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国内*家私人普洱茶珍藏馆中三百把紫砂壶的介绍和品鉴。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壶趣、壶赏和壶用。壶趣部分介绍了作者收藏紫砂壶三十余年来与壶的趣事,壶赏部分则是图文结合地品鉴紫砂壶,共三百把壶,九百多张图片,每把壶都配有容量、款识、注释和作者对它的独到赏评。书中涉及的紫砂壶包括明清壶、民国壶、名家壶、出口壶等,一器一物,作者都视为拱璧。这些壶可对紫砂壶发展的历史,进行进一步诠释。其中的某些作品也可能是首次面世,对于紫砂壶的拾遗补缺,或许能尽微薄之力。第三个部分是壶用,向读者介绍紫砂壶的使用技巧。例如:如何选择一把实用的紫砂壶?泡不同的茶应该选什么样的壶?以及养壶的绝招、紫砂壶的美学等。
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饮茶用具,更是一种集壶艺、诗词、书法、篆刻诸艺术于一体的文玩雅具。得到众多收藏家的重视,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喜爱。本书从紫砂壶鉴赏的角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紫砂壶的历史、原料、壶形、制作与装饰工艺、使用和保养以及相关鉴定诀窍等。同时将历代名家名作以图录的形式列于书中,将紫砂壶艺术的精华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以图识壶,是一本鉴赏紫砂壶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历史遗留的无穷宝藏,满载着时间的痕迹和人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岁月的积淀,让文明永恒。流传着、品味着、感悟着,在心灵中荡起波澜,让生活充满奇迹,这就是收藏的魅力。收藏古玩珍宝,也就收藏了一段历史,收藏了一种文化……
暂无内容简介。。。。。。
从小,紫砂壶一直是笔者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部分,它们在清洗、整理过程中的变化,泡茶的香韵,笔者都是历历在目、亲身体会的,但是少年时期,笔者的志趣是古典音乐,未曾有目的、有系统地深究过紫砂壶所蕴藏的内涵及意义。直到1998年春,机缘巧合地在西湖畔浙江省博物馆听取了一场关于陈鸣远陶艺研究的研讨会,从这场研讨会中,笔者开始明白,原来自己所熟悉的紫砂壶其实有很多值得研究之处;虽然彼时笔者只是一所知有限的懵懂少年,却对于紫砂的时代风格没有被充分重视深有所感,因为这恰恰是笔者对宜兴紫砂很熟悉的一个部分。这是触动笔者决心投身研究宜兴紫砂这个领域的开始。 在进入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期间,笔者有幸师从刘毅先生,先生的治学态度严谨而且实事求是,尤其注重文献与实物结合的研究方式使我深受启发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