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瓜饭楼外集》第7卷,收录了冯其庸先生收藏的37件紫砂壶,多为名家所制。如曼生壶为紫砂壶史上的著名壶器,极具收藏价值。书中不仅展示了许多名家名壶,还记录了宜兴陶艺世家顾景舟、高海庚、周桂珍、高振宇、徐秀棠、徐徐等人的生平以及与作者的交谊。读者可了解紫砂壶艺术的发展过程、紫砂壶的工艺特点,提升鉴赏能力。 本书主体为紫砂壶收藏介绍,依次是作者简介、壶器介绍、照片、拓文、释文。拓文高清易辨,释文便于使用;后附作者关于宜兴紫砂艺术和名家的文章,另有作者与宜兴紫砂壶世家的珍贵合影集。
本书是对国内*家私人普洱茶珍藏馆中三百把紫砂壶的介绍和品鉴。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壶趣、壶赏和壶用。壶趣部分介绍了作者收藏紫砂壶三十余年来与壶的趣事,壶赏部分则是图文结合地品鉴紫砂壶,共三百把壶,九百多张图片,每把壶都配有容量、款识、注释和作者对它的独到赏评。书中涉及的紫砂壶包括明清壶、民国壶、名家壶、出口壶等,一器一物,作者都视为拱璧。这些壶可对紫砂壶发展的历史,进行进一步诠释。其中的某些作品也可能是首次面世,对于紫砂壶的拾遗补缺,或许能尽微薄之力。第三个部分是壶用,向读者介绍紫砂壶的使用技巧。例如:如何选择一把实用的紫砂壶?泡不同的茶应该选什么样的壶?以及养壶的绝招、紫砂壶的美学等。
黑紫砂是明代创烧于中国宜兴的一种高温窑变黑色紫砂珍稀品种,偶有烧成,即为贡品。后由于烧制技术失传,存世极少。袁野先生以黑紫砂文物和窑址出土的黑紫砂残片,古代良渚文化黑陶为参照物,通过十多年对黑紫砂烧成工艺的研究和反复实验。2015年在成功恢复烧制了失传了的黑紫砂泥料配方和烧制工艺,袁野先生把中国的传统美学精神和色彩审美注入紫砂壶,通过独特的泥料配制和烧制工艺复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紫砂品类:文人黑紫砂。本书为袁野先生的个人作品集,精选了袁野先生创烧的黑紫砂器百余件,主要为紫砂壶,还包含部分花器等。向世人展示了黑紫砂这个独特品类和袁野先生的审美情趣。
紫蕴江南当代紫砂名家作品选编委会编的这本《紫蕴江南(当代紫砂名家作品选)》从弘扬中国传统手工艺出发,根植于宜兴紫砂悠久的传统,从高校文明建设的角度开创具有江南气韵与江南意境的紫砂艺术精神,思考和探索紫砂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和创新途径。 书中汇集了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顾绍培、毛国强、鲍志强、曹亚麟、吴鸣、吕俊杰、高建芳、华健、张正中、史小明、范泽锋、徐青、吴奇敏等16 位紫砂工艺大师的精彩作品,其创作类型涉及紫砂茶具、紫砂雕塑、陶刻等,品种丰富、制作精美,多方位传达了紫砂创作的传统与创新理念,是*具专业性和代表性的紫砂作品集。 本书可供各大高校、专业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大专院校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师生,紫砂行业从业者、爱好者、收藏者参考阅读。
杨子帆编著的这本《紫砂的意蕴--宜兴紫砂工艺研究》通过实践体悟、实地考察、理论思考、文献分析来认识紫砂工艺的优秀传统和当前的发展趋势,深入地分析紫砂工艺技术的本质和特点、技术结构和内在机制,由对紫砂工艺从产生到发展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的考察,来认识其客观条件。此研究对于紫砂工艺自身及其他分支的陶或瓷等手工艺,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曲延波先生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并倾注本人的聪明才智,撰写完成的《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一书,我先睹为快,深感紫砂壶艺术渊源之深远,紫砂荧艺鉴赏之深奥,紫砂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曲延波先生所著的《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一书,有三个为显著的特点。首先,作者是一名从事地质矿产工作的学者,他有着系统扎实的地质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他从地质学的角度入手,科学而深入地分析了宜兴紫砂器原材料产地的地质背景、构造运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地壳演化历史等。 紫砂壶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使用紫砂壶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将生活艺术化的过程,紫砂壶不同于其他艺术品仅止于观赏而已,它必须被拿来使用,因此对紫砂壶实用上的考虑,可能高过于任何艺术品对于实用方面的评估。
历史遗留的无穷宝藏,满载着时间的痕迹和人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岁月的积淀,让文明永恒。流传着、品味着、感悟着,在心灵中荡起波澜,让生活充满奇迹,这就是收藏的魅力。收藏古玩珍宝,也就收藏了一段历史,收藏了一种文化……吴光荣、黄健亮编著的《紫砂壶收藏与辨伪》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紫砂壶收藏与辨伪技术。本书内容翔实,体例严谨,图文并茂。向广大收藏爱好者展现精品,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开开启入收藏、发现精品的一扇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