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世界5000年建筑设计与风格的视觉指南,全书精彩呈现350多座世界标志性建筑。 从古典时期到当代,世界各国的经典建筑不断铸就人类对于人造奇观的观念和历史,专业建筑评论人乔纳森 格兰西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五千年辉煌建筑之旅,从古代的苏美尔到当今玻璃和钢结构的壮丽城市景观,一路体验佛教之和谐、巴洛克之丰盛与现代派之功能主义。 本书提供了对历史和当代建筑的真正世界性探索,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和剖面图使读者视野更加开阔。探索某些形式和特征如何不断进化、获得生命力,以及这些惊人的建筑如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一座建筑不仅与其设计者相关,它还与其委托人及使用者息息相关。重要的是,建筑是有关我们所有人的故事。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德维希 密斯 凡德罗和勒 柯布西耶,以及本书所代表的众多其他人的作品
《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囊括了作者八年以来在中式古典建筑设计和施工一线的实践经验和资料整理的成果。和学术专著不同,这本书并没有明确的时代界限,因为在古典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实际的做法、风格和术语早已互相融合,模糊了时代和地域的边界。本书采用图解形式,将三百余张精美的手绘插图与通俗易懂的文字解析相结合,向读者系统地讲解了每一个古典球筑构件的加工和安装过程,剖析了一些常见的民间中式古典建筑营造工艺和结构。其中还加入了大量附着于古典建筑上的雕刻、纹样,以及有趣的典故和民间传说。 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艺术从业者、历史文化研究者、建筑设计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使用。
从英国的巨石阵到西班牙的圣家堂,从古希腊文明之巅的帕特农神庙到古埃及文明纪念碑胡夫金字塔,从 玫瑰红城市 佩特拉到 失落之城 马丘比丘,从 天使的设计 万神殿到 印度明珠 泰姬陵 本书为您策划了一次环游世界之旅,带您探索不同文化所创造的各种人文奇观。通过令人惊叹的摄影图片与平面图,解剖其中所隐藏的细节,揭秘那些无与伦比的奇观中所包含的人类智慧结晶。 正如英国知名历史学家、BBC电视节目主持人丹 克魯克山克 (Dan Cruickshank)在为本书撰写的前言中所说: 阅读本书如同在全球旅行,游历的不仅是当今世界,也有过去世界,因为许多所述奇迹的根源在古代。 或许是神创造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智慧和艺术的力量却闪耀了千年。
《中国建筑全书》是一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国建筑历史、文化、艺术与社会影响的鸿篇巨制。该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建筑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宫殿、庙宇、民居到现代城市建筑,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建筑的多样性与独特魅力。 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类建筑的建筑风格、构造技术、装饰艺术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还深入剖析了中国建筑如何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和社会价值。书中特别强调了建筑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紧密联系,揭示了建筑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 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与详实的史料引证,该书展现了从木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古典园林到现代高楼的建筑技术演进,以及这些变化如何映照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与现代化进程。 此外,该书还深入挖掘了中国建筑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智慧和创
《古迹入门》是一本全部以图解形式呈现的台湾古建筑入门书。台湾地区对于古建筑有着独特的划分方式,大致分为古迹、历史建筑、聚落建筑、纪念建筑等,其中古迹超过1000处,历史建筑更有上千处,已然成为宝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面貌多彩多姿,有三百多年前荷兰人所建的城堡,也有明清时代的古宅、寺庙、城郭,当然也有近代的建筑。每一处古迹都是传奇故事的舞台,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其建筑之美更是艺术的完美表现。为了尽善尽美地呈现这些古建筑,本书精选25处不可错过的古建筑,以剖面、透视、鸟瞰等手法表现出来,并分类归纳观察要诀,图解构造细节、装饰艺术、空间功能,延伸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更是配备800余张手绘图和照片。再加上图文并茂的古迹年表、简明扼要的基础知识,以及不可错过之古迹的专家评介,《古迹入门》可以成
本书全面系统地调查梳理了我国现存的古塔,范围囊括佛舍利塔、佛教供养塔、佛教墓塔、风水塔、文峰塔、道教墓塔,乃至佛教、道教经幢,共涉及古塔(及经幢)约2400座(包括双塔,墓塔林中单独的塔)。其中专门配有图文介绍的古塔约960座,其余千余座则以塔林的形式集体呈现。我国现存的精品古塔已基本收录于此书中。 同时,本书也绝非一本简单罗列所有古塔信息的 名录手册 ,作者以简洁通俗的语言,生动地梳理并呈现了中国古塔的发展脉络,融合过去几十年学术界对古塔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创新观点,为普通读者构建起了认识、欣赏古塔的专业知识体系。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 从入门到精通 的古塔介绍之作。 本书名为《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座中国古塔》,但 1001 是个虚数,其零头 1 ,代表着无尽可能的全新开始。也衷心希望读者朋友能在翻阅本
李乾朗是 中国古建筑的知音 ,被誉为台湾古迹的 解码人 。除了丰富的学养与古迹修复经验,他最为人所称道甚至称奇者,是具有一双独到的建筑透视眼,还有神乎其技的手绘功夫。本书汇集了李乾朗手绘的35处台湾经典古建筑,包括少数民族建筑、宅第、寺庙、城塞、书院、牌坊等六大类型,并附有14个延伸观察案例,其中包括台北苐一名刹 艋舺龙山寺,台湾蕞早的文庙建筑 台南孔庙,17世纪荷兰人建造的城堡 淡水红毛城,台湾超有代表性的庭园 林家花园,清代精美大宅 筱云山庄、摘星山庄,台湾苐一座现代高等学堂 理学堂大书院,等等。对于每座建筑,他不仅以剖绘揭露其关键部位,详细标注细部结构名称,而且从历史背景、建造方式、风格特点乃至文化意义等层面进行深入解读。面对一处建筑,他总能选取合适的角度、运用恰当的剖视技法,巧妙展
《透视建筑》选取各国建筑师的50个建筑作品,辅以400余幅高清照片与大幅手绘立体剖切图、细部图,让你了解这些建筑史上著名的房子是如何建成的,为你揭示建筑立面与完成面背后的秘密。50个建筑涵盖古今,从古罗马斗兽场、吴哥窟,到包豪斯、贝聿铭扩建的卢浮宫,再到流水别墅、马岩松设计的梦露大厦,以及圣保罗大教堂、圣家族大教堂。本书由建筑史学者提供专业讲解,梳理历史文化背景,探索建筑的重点空间,分析相关建筑思潮的发展,为这些*闻名的建筑提供一场全面的回顾;配有高清大幅照片展示建筑全貌,铅笔淡彩立体剖切图、细部图、平面图及立面图,精准揭示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内部构件,不同层次的淡彩渲染出空间关系,助你透过表皮看到内在结构,更好地理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本书是宋代《营造法式》经典彩画的复原,作者以故宫博物院藏影宋钞本《营造法式》图样为基础,并结合 永乐大典本 四库本 等版本详细考证,深入研究北宋皇陵线刻的艺术规律,广泛参考北宋时期彩画实例和相关图像史料,历时十二年绘制而成 包括《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200多幅,以及《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锦纹复原图16幅。全书基本涵盖了原书的典型纹样,反映了《营造法式》彩画的整体艺术成就与最新研究成果。每种纹样还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释名 纹饰 色彩 三项),概要介绍其历史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 全书图样精雅,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是了解宋代美学的普及读物,可作为中国古建筑及传统服饰爱好者的设计参考图集。
在这部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中,建筑史学者大卫 沃特金追溯了西方建筑的历史,从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以及21世纪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涉猎的建筑大师有布鲁内莱斯基、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尼尼、辛克尔、麦金托什、彼得 贝伦斯、勒 柯布西耶、弗兰克 盖里等。通过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建筑和大师,作者揭示了古典建筑语言的持续生命力,如古希腊时期的建筑样式,到 1900 年左右纽约的麦金、米德和怀特的作品中,得见贯穿其中的建筑脉络。 本书视角全面不失深度,文字通俗不失专业性,图文并茂,自西方建筑之始延展至近现代,完整讲述了西方建筑的故事,并为21世纪的新发展单独设立一章,内容涉及计算机与建筑,以及可持续性与环境问题等,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
全书按历史时间进程和艺术?格发展划分为12章,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家具讲起,细述17、18、19世纪欧洲古典家具,一直讲至20世纪末的后现代?格家具。涉及欧洲、斯堪的 纳维亚、中国、日本、南非和美国等地区,每一个时期的具体家具样式和内涵。 书写结构 : 全书按历史时间进程和艺术?格发展划分为12章,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家具讲起,细述17、18、19世纪欧洲古典家具,一直讲至20世纪末的后现代?格家具。涉及欧洲、斯堪的纳维亚、中国、日本、南非和美国等地区,每一个时期的具体家具样式和内涵。 具体内容架构 : 时间轴 :概述此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及有关家具发展相关的人、事、物。 时代 背景总结 及 时代家具 ? 格 :涵盖22种时代?格展现 文艺复兴、巴洛克、中国 ?、哥特、乔治亚、洛可可、路易十五、安妮女王、新古典、古
本书从圆明园、长春园、长春园西洋楼景区、绮春园四大部分对圆明园内的建筑景群做了全景式解读。书中配以上百幅精美细腻的图画,带领读者沉浸式了解圆明园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再现了这座万园之园的宏阔壮美。本书内容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流畅,是国内首本完整系统解读圆明园建筑及其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式读物。
《空间的诗 图说中国建筑》以图示和要点解读的形式,从10大建筑要素、44种风格类型和39处经典建筑作品三方面入手,精炼地梳理、解析了中国建筑的相关知识。清晰对应的图解、建筑图片辅以简洁的文字解析,可以让读者对建筑的基本常识、专业概念,以及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在结构制式、发展演变及风格特点等方面有清晰、有效的认知。本书为建筑专业的专家执笔,带领读者更好地 读懂 中国历史中这些传承底蕴、别有韵味的建筑 语言 和 诗句 ,欣赏中国建筑艺术的美。 《空间的诗 图说世界建筑》以图示和要点解读的形式,从9大建筑要素、39种代表风格和41处经典建筑作品三方面入手,精炼而生动地梳理、解析了世界建筑的相关知识。清晰对应的图解、建筑图片辅以简洁的文字解析,可以让读者对建筑的基本常识、专业概念,以及有代表性的世界建筑在结构
巴黎圣母院是蜚声世界的巴黎文化名胜,也是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和古老象征。历经850余年沉浮跌宕,巴黎圣母院为何能从一次次灾难中幸存并延续辉煌?人们又如何在今天重新认识它的本真? 建筑的奇迹代表着人文精神的沿袭,每一座圣殿背后都有伟大的创建者,尽管它*初的故事已在历史的洗礼中被逐渐隐去。《永恒的巴黎圣母院: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诞生》以丰富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回到1163年,探寻其创建背后的历史和创建者莫里斯 德 苏利主教的事迹。 作者以详实的笔墨记述了巴黎圣母院是如何在当时成为巴黎的思想中心的,同时亦烘托出它延续至今的文化精神内涵。
《中国木拱廊桥建筑艺术》是关于我国浙江、福建、甘肃、云南、湖北和重庆等省市的木拱廊桥建筑艺术研究的图书。其中,重点着眼于分布在浙江、福建山区的温州市、丽水市、宁德市、南平市和福州市等5个地市的泰顺县、景宁畲族县、庆元县、青田县、寿宁县、屏南县、周宁县、古田县、福安(县级)市、柘荣县、福鼎(县级)市、霞浦县、政和县、建瓯(县级)市、晋安区、闽清县、闽侯县等17个区县市内的一百余座古代遗存下来木拱廊桥。本项目将针对这些古代杰出的木拱桥建筑建造的环境、材料、比例、尺度、构造、装饰、色彩、匠艺等建筑艺术形态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和整理,结合木拱廊桥的建筑测绘图、精美的摄影照片、古代文献中的线描插图等图像资料以及文字描述材料,再现中国古代木拱廊桥建筑艺术的全貌。 本书的出版,将会在此领域填补
本书展示了国立冬宫博物馆(又名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中极其丰富的绘画作品收藏。冬宫博物馆是世界上最精绝的博物馆之一。我们可以欣赏到卡拉瓦乔与乔尔乔纳、西蒙·马丁尼与贝阿托·安杰利科、提埃坡罗、鲁本斯和凡·代客、罗吉尔·凡·德尔·维登、斯奈德斯、格瑞兹和华托等大师们的代表作品,还有塞尚、凡·高、高更、马蒂斯、布丹、弗拉曼克、毕加索和康定斯基等艺术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艺术世界。
本书是对百余年来现代建筑及其现代主义思想的视觉历史记录。书中按照时间顺序,对每一阶段的建筑发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附有近300个生动案例。书中囊括了许多重要的运动、风格和建筑师,既有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勒 柯布西耶和密斯 凡 德 罗等现代主义早期大师的作品,也有目前享誉全球的 超级明星 弗兰克 盖里和扎哈 哈迪德的作品,还收录了许多虽然名气不大但又十分重要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本书图文结合、可读性强,全面展现了1914年以来现代建筑在思想观念、风格、材料和技术应用等方面产生的变化和发展。
来自普利兹克奖得主、知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住宅设计集。住宅(HOUSE),是安藤忠雄建筑的起点,他的成名作住吉长屋与成立工作室后的个作品福岛宅,都属于这一类型。从建于1973年的富岛宅,到建于2011年的位于墨西哥的蒙特雷的住宅,书中收录了28座住宅建筑,囊括未曾公开和未发表的作品,以超过30年跨度的建筑实践展现,带领读者直抵安藤忠雄建筑的核心理念。 书中收录安藤忠雄住宅设计的平面图、剖面图、轴测图、透视图、扩建研究草图与实景照片,大尺寸呈现,直观展现建筑构成与美,亦是珍贵的建筑资料收录。
数寄屋是一种平台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住宅,是取茶室风格的意匠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产物。摒弃复杂的样式和繁复的装饰,追求无形之意趣与自然之美感。这一理念贯穿于数寄屋建筑的方方面面。在建筑材料上,数寄屋建筑选取竹、木等天然建材,竭力保留其自然的质感;墙壁也以土壁为主流,不拘泥于形式,在时间的累积中沉淀匠心。 《铭木集》 作为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使用木材构建房屋的传统。以 数寄 为名的木造建筑,特点在于摒弃华丽装饰,在追求美的同时更加关注所用木材的颜色搭配和木纹呈现出的效果。可以说,淋漓尽致地活用木材之美,便是数寄屋的魅力所在。 《日本建筑集成》之《铭木集》卷,精选百余幅日本数寄屋实景图与结构图,详细解说何谓铭木,以及铭木的种类、用途、加工技法等,并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