作为游戏概念设计培训机构的教学参考书。
设计可以让信息更有效、让生活更轻松。本书从导视设计如何发展到导视信息如何传播;从导视系统如何构成到导视材料如何选择;从导视系统如何设计到导视系统如何展示等方面较详尽地解析导视系统设计本质和属性。希望对于导视系统设计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有帮助。
“产学研”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30年前,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就十分重视产学研,并进行产学研政策的制定和立法。英国的联系计划(LINK);德国对政府、大学和企业三大研究开发体系进行行政宏观管理;日本政府推出了“产业群”以及“知识密集区”建设计划,并支持大学建立知识产权部、技术转移中心(TLO);意大利技术发展的政府管理模式,不同时期根据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改革;瑞典实施了能力中心计划(CenterforExcellence),在8所大学建立了28个能力中心;加拿大联邦制定研究联合会、省部问的合作和其他研究者资源集中共享的制度;韩国已建成的大学科学园区有几十个;丹麦在2003年的财政预算中专门拨款成立了“创新联合体”,旨在增强公共和私营研究机构之
莎拉 罗纳凯莉编著的《包装设计法则(创意包装设计的100条原理)(精)》包含了300个鼓舞人心的包装设计实例,通过分析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设计师作品以及他们的创意过程来为您的创作提供灵感。完美的包装设计要与美感与艺术性取得平衡,比如形状、颜色、材料、排版、图像,以及印刷技术。包装设计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比如货架陈列、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当你面临创作包装设计的挑战时,当你的创作需要机智、创造性和实用性兼顾的时候,《包装设计法则(创意包装设计的100条原理)(精)》将直接给你启发和专业的引导。针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包装设计法则(创意包装设计的100条原理)(精)》提供了各种各样非常实用的案例并给予了专业的分析,其中包括简短的创意概念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印刷环节的需知,展示和营销。本书通过大量令人惊喜
谷云瑞主编的这本《2013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年鉴》从2013“中国营造”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和第二届中国建筑艺术“青年设计师奖”评选过程中征集到的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的设计院校、设计机构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总计3711件(套)方案)中精选出了300件优秀作品,涵盖建筑空间设计、室内空间设计(设住宅、公共、展示)、环境景观设计、模型与手绘表现设计、公共艺术等领域。这些精选的优秀作品基本反映了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概貌与水平。 本书适合专业设计人员、艺术设计类专业师生和普通社会读者阅读。
书以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新旧面貌,生产云锦所涉及到的材料、准备、造机、织造等环节为导引展开了各个门类的云锦图片,也介绍了历年来云锦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持,在领导、朋友的关心下参与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介绍了优秀云锦技艺传承人的生平及贡献,结尾部分介绍了云锦相关的专业名词。 书中图片既有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馆中的云锦文物图片;也有为定陵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文物复制的成品图片;还有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团体的文物与文物复制品图片;更有云锦研究所珍藏的历年来云锦设计师们精心设计、整理的一批历代云锦图案资料。全书以云锦图案为基础、穿插有面料、成衣,标明了图片名称、年代、尺寸、收藏地点,并配以简略的文字,介绍了颜色、组织、花纹寓意及织造特点,这些资料可为喜欢这方面的人们提
几年前,我曾想利用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物收藏,举办一个包装艺术展。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有感于往昔清宫中有许多包装文物的囊、匣、盒等,都十分精美、讲究,而这些却从未在观众面前展示过。如果从中挖掘有关的文物史料,也许能对发展今天富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在一次闲谈中,我将这个想法和来访的法国友人杜泽林先生说了,他不但十分赞赏,而且热情地提出合作。杜泽林先生在60年代就到过中国,曾多次到中国南方各省市旅行,看到许多民间包装艺术非常有特色,却正在随着“现代化”而消失,于是便自己着手进行收藏。回到法国之后,杜泽林先生又将这一想法,告知了巴黎吉美博物馆文物部主任戴浩石先生,戴浩石先生十分赞赏并同意合作。戴浩石先生是一位博物馆学家和中国文物专家,很早他就注意到了中国古代文物中
色彩是插画设计的基础,是插画的点睛之笔,在插画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书以色彩搭配为主线,首先讲解色彩的情感及应用、色彩的平衡等基础知识,然后结合实际应用讲解单体上色、场景上色、渐变上色的方法。为了让插画的色彩更加吸引人,本书还讲解了色彩的进阶调色技巧。书中用大篇幅带领读者练习九宫格选色法,并教读者按大色系进行精细案例对比,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色彩设计方法。 本书的案例全部使用Photoshop进行创作,所有的色彩调配技法也是基于Photoshop进行讲解的。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色彩在插画中的应用,打开创作思路。 本书适合所有想学色彩设计的插画设计师、UI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阅读。
这是一本系统讲解移动端电商视觉设计的专业教程。全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第1~6章,下册包括第7~11章。第1~3章是理论部分,介绍了电商设计和电商设计师的概况及发展、设计前期的创意构思,以及主要的电商设计风格;第4~11章是实践部分,先分别从构图、色彩、光影和字体4个方面详细剖析了手机端的Banner设计,然后分别讲解了手机端的详情页和专题页的版式设计。 本书适合电商设计初学者使用,也可作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进阶学习的参考书。此外,网店的店主、电商运营人员和电商策划人员等也能通过本书了解更多的设计思维和方法。
本书收录的展台正是根据这一标准选取的,其中不乏一些受尊崇、出色的专家和设计团体的作品。这些综合使用特殊材料和先进技术的展台作品,能在短时间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风格特点鲜明,简单、时尚,整合高科技,带有一定的实验性设计;形式丰富多样,从普通的单间展台到开阔的多层展台,涉及珠宝、汽车、建材和家具等多种行业。旨在通过对这个迅速发展的领域里令人关注作品的综合介绍,给读者带来一些感悟和启发。
本书为《工业设计教程》卷,主要包括设计素描、产品设计预想图、制图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塑造以及快速成型六大部分,从设计基础——设计方法——设计实践三个主要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相关课程的开设目的、教学要求、重点内容和作业指导等,并紧密结合课题实际,从设计创新、理论分析、实践创新等环节逐渐展开、细化、深化到教学的全过程。其目的就是要从理论到实际对工业设计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化和整合。 本书非常适合从事工业设计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凯瑞姆瑞席是同时代设计师之中作品多的设计师之一。他曾在40个国家参与设计工作,获得300个以上的奖项,超过3000项设计已投入生产,铸就了凯瑞姆的设计传奇。 本书为凯瑞姆瑞席的作品专辑,囊括设计师凯瑞姆瑞席在家居设计,灯光照明设计,消费产品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艺术等方面的作品。
本书为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3D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生产工艺方面的 指导。 设计师在设计作品并准备生产时将面临众多选择,他们需要对从传统工艺到 技术的大量工艺有所了解,才能将想法通过可利用的生产技术进行具体化的体现,使其 加有效和高效地生产出来。书中探索了对 设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生产技术,并按照成型、切割、连接和表面处理四个类别对多种工艺流程进行深度介绍,包括完整的技术说明、多幅照片与图纸、典型应用、设计机遇、适用材料,以及加工成本、加工周期和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或组件进行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