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无论是精彩绝伦的技艺,还是精雕细琢的手工,都可以进入非遗的候选名单,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邮票对非遗保护的推动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于普及非遗常识、唤起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推动全社会来关心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方寸天地 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集邮日历用邮票图稿浓缩了中国非物质遗产精髓,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并提炼每个非遗项目的特点,用300多张非遗邮票,一日一图,一图一文,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东方美学,让读者每翻开新的一页都是惊喜的新一天。
《邮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于2018年12月正式出版,分平装本、精装本两种规格,其中精装本为礼盒套装,内赠珍贵邮册一册,邮册内含本书讲述的多套精选邮票,极具收藏价值。本书以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邮品为主要载体,以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节点为经纬,以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主要内涵,从编年史的角度,全面记录和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大发展成果以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40年改革开放进程,犹如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而那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则是这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的*好见证。
《中国集邮百科知识续集(新版)》介绍的是中国集邮百科知识。“续集”仍分为两编:编“中国集邮百科知识概论”,在“新版”中翔实而系统地介绍了有关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发行的邮资票品和集邮、邮展、集邮研究、邮品鉴定等概论,“续集”仅对“新版”论述过的相关内容做必要的补充;已论述过的内容,不再重述,只注明见“新版”。根据广大集邮者的希望和要求,在“续集”中增加了纪念邮资封(JF)概论和纪念邮资封研究与鉴赏、纪念邮资明信片(JP)概论和纪念邮资明信片研究与鉴赏。第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上的百科知识”,“新版”按照志号顺序,介绍了1949年~1995年中国邮政发行的每套邮票的时代背景、每一枚邮票图案内容和所涉及的有关知识,以及对邮票设计的研究和艺术鉴赏等;“续集”依照“新版”的体例,补充其之后1996年~2005
本书收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邮票。 作者以时间为纵轴,以主题、重大事件为横轴进行分类,几百幅全彩高清邮票一览无余。 该书稿图文并茂,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和人物故事。 小小邮票,见微知著,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
秦克诚所著的《方寸格致--邮票上的物理学史( 增订版)》通过约四千张美丽的邮票,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到当代,作了生动而系统的介绍,并穿捅了不少科学家生动感人的趣事,可读性强。本书并不过多讨论专业内容,而是侧重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侧重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至于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细节,则点到为止,力求让读者对科学本身及其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联系有更多的领悟,因此本书不仅适用于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教师,对于其他广大读者,包括中小学生,特别是立志成为爱因斯坦的青少年,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收录了从1950庚寅虎年世界上套生肖邮票至2010庚寅虎年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邮政部门发行的全部生肖邮票,包括小型张、小全张、小本票和部分小版张等共2538种。《世界生肖邮票目录(2011)》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尤其是生肖集邮爱好者及关注生肖文化者的重要工具书。
《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所收录全部之邮票,其内容包括从1878年发行的*套海关大龙邮票,到1949年底之单位及银圆邮票,其中包括各种普通票、纪念票、加盖票、航空票、军用票、包裹票、快信邮票、欠资邮票及限省用邮票,并有各种印刷未发行之邮票,试盖票及错体票等。各种邮票均注明纸张、刷色、齿孔(P)及背胶(G),邮票价格均以 RMB (人民币)表示,前为新票价,后为旧票价。不过邮市价格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而有所波动,故悦古编著的《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标出之价格,只可作为比较,仅供参考而已。商埠邮票和外国在华客邮票,均因时间关系未能这次同时刊印,只好等修订本再补上,望读者见谅。
为了迎接2019年在中国武汉举办的世界邮展,普及集邮展览规则,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国际集邮联近年陆续新修订的FIP邮展各项评审规则重新进行了统一编译。书中所列评审规则是各级邮展的评审依据,对邮集作者按规则编组邮集、提高邮展成绩大有裨益。此书是广大集邮者、各级邮展征集员、评审员及集邮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耿守忠杨治梅说邮票的收藏与鉴赏》由耿守忠、杨治梅所著,一个集邮者,要想从集邮活动中真正获得“益智、怡情、交友、储财”的快乐,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集邮的知识,简称“邮识”。邮识犹如一位聪明而真诚的向导,它既可以引导你正确无误地收集邮资票品,不走或少走弯路,也能够帮助你对自己收集的邮资票品进行科学的鉴赏和研究,增长较多的知识。亲爱的读者,怎么样?咱们现在就开始跟随着邮识这位向导,毫不犹豫地走进广阔的集邮天地,去尽情享受集邮的无穷乐趣吧!
《*邮票目录(1912-1949)》收录了*时期(1912~1949)中华邮政发行的邮票、中华邮政发行的限地方贴用邮票、*地方邮政发行的邮票、地方发行的加盖改值邮票和“中华帝国”邮票(样票),还收录了日本侵华时期伪“满洲国”、伪华北、伪蒙疆、伪华中、伪华南邮政发行的邮票。 每种邮票后标出了参考价格,系参照近年来中国、中国香港及国际上出版的邮票目录所标价格以及拍卖市场成交价格,并加以综合平衡后得出。《*邮票目录(1912-1949)》将资料重新进行了整理、充实,不仅对广大邮学研究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更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有人说,邮票是国家的名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教题材的邮票就是道教文化的名片。 我们知道,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学艺术、民族风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地区的邮政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了许多与道教文化题材密切相关的邮票,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潘明权先生,长期从事宗教工作,并十分注意宗教文化的研究,在工作之余,精心收集了大量以宗教为题材的邮票,编写出版了《世界佛教邮票欣赏》,今又将他多年收集的有关道教文化题材的邮票,编集成《道教邮票欣赏》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中国拥有世界遗产地53处,数量居世界*。本书借助于邮票这一 国家名片 ,从建筑遗产、古迹遗产、风光遗产这三个主要角度重点介绍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神韵和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
本书生动地讲解了邮票、封、片、戳等相关基本知识,分门别类地展示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邮品,讲述了世界邮坛的趣闻轶事,特别介绍了集邮的基本功和邮集的制作与评审。
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扩充而成的,书中收集了古今中外200多位科学家的纪念邮票邮品,以丰富的史料,清新幽默的笔调介绍了这些帮助过世界的巨人们在各自领域的探索和功绩,以及他们的生活和喜怒哀乐。 本书是献给集邮爱好者的一份礼物,愿集邮爱好者拓宽眼界,不只关心中邮,也应关心更精彩纷呈的外邮,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 本书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精美的邮票讲述了如此众多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家的人生道路。我始终相信,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只有科学真理才能引导青少年走上正道。 读者可以发现,本书所引用的绝大多数邮票都是销票,我为此感到自豪,这是我辛勤搜集邮票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可以告诉青少年们,即使只用很少的钱,就在我们身边也可以收集到精美的科学巨人们的纪念邮票——只要你愿意。
本书以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发行的邮票、邮品为载体,集中反映了中国(含香港地区)数十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名牌大学的发展历史、教育贡献和发展面貌。中国卷包括六个部分:百年华诞(校庆邮票);巍巍学宫(建筑邮票);人才摇篮(邮资明信片);教泽流芳(邮资封);大师风范(人物邮票);情满香江(香港校庆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