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是人类在幼年时期近乎本能的学习方式。在叙事学向人文和社会学科拓展的热潮中,博物馆也开始积极地拥抱叙事。叙事展览成为区别于分类展览的另一种展览组织范式,是在用展品为观众讲故事,故事思维成为策划叙事展览时必要的方法论。展览在构成、叙事空间、真实性等方面体现出与经典叙事媒介截然不同的特点。对叙事展览的结构和建构研究,是对现有展览发展策略的拓展性探索。在混沌的事件之海中,叙事特有的交流结构有可能成为博物馆建构意义网络的新希望。
产品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工具,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人”。产品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科,还要考虑到产品对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设计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书是为高等艺术院校设计类专业编写的产品设计教材,根据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编撰而成,其内容包括设计、产品设计的定义及史论、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表现技法、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设计程序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全书内容全面而概括,并附有大量图例。书后的百余幅优秀产品设计实例,集世界产品设计之精华,以供教学参考。
本书共分为3篇,包括7章内容。第1篇梳理了Logo与VI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第2篇总结了数十种实用设计执行的具体技巧,第3篇剖析了12个真实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1章以10个主题较全面地帮助读者从宏观上认识Logo设计,包括对Logo的起源与发展、价值与分类等传统话题进行了论述,还对借鉴还是抄袭、更换Logo、人工智能设计、大咖设计等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第2章主要讲述Logo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工作流程、设计定位切入点,以及对图文、网格系统、比例、配色等视觉元素的驾驭;第3章讲述了VI设计基础,包括VI的概念、作用、设计原则、工作流程等;第4章总结了10多种图形Logo的设计技巧;第5章梳理了10多种文字Logo的设计技法;第6章讲述了VI设计的相关要领,包括VI基础系统和VI应用系统;第7章以类似讲故事的形式剖析了12个真实项目从接单到应用的全流
从威廉 莫里斯到无印良品,从乌尔姆造型学院 到苹果公司,从维克多 帕帕尼克到绿色设计,我们 看到了设计自身的发展轨迹,发现历史有许多惊人的 相似,而这相似又是未来的起点。 王晨升、倪瀚、魏晓东、巫建、李霞等编*的《 工业设计史(新1版新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 十三五重点规划教材)》梳理了设计史中典型的事件 、重要的流派、代表人物,用客观朴实的语言讲述了 设计的发展轨迹,发展全貌,力求给读者一个清晰连 贯的史实,同时又搜集和整理了当代全球重要、知名 的设计协会、设计公司、设计师,力求给读者一个明 确、横向的设计现状。
《产品造型设计》力求体现工业设计专业特色以及产品设计实践的基础特性与实践特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对产品造型的基本理念、产品造型的价值、产品造型与形态的关系、产品造型与形态设计构成法则、产品造型与形态的设计方法、产品造型与形态的形式美学、产品形态外在表现以及产品语义等知识进行全面讲解。从产品造型与形态设计基础进行概述,逐步展开,形成由平面到立体创造的完整体系,系统讲解了产品造型设计基础的各项知识,全面将产品造型的基本要素纳入学习领域,使读者认识和领悟产品造型的要素,如造型、形态、功能、结构、机能、材料、语义等关系,并使学生真正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内涵与方法。《产品造型设计》强调用案例讲解理论观念,结合每一个理论观点,引入国内外经典优秀设计作品进行解析。笔者针对每一件作品都进
《产品设计效果图手绘表现技法》从产品手绘技法的基础知识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突出了步骤教学和案例赏析的特点,系统介绍了产品设计手绘表现技法。全书共分7 章,包括理论概述、效果图表现的基本工具、产品设计表现技法的基础训练、产品色彩与材质表现、基本造型的光影基础、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种类与方法、优秀作品欣赏与解析。《产品设计效果图手绘表现技法》各章节学习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可用作工具书查阅或优秀作品参考,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的教材使用,而且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及广大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人员阅读参考。
“现代主义的原型、便利生活的创造者”,这是对有着悠久设计历史和优良工艺传统的“德意志制造”的经典概括。姑且不论莱卡、西门子、大众、博世、博朗、阿迪达斯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其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与恒久的品质。《德意志制造》秉承了“Made in Germany”的精神,融设计、建筑、旅行、生活于一身,用“艺术、理性、感性、居家、建筑”五个主题词把德意志的设计之美、工艺之精、建筑格调传达得妙肖毕至。作者李蕙蓁、谢统胜由读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切入,介绍德国的设计哲学、工艺技术与建筑理念,以此来探询德国制造的成功要素。 《德意志制造》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20世纪 的设计,不在博物馆,而在市场上。可口可乐玻璃瓶和麦当劳的标志举世闻名。1924年现代主义者的“法兰克福厨房”,1954年流线型带尾鳍的老爷车,1960年代末俯首皆是的充气椅子——要想理解我们的文化,这些设计比被狭隘定义的经典 能说明问题。 《20世纪的设计》作者乔纳森·M.伍德姆重新审视了欧陆、斯堪的纳维亚、北美和远东的众多设计与工业文化问题,深入探讨了民族认同,意识形态与商业方法的“美国化”,跨国公司的兴起,波普与后现代主义,以及关于怀旧和遗产的当代观念。《20世纪的设计》这部设计史清晰地阐明了设计的本质:一种关于审美、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力量的强力且复杂的表达。
《中国传统绘画史纲:画脉文心两征录》是一部详尽、专门的文人绘画史,是作者十年研究、写作的结晶。“画脉”着眼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沿革演变,“文心”则侧重从画家创作心路进行细微的解析。如此,则一外一内,客观、主观,作者从两条并行不悖的线路,交互探寻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 读完这部绘画史,不仅明悉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可以对画家作品面貌背后的形成因素了然于心。知晓倪瓒的心高命蹇,才能读懂他画作的潇洒、平淡;看到画家们各自笔墨中所浸渍的人生感受与信念追求,方能领悟王维的孤寂、徐渭的狂放、渐江的清刚……在《中国传统绘画史纲:画脉文心两征录》中既可以读到董其昌梳理传脉、建构新说的功绩,亦可以看到他称霸一方、博取名利的鄙俗;既可以看到唐寅气质的风流洒脱,又可以读到他坚守做人的底线
本书以帮助读者建立起工业设计的人文观、文化观、创造观与系统观为主要目的,系统地介绍了工业设计的概念,工业设计的目的与本质,工业设计的特征,工业设计的人化原则、物化原则与环境原则,工业设计与文化、工业设计与技术、工业设计与社会等的关系,以及设计程序、设计方法等;特别注意对工业设计目的、本质与特征的分析,指出设计的文化与人文精神创造的实质。全书结构既照顾到系统性又不失重点,既考虑到工业设计初学者的接受能力,又照顾到一部分读者对相关知识适当拓宽与加深的需要。本书配有大量的图例,有的是书中内容直接涉及的,有的则与说明文字一起成为书中相应内容的佐证。 本书可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其他专业选修工业设计的教材,亦可供从事设计的人员及对工业设计有兴趣者参考。此外,也可作具有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设计表现图的概论、常用工具及材料、产品设计表现图的基础训练、设计草图表现、精细产品表现图绘制技法、产品创意表现案例剖析、产品设计创意表现作品赏析等7章内容。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相关手绘表现的技法内容,既强调了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又突出了技法训练的实践性。书中还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产品设计创意表现图,以便临摹、参考。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表现的教材,也可作为工业设计师与相关设计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着重介绍了产品设计质量保证的理论与方法,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产品设计质量保证基础理论研究、技术与方法研发、应用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设计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基于质量特性的产品设计质量控制与保证;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设计更改影响传播与风险分析;产品设计质量评估方法;基于失效知识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评估方法等。 本书适合于从事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设计方法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产品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本书尝试围绕“形态”概念构筑开放性的基础教学体系,加强多个层面造型要素与形式相互的延伸、渗透和交叉的训练,在认识造型规律的同时进行形态的情理分析、意象思维训练和艺术感染力、审美意趣、精神内涵的表现,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和更丰富的层次上培养学生对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作者于帆希望通过对“形态”的系统性研究,能够在产品设计实践中充分发挥形态的表述功能和媒介作用,体现人的心理情感和文化审美特征,尝试更丰富、更新颖的设计表现形式和方法,促进形态主导的现代造型设计更好地发挥作用。
产品系统设计,面对物质是有生命力的造物计划,面对人类是精神转注的物质构成,面对社会是优化集成的物质再创造。它与单纯的产品设计有着涉及范围和内容、研究视角和深度、成果结构和价值等方面的鲜明区别,是紧贴人类社会整体构成的实效设计。从系统概念入手展开产品设计,在帮助我们拓宽视野的同时,更从产品构成的本质来推动着产品的系统设计。 本书着重阐述产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参考案例加以引导和部析。在提供系统理论结构的同时,预示着系统结构中许多新的探索点;在解析设计要点的同时,更展现出宽广的表达空间;在提示设计思路的同时,更延伸出多向灵性火花;在介绍设计方法的同时,更倡导融会贯通的设计法则;……本书的真正作用更寄予后者。
艺术.设计的光迹构成(修订版) 定价 79.80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开本 16开 作者 [日]朝仓直巳 著,凤凰空间 出品 装帧 平装-胶订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9787553789996 《艺术 设计的光迹构成(修订版)》是朝仓直巳先生对 三大构成 经典设计理论之外新增加的一个构成部分,强调了艺术设计中光迹运用的重要性。 为了介绍光造型的轮廓,本书将*章分成两节,*节 光艺术 采取历史的纵向视角, 第二节则采取历史的横向视角,它们除了展现广阔的现代社会状况,还特别展现了光造型的发展 现状。第二章是本书的重点。笔者在光迹构成中选择七个重要的主题。这里我们不能把光的现象 只作为物理学范畴的知识来理解,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从中演绎出能给我们带来视觉趣味和令人 回味的造型效果。*章
陈斗斗、卫巍、张煜编著的《传统器物考察与创 新(实验性工业设计系列教材)》首先将与传统器物相 关的物与造物、手工艺与设计、民艺与民间手工艺等 概念作 一比较和梳理;将人文属性与工艺属性作为传统器物 考察的重点内容,将器物图谱作为重点 考察手段分别加以阐述和说明,其次,结合紫砂壶、 圆木茶桶和竹篮三个具体而翔实的考察 案例,分析和阐述基于三种不同类型考察型场所的特 征及其考察方法,后,以具体的设计 实践案例,解析三类不同的传统器物创新设计的方法 与路径。 本书可作为广大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教 材或辅助教材;对高校工业设计相关专 业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书籍设计发展到今天,书籍的结构与形态在不断变化着、进步着……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多元化的书籍形式是书籍设计的发展前景。 书籍设计具有桥梁作用,它始终是优秀书籍的得力基石。书籍设计师将司空见惯的文字、图片融入新颖的形式、理性的秩序中去;从外观的开本到版心的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到触觉,全方位地纳入设计的想象与创意之中,用书籍特有的“身体”——封面、版面、字体、色彩、图形、纸张、油墨,来传达文稿内容的核心…… 本书涉及的书籍设计内容针对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书籍,它由纸张、油墨、印刷来构成的纸制品书籍。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生,学习研究书籍设计的目的就是明确书籍设计基本规律,了解它的过去,它的构成,了解现代书籍设计发展趋势;掌握书籍的设计一般规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设计类·产品形态设计:设计·形态·心理》从产品形态设计的基础理论出发,重点介绍了心理感受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产品形态设计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设计案例,描述了产品形态设计的未来趋势。在后两章重点介绍了产品形态设计训练的方式和方法,特别介绍了美国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关于形态训练的Studio课程,并通过大量形态设计的课程练习图片,向读者展示了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形态设计训练的教学状况。每章后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设计类·产品形态设计:设计·形态·心理》适合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人员参考。
室内装饰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基础之上的审美提升与知识结构的拓展。刘芨杉主编的《室内装饰设计》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室内装饰设计概述、室内装饰设计程序、室内空间装饰设计、室内界面装饰设计、室内装饰色彩与材料质地、室内陈设设计、装饰彩绘设计表现技法,以及室内装饰设计综合应用实例。《室内装饰设计》还突出了实训教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特点。 《室内装饰设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应用性、实用性强,既可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亦可供室内装饰设计师和广大室内装饰设计爱好者参考。
维斯·贝哈是融合设计公司总裁,以其设计的SILICON GRAPHICS 02工作站,JPS GLOBAL POSTIONNING系统产品系列及HP PAVILION 2000而广为人知。维斯的作品在博物馆及设计竞赛上得到了国际承认,尤其是他已获得以下的奖项:《意念》(商业周刊),《ID》设计年鉴,IF INDUSTRIE HANOVER及SMAU奖。
根据包装设计的行业特色和应用分类,本书分为食品饮料、美容化妆、 服装饰品、手机数码、文化体育、家居用品、母婴玩具、医药保健共8章。 每一章都有包装设计知识导读,帮助读者掌握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每一 章都通过大量的包装设计案例来展示该章内容,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 解。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形式和方法,锻炼读者对包装设计的感受能力、 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大量的精美案例解析可以使读者提升设计品位,从 而激发读者的灵感与创意。 本书是平面设计、版式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从业者 的包装设计案例参考手册,也是各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包 装设计的工具书。
设计这个概念,既古老又现代。说其古老,自人类有了审美意识以后,就开始有了设计;人类对自己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居住环境以及自身的精心美化过程,其实就是设计;说其现代,因为只是到了20世纪初,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办了包豪斯以后,设计这个名词才被专门提出来。而在中国,设计这个名词被普遍使用就更晚了,至今不过20来个年头。 设计一词的专门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的审美需求日益增加而形成的。如今则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需要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理论化。 为了展示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我社推出了这么一套丛书。按照不同专业分类,从十几所名牌艺术学院中,精选出师生的一套丛书。按照不同专业分类,从十几所名牌艺术学院中,精选出师生的优秀设计作品,并附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