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其内容或幽默,或空灵,或发人深省,影响了几代中国人。2020年我社推出《白云无事常来往:丰子恺画语》,收录作者的数百幅彩色漫画,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此次的《世上如侬有几人:丰子恺黑白漫画集》精选丰子恺的三百五十余幅黑白漫画,以丰子恺的《学画回忆》为序,分为 儿童相 学生相 民间相 都市相 护生护心 五个部分,原汁原味呈现丰子恺绘画中的众生百态,以及丰子恺的童心童趣、慈爱悲悯。
《时代漫画》于一九三四年一月在上海创刊,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因抗战终刊,共出版三十九期。是一本有“中国首创讽刺和幽默画刊”之誉的漫画杂志。 《时代漫画》聚拢了一大批当时有名的漫画家,如鲁少飞、张光宇、张正宇、曹涵美、林语堂、张乐平、叶浅予、华君武、黄苗子、丰子恺、丁聪等,是一代漫画大师的摇篮。 《时代漫画》宣传漫画及版画艺术,针砭时弊,推动抗战,促进社会进步。虽然仅仅推出了三十九期,但身处那样一个中西交流、古今嬗变的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漫画》保存了大量原始的细节和原始信息,如服饰、商品、广告、字体、街貌等,将上海十里洋场的时尚、繁荣、糜烂的万花筒呈现出来,能够为今日文学史、艺术史、社会学研究及动漫设计、商业创意等提供借鉴。 《时代漫画》目前仅北京大学图书馆完整
本书写的是作者几十年来艺术创作生活的经历。写的内容不同,但都得用作品来讲,所选用的自然有不少是自认为满意的漫画,也就是所谓代表作。评画时也有讲法近似之处,难以避开。不同的是,论幽默时,选的画是报纸期刊上发表的复印件。讲到创作生活经历,所选的代表作,就须选用原稿。原稿用我国传统水墨画法,复印后效果有异,且多用彩色稿,报刊不用的。画选的数量也多,写的着重点不一样,各有特色。
先父丰子恺先生把自己的漫画创作分成四个时期:写古诗句时期,写儿童相时期,写社会相时期,写自然相时期。其中写古诗句与自然相都是以古诗词为画题的风景人物画,只是前者寥寥数笔,没有着色;后者大都作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往大西南避寇,受沿途山水启发,画面比较复杂,起初因条件不备,只用单色出版,后来才加以敷色,供展出用。本书中的100幅风景人物画,大都选自1945年出版的丰子恺先生自编的《子恺漫画全集》。 因此丰子恺先生的风景人物画,题的是古诗词句,画的却是现代的人物,而且具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称自己这种画为“古诗新画”。“古诗新画”,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创新,是现代山水画。 现代人不一定熟悉古诗词的意境。上海古籍出版社还特意请史良昭和丁如明两位先生为这些古诗新画作解读,而且把诗词的全部原文
本书为七创社官方授权的《凹凸世界》第三季动画设定集,收录了凹凸世界各星球的场景设计、凹凸大赛赛场介绍、角色人设、ED插画、FUI设计、动画制作过程、动画分镜、声优访谈等珍贵资料。内容详尽,装帧精美,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补完”体验,并分享了动画《凹凸世界》的幕后故事,带领读者一同领略这具有深度与广度的奇异世界。
贺友直先生是著名连环画家,他在人物画创作上更是有着极为深厚的造诣。他的画贴近生活,笔下的人物各个有血有肉,可说是笔到神到。《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这本书汇集了这位老画家所创作的以老上海老行当为题材的作品。平民出身的贺老先生启动自己独有的历史记忆和内心感知,把20世纪上半叶上海的各行业人物瞬间的典型和表情,用手中的毛笔极其生动地描绘和记录下来,又用口语化的文字描写为绘画内容增添了背景素材,自写自画,颇见功力。 这本书中描绘了90种上海老行当,可算是一部老上海各行各业的图文史。 “剃头”、“扦脚”、“收旧货”、“画铅照”、“卖刨凝花”,这些或耳熟能详,或久已尘封在旧上海历史中的老行当,通过画家生动的画面、幽默的文风,以白描的手法得以再现。一幅幅旧上海底层市民的生活百态图鲜活地呈现于观者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漫画风格的代表作品。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法师50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这部画集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长达46年。画集共450幅作品,由丰子恺先生作画,*、二集的文字为弘一法师书写,第三集为叶恭绰书写,朱幼兰书写第四和第六集、虞愚书写第五集。画集除了采用古文、古诗词中的句子、弘一大师所撰的诗文之外,其余为子恺先生所作。画集中特别收入马一浮亲笔书写、夏丐尊撰写的推荐序言。所谓 护生 ,实际是在 护心 ,要 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 ,这种爱生敬养的思想对现世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护生画集》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师们绝世合作的结晶,堪称艺术文化之精品,其意义早已超出佛学,在诗、文、书、画
本来艺术不能以商品开论,然而实际上亦不能完全脱离经济原则,艺术不能离开人群而独存,社会又以经济为其命脉,故直接间接艺术均能受到经济之支配,此非指“艺术栈央内容之进展”,及其“存在之机会”也。百余年来,中国漫画名家辈出,杰作迭现。这些作品经久不衰,以强烈的讽刺性、幽默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一直深受人民大众的珍视和喜爱。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漫画的优秀传统,本社推出“中国漫画史家名作”系列丛书,以飨广大读者。本书系朋友弟的《老夫子》集。
不知是读者口味变了还是编辑的口味变了还是别的什么的口味变了,连着几次约稿,都希望能写些生活情趣的文章。本来,生活是这样美好———就像一位著名主持人说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真不明白还有什么可不满意的———应当好好享用。而生活又总是充满着情趣,理应在文章中得到反映,但据我的经验,人心各异,关注的角度不同,情与趣也便迥异。比如,歌星们在台上扭来扭去、甩头闭眼,要把爱而且是所有的爱都给了他(或她),唱得死去活来,有人觉得十分有趣,大叫大喊地捧场,但何满子先生却觉得是肉麻当有趣;而傍大款、收红包、拍马屁、抬轿子这些很多人认为恶俗不堪的事情,有些人却干得津津有味,觉得其趣无穷;赖昌星的“红楼”,有人觉得里面情趣无穷,流连忘返,但老百姓则斥之为腐败的窝点。人与人之间心灵上隔膜之远,常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