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全书 第二辑(全10册)》由红糖美学著
翡翠的评估是根据翡翠*终所展现的美感和它的艺术性即结合人类文明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评定其相对价值。白子贵等编著的《翡翠鉴定与评估》(第二版)是珠宝玉石商贸教程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以大幅精美彩图为特色。每一件国宝都以高清晰度的照片展示, 捕捉了其细节和精湛工艺。无论是玉器、陶瓷器、青铜器还是书法绘画, 每个国宝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美的工艺令人惊叹。这些彩图不仅展示了国宝的美丽外观, 还突出了其精细的纹饰和考究的细节, 使读者仿佛亲临国宝的身边, 沉浸在其绝美的艺术之中。本书的专业解说文字是其另一个独特之处。每件国宝都配有详细的解说, 涵盖了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艺术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3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该书也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玉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2年度玉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2年数万条玉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3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玉道》是*部完整讲述中国玉文化的大众文化读物,分为 玉之成、玉之史、玉之美、玉之德、玉之和 五部,从五个角度讲述中国玉文化的形成、历史、审美、道德化,以及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融合。 在本书的写作编纂过程中,国学泰斗楼宇烈、北大教授王守常,以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组成的顾问团队,从国学、美学、历史等方面分别对本书的完成提出了专业而诚恳的意见。强大的顾问团队保证了本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本书尚未面市,便已受到玉器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玉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们的大力追捧。
清代碧玉玉材主要来自新疆地区,新疆有多处玉矿,重要产区为和阗和玛纳斯。目前玛纳斯所产碧玉多以绿色为基本色,带有黑斑、青斑、铜锈色斑,类似的玉料清代宫廷玉器中有较多使用,其中一些可能来源于新疆玛纳斯地区。张广文编著的《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碧玉器与玛纳斯(精)》共收录158件故宫博物院藏碧玉器精品,为首次按玉材分类出版,既可让广大读者欣赏清代碧玉器的精美工艺,又可让研究者探究其玉材的来源。
《2022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1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1年40多个艺术品门类5万余条拍卖成交数据,方便读者对照检索。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2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山东馆藏文物精品大系 玉器卷》由山东博物馆主编,山东60余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编写,收入齐鲁大地古往今来众多玉器珍品,内容专业、权威、全面,设计精美,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书对所列藏品的介绍涉及历史源流、背后掌故、流传脉络等,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并不流于枯燥。对专业人士有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本书堪称山东省馆藏玉器的一次大检阅、大集合、大展示,一座纸上博物馆,一部山东玉器史。
《吴湖帆师友书札》收录了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吴湖帆与友朋的来往手札,共四卷,共计三百多通,分为上中下三册。此友朋手札不乏吴湖帆先生与当时的画坛名家、学人、教授、官员等之间的来往记录,基本反映了老先生艺术生活的交往圈,为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弥足珍贵。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来往信札皆为当时的名仕望族,因此所用笺纸也颇为精美,具有可观性。作者梁颖先生是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主要负责上海图书馆的名人手札的管理研究与识读,他对吴湖帆师友手札的整理与研究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吴湖帆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本书收录故宫博物院藏大运彩瓷300余件(套)。大运瓷器作为清代宫廷御用瓷器烧制方式之一,贯穿了康熙至宣统时期,大运器烧制数量的大小、烧制质量的优劣,既反映了当时制瓷工艺的状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皇帝的审美。清代各个时期经济状况、历史背景与清宫档案及清宫旧藏物品的高度契合,一方面证实了清宫遗留档案记载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使清宫遗留的物品起到了以物证史的作用。
《玉器(下)》收录了各种玉器。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 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皿、文房珍玩、钟表、珠翠首饰、家具以及其他历史文物等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可以说这是一座巨大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不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艺术的历史发展,
本书是一部知识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工具书,共收史前至近现代中国名画五百余幅,画家四百廿余家,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美术史的流变及纷呈的流派、多样的风格。全书的基本构成为一文一图(偶有一文多图),画家皆附小传。鉴赏文章由伍蠡甫、王伯敏、王朝闻、唐云、谢稚柳、邵洛羊、丁羲元、卢辅圣、林树中、周积寅、单国霖、单国强、王克文、徐建融等中国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撰写,鉴定与欣赏相结合,介绍作品的基本信息和历代相关评论,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书后附图文笔画索引和画家笔画索引,便于读者查考。
本书是故宫博物院展览“祥开万象——故宫西藏文物联展”的配展图录。图录分为三个单元“花生满路”“花繁叶茂”“春华秋实”,以花的吉祥、幸福意象贯穿始终,以故宫博物院所存文物为基础,结合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所辖文博单位收藏的文物精品,讲述西藏与内地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动人故事。以此揭示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形成的民族认同,不仅在于共同的血缘纽带和地缘关联,更得益于人们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彼此认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生活智慧,创造了共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实现了从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向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跃迁,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价值整合与创造。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3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该书也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最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杂项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2年度家具、佛像、钱币、紫砂、竹木牙角雕、铜器等多个杂项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2年数万条杂项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3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2018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7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7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玉器(上)》收录从新石器时期到明代的各种玉器。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皿、文房珍玩、钟表、珠翠首饰、家具以及其他历史文物等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可以说这是一座巨大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不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艺
笔者1984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院从事古陶瓷保管、陈列展览、研究等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陶瓷款识研究,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近年来,笔者应邀在国内外古陶瓷鉴定班和艺术品鉴赏班授课时,常有学员建议我编写一本专门介绍中国古陶瓷款识方面的书,笔者亦感到很有必要。为此,笔者在广泛查阅和收集资料并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成是书,力求满足古陶瓷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需要,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查阅。 《中国古陶瓷款识》在编写体例上采取先分类再按时代顺序叙述的方式,尽量做到使读者查阅方便。编排上,力图紧凑醒目;文字表达,力争深入浅出。所附图片也采用当今颇受欢迎的“图随文走”的形式,以便读者一目了然。
明代玉器仅收集3件,其中依兰县达连河镇长兴村(又名马大村)出土1件,黑河市博物馆的藏品2件。黑龙江地区的清代玉器相对较多,主要出土于各地的清代墓葬,另有部分是传世品或征集品。《黑龙江古代玉器》收录黑河、讷河、嫩江、阿城、五大连池、鸡西、依兰、泰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的清代玉器54件。 上述各个时期的古代玉器,此次经过认真选择,共收录具有代表性的器物187件。
这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学术普及读本。 作者用散文化的笔调,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陶器、青铜器、砖瓦、漆器、石雕、玉器、服饰、金银器、瓷器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华文物,讲述它们的诞生与发展演变,及其产生和流行的原因,从器物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全书除深入阐述中华文物与考古,还透过器物呈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璀璨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流变。此外,全书配有300多幅珍贵的美器图片,因名见物,以物正名,中华器物之美与文化之美交相辉映。
本书是由《中国民间藏玉精品集》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民间藏玉图录。所收器物囊括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玉器,材质以和田玉为主,兼顾其他,器型多种多样。每件器物都经权威玉器专家鉴定,展现了中国民间藏玉的精华。 本书可供收藏、文博、民俗、历史等方面的人员阅读参考。
《2019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图录部分精选了2018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其二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8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内容介绍: 《2020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三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5000余幅2019年度各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9年数万余条各门类艺术品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其三、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封二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在手机上浏览同步电子书,以及历年出版的丰富的拍卖年鉴图片和数据资料,增加了图书的信息承载价值,丰富了读者阅读体验。本从书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连续出版20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2年出版的拍卖行业年鉴,该书是收藏拍卖行业最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杂项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1年度家具、珠宝、钱币、紫砂、竹木牙角雕、铜器等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1年数万条杂项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是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重要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