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八章,章讨论了设计之事、人、场、物的系统关系,强调了系统设计创新思维、设计法则及设计跨界,提出了三个面向的产品设计系统观。第二章简要梳理了系统学科、系统方法论与系统工程,建构了产品系统设计五层次体系。从第三章到第七章则逐步展开了五层次体系的解析,包含从行业系统到顶层设计、从企业系统到设计战略、从项目系统到设计定位、从产品系统到创新设计、及基于品牌的产品族与产品系列化设计,各产品系统设计层次的具体内容均以设计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方式进行阐述。第八章是针对产品系统设计中相对特殊且重要的城市问题领域,通过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家具系统、城市生活需求下的城市装备系统设计实践,开展面向城市与产业双重属性的城市设施产品系统设计方法与研究。
蔡江宇、王金玲编著的《仿生设计研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理清了仿生学和仿生设计的关系,分析了仿生设计学的要素和特征,确证了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未来进步的方向。站在相当的理论高度,梳理了仿生设计与自然观、生命哲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心理学的关系,以物质现象层和精神内核层为基点进行仿生设计类型学的划分和考察。成就了本书难能可贵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将仿生设计延伸到教育教学领域,使设计方法论与实践操作进一步结合,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仿生设计研究》可读性强,语言生动丰富,仿生设计个案剖析和解读深入浅出,能为读者提供系统化、专案化的指导。
本书是为了适应艺术设计教学的需要,在充分借鉴、吸纳前人和同仁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教学和社会实践成果整合而编写的。 本书阐述了运用印刷材料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用加工工艺所添加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迅速地掌握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技术。全书分为7章,分别介绍了印刷综述、印前部分、印后部分、条形码的印刷、印刷费用估算和报价、印刷相关法规和术语以及优秀印刷作品范例。 本书使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性、复杂性、模糊性、应用性、挑战性更显清晰,以此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适用于艺术设计类高校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及从事印刷设计的在职人员。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产品的产生,新产品的分类,掌握新产品的特点、含义,了解新产品生命周期,知道新产品开发的定义和设计原则,以及新产品开发团队中从开始到结束的人员配置问题,在商品诞生系列链中对人员的要求,并且学习产品设计与开发的两种主要设计过程系统。 产品系统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其教学计划提出了“课程环”的构思,即以产品设计课程为主框,有机集成市场调查与分析、产品设计、工程化设计、广告策划等构成一个完整的设计课程环。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全面把握产品到商品的系统开发过程,使学生的设计思路、知识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体系,打破课与课之间互不联系的局面,在以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适用于本科、专科、高职等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及相关专业人员。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设计的对象正在发生转移。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中,有一些是传统设计教育没有或较少提及的,但随着人类技术的变革,要求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不断改进自身的方法,以适应人们对设计的全新要求。本书用理论阐述和实际案例有机结合的论述方法,给高等院校学习设计的学生一个更为系统、直观、生动的概念。全面阐述了设计环节和前沿技术的应用。
陈震邦编著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第3版)》主 要介绍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探求人 一机一环 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思想。主要包括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的任务与原则,产品 形态设计,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产品色彩设计的基 本理论,标志设计的 基本原理,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关的人机工程学知 识,产品造型设计的 表现技法和主要程序,以及产品造型的质量评价。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第3版)》可作为工学、理 学、文学、经济和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的 教材,同时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
设计视觉表现对于一个工业设计师来说是其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技能之一。对一个有经验、有成就的设计师而言,熟练而出众的设计语言表达是与人交流的*根本、*心随手到的方式,也是其自信心的重要来源。可见,流畅的视觉化的设计语言对于一个设计师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工业设计学科的在校学生而言,这种重要性则体现得更为明显。 由社会经济的发展随之带来的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工业设计视觉表现是工业设计的语言;是工业设计思想传达给人的媒介;是将无形的创意转化为可知的视觉形象的载体;是工业设计师设计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工业设计视觉表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工业设计视觉表现之快速表现,要求掌握透视法则、各种工具及其运用技巧、材料特性,重点培养运用简洁的线条准确地表现形体。并要求在短时间内所表现产
《书籍设计基础》包括:章 中国书籍设计进程,第二章 西方书籍设计进程,第三章 书籍设计的概念,第四章 书籍设计3 1,第五章 信息视觉化设计与视觉化信息设计,第六章 概念创造书的未来,第七章 工作坊(Workshop)——“现场主义”设计教育等内容。
“现代主义的原型、便利生活的创造者”,这是对有着悠久设计历史和优良工艺传统的“德意志制造”的经典概括。姑且不论莱卡、西门子、大众、博世、博朗、阿迪达斯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其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与恒久的品质。《德意志制造(第2版)》秉承了“MadeinGermany”的精神,融设计、建筑、旅行、生活于一身,用“艺术、理性、感性、居家、建筑”五个主题词把德意志的设计之美、工艺之精、建筑格调传达得妙肖毕至。耳濡目染间,不单能会味其设计制造的成功之道,更能深悉品质生活的精髓所在。
芬兰是全世界创意经济的先进国家,其极简的设计早已闻名全球,而且,在芬兰,设计不只是艺术家的事,全民都具有设计意识。这本书不仅谈到了芬兰的设计现状,还有作者对芬兰设计的根性有很精到的论述,另外,对Alvar Aalto,Tapio Wirkkala等设计大师,以及“球椅”、littala花瓶 等经典设计都有详尽摹绘。 书的设计很干净,不是那种很炫的设计书,而正像芬兰和芬兰的设计一样,纯净、冷冽、自然而亲人。 另外,书里有张小海报,塑封在里面,可能看不到,希望书店里有打开的书,让大家看见!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引发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具有现实性。培养大量的符合新经济、新市场的技能型人才正是各类职业教育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面对社会变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同样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 为此,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分别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12月两次召开了全国艺术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交流协作会。与会的20所职业类艺术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了艺术职业教育的经验、不足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会议成果之一是共同组成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系列教材编委会,并确定了相关教材编写计划及要求。大家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教学平台,不断交流各自学院教学成果和实践经验,以达到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
本书是一本介绍书籍装帧设计的教材,集实用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身。 本书详细介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和现状的回顾,总结了书籍装帧设计的特征和属性,并对书籍装帧设计的构成元素,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设计流程,书籍封面、护封的视觉传达设计,版式设计,附件设计等做了较详细的阐述。本书侧重于书籍封面的视觉传达设计,既有基础理论,又有经典案例和创意理念,图文并茂,对学生研究书籍装帧艺术,提高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启迪和指导作用。本书创造性地加入了书籍设计的形态和材料一章,为书籍装帧设计的未来走向、专业训练、创意开发做了系统的思考。 书的形态,在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概念是六面体,这是牢固根植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但当我们沉浸在一成不变的六面体的书籍形态
本书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教材,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内涵,世界各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及现状和工业设计的方法,理解工业设计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设计的基本学科框架,进而快速有效地进入工业设计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全书内容包括:设计与工业设计,世界各国工业色滑稽发展,工业设计与文化,工业设计与市场,工业设计方法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设计管理,工业设计技术,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等。 本书也可作为其他设计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或供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设计人员和有志于从事设计行业的人员参考。
本书从两个主要方面展开:一为形态表现原理,二为形态表现技巧。形态表现原理主要引导大家进一步认识形态、思考形态,走出重练习工具、轻观察思考的误区。第二部分案例实战教学是本书的重点。在全面阐述原理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通过五例精选产品案例的详细表现过程,较全面详实地讲解了软件的实际运用,一步步带领大家熟练掌握产品造型效果表现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实用性强,内容完整,适合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爱好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人士学习参考。同时,本书以课程形式展开,尤适合作为工业设计等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材。
本书是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业技术学校统编教材中的一本。 本书在编写时侧重基础和实用,方便教学和学生操作。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书籍装帧基础知识、版式设计、插图设计、封面设计、精品解析。上篇的编写注重基础,内容具体、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下篇是实训操作部分。下篇的编写注重实用,操作方便,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下篇的实训操作中,每个实训都有详细的步骤,具备课堂的可操作性和社会的实用性。 本书适合作为印刷、包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作者的参考书,还可用于在职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国内动漫及周边产业在近几年里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玩具设计专业与课程也在许多艺术设计类院校相继开设。这些玩具专业大多是在动漫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玩具本身与动漫有着相通的产业与市场渊源的原因。随着现代玩具设计的发展,玩具设计的题材、 手法以及玩具产品的种类开始多样化,玩具已经不再局限于动漫的周边产品。 但就玩具作为一件设计的作品,生产的产品,销售的商品而言,那么玩具设计实际牵涉到更多的环节与领域之中。为此,本书着重从玩具的市场分析、设计构思、平面表达、立体塑造而完成的设计作品,讲述至样品制作,企业化生产的产品制造,终以商品的形象、包装、销售推广这一整体连贯的过程,来全面细致地介绍玩具设计。 本书的3位作者分别来自和玩具设计相关的各设计领域,在各自的教学与实践中,都积累了
本书介绍了通用设计的形成背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阐述了通用设计的目的、意义、原理、程序、方法、决策和评价体系。本书结合设计教育与市场导向,以人为中心、用户多样化的需求,重新改变和制定现有的企业产品开发体制。通过大量图表与设计案例分析,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系统设计方法、实施决策手段和科学评价标准,为现代工业设计教育及企业的商品开发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书可以作为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用书,也可以作为工具书或参考书,还可以作为企业商品开发的指导用书。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20世纪世界服装发展的曲折过程。服装是视觉的艺术,因此,采用图录的形式,目的在于形象地展示整个20世纪时装演变的历程,同时也能更好地做到有点有面,既能宏观概括,也有具体的细节介绍,增加可读性和欣赏性,又有收藏和保留的价值。 20世纪是服装史上发展变化快,流行周期短的时期,内容和资料都较为丰富。同时,20世纪也是人类生活中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多,为重要的时期。本书力图在图片的选择上以服装为主线,按照年代和大事件涉及文化、艺术、科技、政治、战争和思想意识观念等诸多方面,使它成为一本既能满足服装专业人士要求,又能投合一般读者口味的图鉴,是一本集文化性与趣味性于一身的书籍。但愿在新的千禧年里,本书的出版能多少显出其重要和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