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传统陶瓷古彩装饰
    •   ( 154 条评论 )
    • 宁钢刘乐君 编著 /2005-08-01/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古彩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内容涉及古彩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高峰时期,如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和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与清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的面貌特征的全面比较。对古彩内容、题材、装饰方法、古彩的陶瓷造型、古彩瓷绘操作程序、工艺要求、古彩作品欣赏、近现代景德镇古彩艺术的发展和革新等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与论述。这是一部图文并茂,有理论到实例训练为一体的基础教科书。本书的编著、出版目的在于继承传统古彩的艺术精华,推陈出新,开拓创新的途径。在学习和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资料,创造出新的装饰方法和装饰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繁荣陶瓷古彩艺术的创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25.3 ¥34 折扣:7.4折
    • 问汝窑
    •   ( 64 条评论 )
    • 王振芳 著 /2020-05-01/ 海燕出版社
    • 此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你问我答,汇集了资历史、工艺、审美等方面七多个问答,问答简洁明了,将一问一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是系统学习瓷知识的简明读本;下篇为你赏我析,从设计与审美的文化视角,对现代汝瓷典型作品进行简要的赏析,为收藏者、鉴赏者提供一些引领式的赏析参考。书里还配了大量精美而高雅的图片,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历史价值,值得陶瓷爱好者一赏。 汝瓷作为中国陶瓷史上优秀的青瓷,是中国几千年陶瓷发展技术与艺术的积累而结就的硕果。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弘扬下去,让今天我们的弘扬成为后人的传承,是新时代每个传承人的责任。通过问答、赏析的方式来传承和弘扬汝瓷文化便是《问汝窑》创作的初衷。

    • ¥23.2 ¥38 折扣:6.1折
    • 故宫珍赏·掐丝珐琅
    •   ( 71 条评论 )
    •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 编 /2013-04-01/ 故宫出版社
    • 故宫博物院是收藏中国古代金属胎珐琅器多的机构,藏有元、明、清三代及民国时期的金属胎珐琅器六千余件,其中掐丝珐琅器四千余件,绝大部分由明御用监、清内条府造办处珐琅作等皇家专门机构制造。《故宫珍赏:掐丝珐琅》这套明信片为“故宫珍赏”系列组,遴选故宫博物院所藏元、明、清三代具有代表性的铜胎掐丝珐琅器皿八件。

    • ¥7.2 ¥10 折扣:7.2折
    • 悠悠青瓷
    •   ( 152 条评论 )
    • 秦伟 著 /2009-04-01/ 紫禁城出版社
    • 《文物的故事》系列丛书是紫禁城出版社策划的一套大众收藏类图书。其所叙述的文物主题大众常见,其语言文字大众易懂。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叙述内容,能够引人入胜地编排结构,能够纵横捭阖地激扬文字,能够发人深省地开示读者,并且是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收藏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张“老照片”、永恒的瞬间、结绳记事、角形器、“法器”、水中的精灵、“水盂”、美从茶杯开始、稻谷飘香、快乐的“渔民”、“旋涡”里飞出欢乐的歌等。 本书适合考古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24.5 ¥29 折扣:8.4折
    • 彩瓷断代与辨伪(收藏鉴赏书系)
    •   ( 109 条评论 )
    • 杜卫民 著 /2006-05-01/ 学苑出版社
    • 彩瓷是文物收藏中的热门,因其观赏性强,深受人们喜爱,近年价格一路攀升。本书分时期对彩瓷的有关知识、真伪特征及瓷器鉴定的一般方法和历代龙纹的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 本书是《收藏鉴赏书系》之一。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除了继承了传统和釉上五彩、青花五彩、素三彩、斗彩品种外,还发明了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的五彩,创烧了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彩料的斗彩和淡雅柔和、绘画精美的五彩,以及婀娜多姿、美伦美奂的珐琅彩等等。本书分时期对彩瓷的有关知识、真伪特征及瓷器鉴定的一般方法和历代龙纹的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

    • ¥28 ¥28 折扣:10折
    • 海捞瓷收藏与鉴赏
    •   ( 142 条评论 )
    • 陈逸民,陈莺 /2013-03-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著名的中国沉船海捞瓷的分类:商品瓷、传统瓷、订样瓷、仿制瓷、礼品(赏赐)瓷、克拉克瓷等,以及海捞的中国瓷器、日本瓷器、欧式瓷器。图文并茂地分析了海捞瓷的鉴定特征,对于广大收藏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价值。

    • ¥25.3 ¥38 折扣:6.7折
    • 故宫藏汝窑瓷器 冯小琦 编著 紫禁城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冯小琦 编著 /2001-10-01/ 紫禁城出版社
    •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河南汝州而得名。汝宝器物以其精致的造型、滋润的釉质、独特的呈色以及传世器物稀少为历代藏家、研究家关注。由于对汝窑窑址的寻找多年未果,更增添了汝窑的神秘色彩。 对汝窑器物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早期阶段,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努力寻找汝窑窑址的同时,查找有关汝窑的文献资料,以文献列照传世器物进行研究。 关于汝窑,宋、明、清均见有文献著录。宋代,主要有周辉的《清波杂志》,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周密的《武林旧事》和《乾淳起居注》,杜绾的《石谱》,叶寘的《坦斋笔衡》,欧阳修的《归田集》;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承天员的《汝州志》,李日华的《紫桃轩又缀》,王世懋的《窥天外乘》,黄一正的《事物绀珠》,高濂的《遵生八笺》,张应文的《清秘藏》,田艺蘅的《留留青

    • ¥19 ¥69 折扣:2.8折
    • 古瓷收藏入门百科 叶佩兰 主编 吉林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叶佩兰 主编 /2006-01-01/ 吉林出版社
    • 古玩,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之精华;承载着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自有文字记载以来,鉴赏古物、收藏古玩一直是帝王、官宦、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特权。这种状况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三千多年,时至今日,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众多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昔日只见于帝王之家、藏于豪门之室的古玩,亦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然而古玩市场好比一座藏满了奇珍异宝的宫殿,不得其门而入,终究不能观奇览胜,快心悦目。虽有奇玉美瓷、明清家具、名人字画罗列于前,可是面对目前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古玩市场,大多数收藏爱好者由于不得收藏之法,不明辨真识伪的要领,往往不敢轻易涉足这一领域,或是在收藏的大门之外徘徊不前。如何在古玩收藏热潮中,解决这个问题,为更多收藏爱好者和意欲步入收

    • ¥5 ¥25.37 折扣:2折
    • 白瓷收藏鉴赏:识腹部?观胎质?鉴底足 姚江波 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4 条评论 )
    • 姚江波 著 /2010-01-01/ 中国铁道出版社
    • 白瓷纯净典雅,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本书所讲述的白瓷收藏鉴赏其内容具体而形象,从白瓷的釉质、纹饰、口唇、腹部、胎质、底足等细部特征入手指导收藏爱好者拨云见日学会鉴赏。 本书所展示的器物活动鲜活,且绝大部分是存世珍品,在拍摄过程中通过1:1微距还原其真色彩,有效控制瓷器偏色,可以使读者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瓷器艺术的绝妙韵味和非凡成就。

    • ¥21 ¥63 折扣:3.3折
    • 元代瓷器 马希桂 等编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马希桂 等编 /2005-01-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元代制瓷业是宋,金制瓷业的继续和发展。元瓷夹在宋和明清两个制瓷业高峰之间,过渡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宋、金时期的一些名窑,如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的传统产品仍在继续烧造,特别是龙泉,青白系诸窑,由于外销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多,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另一方面,元代中晚期景德镇又正式烧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品种,为它日后成为瓷都奠定了基础。钧窑 元朝统治时期,北方定窑、耀州窑巳经走向衰落,钧窑和磁州窑则继续发展。 元代钧窑系的烧造中心仍是河南禹县。这时期钧瓷的影响比宋朝还大,烧钧瓷的窑口在河南广有分布,河北、山西也有,形成了一个钧窑体系。和宋、金不同的是元钧瓷的胎子更厚,更粗糙、疏松,有砂粒及砂眼,胎子颜色深灰或土黄。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紧密,釉子胳粗,有大

    • ¥26 ¥117 折扣:2.2折
    • 茶颜醉色 李念祖 著,高华 绘 山东画报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李念祖 著,高华 绘 /2011-04-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当驱愁破睡,涤烦忘忧的美酒香茶,注入诗盏词瓢之际,茶已非茶,酒亦非酒。当烹茶煮酒的茶壶酒瓶写入图画之时,茶离尘世,酒入醉乡,“不住声香味触法”,只见静观自得,隽永怡人的“茶颜醉色”。 茶能清心提神,酒能浇愁忘忧。烹茶时心境闲远,怡然自得,“使人胸中荡忧栗”;饮酒时超然物外,意兴湍飞,“穷达尽为身外事”。所以唐朝诗人白居易说:“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施肩吾说:“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而古今文人每在烹茶饮酒之时,谈禅说理,吟诗属文,不但藉此涤烦忘忧,会友联谊,也调适得志失意的悲喜,抒发胸怀天下的抱负。更有趣的是,茶和酒经过千百年文人吟诵的加持催化,发酵酝酿出浓郁厚实,氤氲芬芳,令人牵魂萦梦的奇香。多少骚人墨客,在有意无意,似悟非悟之间,很自然地就走进了茶禅一味、诗酒相

    • ¥10 ¥27 折扣:3.7折
    • 元代瓷器 马希桂 等编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马希桂 等编 /2005-01-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元代制瓷业是宋,金制瓷业的继续和发展。元瓷夹在宋和明清两个制瓷业高峰之间,过渡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宋、金时期的一些名窑,如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的传统产品仍在继续烧造,特别是龙泉,青白系诸窑,由于外销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多,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另一方面,元代中晚期景德镇又正式烧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品种,为它日后成为瓷都奠定了基础。钧窑 元朝统治时期,北方定窑、耀州窑巳经走向衰落,钧窑和磁州窑则继续发展。 元代钧窑系的烧造中心仍是河南禹县。这时期钧瓷的影响比宋朝还大,烧钧瓷的窑口在河南广有分布,河北、山西也有,形成了一个钧窑体系。和宋、金不同的是元钧瓷的胎子更厚,更粗糙、疏松,有砂粒及砂眼,胎子颜色深灰或土黄。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紧密,釉子胳粗,有大

    • ¥26 ¥117 折扣:2.2折
    • 古代陶瓷/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   ( 39 条评论 )
    • 权奎山孟原召 著 /2008-11-01/ 文物出版社
    • 《古代陶瓷》全面介绍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古代陶瓷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分时期对相关重要遗迹和遗物进行了系统阐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配有彩图8幅及插图42幅,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是这一领域内的参考书。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 ¥22.1 ¥28 折扣:7.9折
    • 一瓷一故事:名家带你赏 清代名瓷(一)
    •   ( 219 条评论 )
    • 余春明 /2017-01-01/ 江西美术出版社
    • 一瓷一故事 系列图书是一套讲述中国外销瓷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的轻阅读式读物,全套图书按照年代共分为元、明、清(一、二)四本, 每本 内容 主要讲述了该时期内,中国陶瓷史上那些著名的瓷器,在这些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背后,喻示着绵长的中国历史和高超工艺的积累,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代表之一。丛书试图通过这些瓷器背后与之相关的人物和故事,向阅读者娓娓道来中国古代陶瓷史和文化史的厚重与灿烂。

    • ¥27.5 ¥32 折扣:8.6折
    • 陶美人
    •   ( 34 条评论 )
    • 阎虎林 著 /2015-10-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陶,从古至今,与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背后有着迷人的故事,犹如陈酿的美酒,犹如美食,令人沉醉难忘。陶,这种古朴的物什,在当下慢慢重回人们的视野,陶本身的美以及背后的故事,吸引着更多开始慢下来享受生活的人。 《陶美人》讲述旧光阴中的陶与人情,古朴而迷人,有烟火味,值得慢慢品鉴。

    • ¥27.6 ¥35 折扣:7.9折
    • 故宫藏先秦青铜器
    •   ( 76 条评论 )
    • 丁孟 /2001-12-01/ 紫禁城出版社
    • 考古学者将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根据生产工具和武器的材质,区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青铜为红铜与锡的合金,其熔点较红铜低,硬度较红铜大,在浇铸时气泡少,流动性好,可铸出锐利的锋刃及精细印花纹,适于制作坚实的兵器、工具及金光亮丽的容器。

    • ¥8.4 ¥10 折扣:8.4折
    • 瓷器古玩收藏指南
    •   ( 182 条评论 )
    • 沈泓 /2011-10-01/ 华龄
    • 《古玩收藏指南》是国内套将各类艺术品的历史文化知识、时代鉴别特征与现实市场投资和收藏保养技巧紧密结合的收藏类图书,是一套知识性、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入门读物,《古玩收藏指南》将包含各类艺术品的基本文化知识、投资市场分析、投资技巧、保养技巧四大方面,以便读者能够更系统的掌握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这一特征是现在市场同类书所不具备的。本书为《瓷器》,由沈泓等编著。

    • ¥28.5 ¥38 折扣:7.5折
    • 中国瓷器收藏鉴赏500问-收藏馆
    •   ( 87 条评论 )
    • 伯仲 编著 /2009-03-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瓷器是体系复杂的一种艺术型态,从汉晋越窑到明清景德镇窑,其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瓷窑遗址遍布大江南北,产品种类繁多,流到世界各地。今天人们常怀着惊叹和赞美的心情审视这些源自泥土的器物,在古瓷为世人展现悠远的社会画卷中,体会古代创作者的情感意趣,感受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性,了解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

    • ¥28.6 ¥39.8 折扣:7.2折
    • 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中华生活经典
    •   ( 1375 条评论 )
    • [明]周高起董其昌著,司开国尚荣编著 /2012-02-01/ 中华书局
    • 《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中华生活经典》考察阳羡陶工陶土的世系流传,从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介绍了陶工一系的流传。将紫砂工艺的发展过程,从初创、发展到兴盛阶段出现的名工名匠逐一记述,并且考订其生平、艺术风格、所见传器等,以鉴赏家眼光分别录入书中,是部宜兴紫砂专著。《骨董十三说》从“骨董”字义谈起,进而论其本义、类别极其见识与杂说,是我国收藏史上一部较早探讨骨董收藏的专论。本书由司开国、尚荣编著。

    • ¥18.7 ¥25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