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上)》收录从新石器时期到明代的各种玉器。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皿、文房珍玩、钟表、珠翠首饰、家具以及其他历史文物等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可以说这是一座巨大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不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艺
玉器有将 万年的 ,因其温润的质感和玲珑剔透的造型而备受喜爱。 君子比德于玉 冰清玉洁 金玉良缘 等习语、成语,也说明了玉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书以时间为序,分 玉生华夏 玉成 玉美 州 三 分,收录340余件(组)出土及传世玉器,利用丰富的高清细节图、器物拓片、线图等,系统讲述玉器从远古时期的 秘礼器 步步 走下 坛 ,深入普通百姓生活,潜移默化地塑造 人性格与 值取向的过程。后附扬之水等 撰写的研究论文,深入探讨 玉文化内涵以及玉器工艺演变、艺术 等,从不同角度展现玉器背后的故事。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青花瓷器(精)》是笔者陈润民2015年编著《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器》图册的延续。通过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近万件精美的传世雍正青花瓷器的整理、分析、研究,经过多次取舍,遴选出203件藏品,精心编撰成本图册,让人们能够更全面地欣赏雍正青花神奇的艺术魅力。
《玉器(下)》收录了各种玉器。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 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皿、文房珍玩、钟表、珠翠首饰、家具以及其他历史文物等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可以说这是一座巨大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不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艺术的历史发展,
笔者1984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院从事古陶瓷保管、陈列展览、研究等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陶瓷款识研究,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近年来,笔者应邀在国内外古陶瓷鉴定班和艺术品鉴赏班授课时,常有学员建议我编写一本专门介绍中国古陶瓷款识方面的书,笔者亦感到很有必要。为此,笔者在广泛查阅和收集资料并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成是书,力求满足古陶瓷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需要,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查阅。 《中国古陶瓷款识》在编写体例上采取先分类再按时代顺序叙述的方式,尽量做到使读者查阅方便。编排上,力图紧凑醒目;文字表达,力争深入浅出。所附图片也采用当今颇受欢迎的“图随文走”的形式,以便读者一目了然。
令人兴奋的是在每次中国玉(石)器“百花奖”的评选中,确有一批年青的有志之士,他们高瞻远瞩、不负众望,在中国玉雕艺术创新的征程中不断拼搏,锲而不舍,通过在艺术智慧上的别开生面,如今在中国玉雕艺术创新的道路上创造着未来。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像一阵清新的春风吹到中国玉雕界,绿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股强劲的势头更像惊涛拍岸,永不休止。
“百花奖”是由原国家经委、轻工部于1981年批准设立的,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奖项。多年来,“百花奖”的评选活动,极大的鼓舞了各相关企业和创作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国家工美“珍宝馆”的馆藏品就是由“百花奖”评选出的*作品组成。《2010中国玉器百花奖作品集(精)》(作者王振、唐克美)是2010获奖作品集。
《中国和田玉(总第13辑)》是国内的和田玉专业读物,由业界著名的专家学者领衔指导,和田玉出产地资深专家主办。 《中国和田玉(总第13辑)》旨在研究与弘扬和田玉历史文化,探讨市场发展趋势,普及专业知识,沟通行业信息,与读者共同鉴赏古今珍品,力求兼顾“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综合专业人士与社会大众的需要。
本书特色: 一 本书分编以朝代为单位,藏品多者,一朝一编,藏品少者,多朝一编。共分为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l0编。每编册数不固定,原则为开放式,超出一卷容量,可继续为卷二、卷三等。每卷内容由出版前言、总序、分论、图版及年表构成,部分卷附有藏家感言。 四 图版排序以年代为先,器物分类为次,分别为工具、兵仪器、佩饰、葬玉、实用器皿、礼乐器、动物、入神仙佛、文房和其他。由于有些藏品所属类别目前研究尚不清楚,有些藏品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层的属性不同,只能求同存异。 五 每卷选取玉器300件(套)左右,占300页。每一件藏品均有序号、名称、年代、尺寸,个别作品配有重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并附有藏者真实姓名或异名、笔名、斋堂号。
中国和田玉(总第14辑)》为青花专题,我们试图通过汇集业界专家关于青花研究的*成果,展示当代大师名家青花创作的*艺术成就,展现青花的天然美、奇幻美、艺术美,带大家进入青花的神奇世界。《青花的艺术表现和市场趋势》《文心治玉:青花山子王宋建国》《和田玉中的青花》《青花的诱惑》《微观青花》等专家新论,从不同的视角对青花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回应了业界人士的关注与疑惑;而《青花世界的主人》演绎出的青花传奇,折射出和田玉人的艰辛与执着:《水墨玉雕的创作与创新》《水墨变幻的青花世界》、《夜色里读青花》《黑白世界无穷趣》《在十分之一处对话》等一系列美文美图,展现了青花的无穷魅力与别样风采,为广大的爱玉人奉献了一场和田玉青花的“饕餮盛宴”。
翡翠,因其色泽艳丽、出产稀少、具有玻璃光泽、质地滋润、韧性较强、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称为“硬玉”,又称“玉中之王”。翡翠的英文名称jadeite,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 jade 的简称,意为佩带在腰部的宝石,在16世纪时,人们认为翡翠是一种能治腰痛和肾痛的宝石。 在现在的世界上,翡翠是珠宝、首饰、玉器、古玩中的上品,是受人喜爱的珠宝之一。1981年国外出售的一条翡翠项链,价值109万美元。我国翡翠工艺品享誉全球,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过40人3年劳动精心琢成高2.31米的翡翠塔,在法国展出后轰动一时。解放后,又精工雕琢成一座九级翡翠塔。1989年雕成的“翡翠四宝”,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珍品,为我国翡翠文化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本书收录的民间百姓的翡翠收藏品,供读者鉴赏。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大批精美玉器,有别于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表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华玉器文明。其中刻有原始八卦图的长方形玉片和腹部刻有圆圈纹和八角星纹的玉鹰,能体现先民的原始思想。玉龙造型完美,刀法简练,栩栩如生,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是中国考古发掘出土时代早的一条玉龙。出土的石钻,是20世纪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重大发现之一。遗址中祭坛和红烧土遗迹的发现,也是安徽江淮地区巢湖流域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说明凌家滩遗址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中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凌家滩遗址的文化特征和性质表明了它是巢湖流域一支相对独立发展的考古学文化。同时表明巢湖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器有别于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表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华玉器文明。本书收入从凌家滩遗址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