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然而现代人每天为工作奔波,早餐匆忙、午餐快捷,只有原本不那么重要的晚餐,才是一天中最值得期待的时刻。哪怕工作再疲惫,只要回到家中,和心爱的人一起做饭、吃饭,就是莫大的幸福。 这是一本关于“晚餐怎么吃”的恋食记录手册,也是一份毫无负担的少食低脂料理提案,更是一场你和他的美味关系之旅。本书为你提供两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下,中西各式晚餐的选择,相信你能找到与食物、与身体、与他最合拍的生活节奏。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实用野生蘑菇鉴别宝典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 者 (日)大作晃一;吹春俊光;吹春公子著 出版时间 20200501 I S B N 9787518428106 定价 7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288 读者范围 内容简介 出去采蘑菇吧! 本书是为初次接触蘑菇的人而写,可以作为采蘑菇路上的向导,以不可或缺的基本菌种为中心,记录了365种食用蘑菇和毒蘑菇。包括其形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等基本信息
在我国,水果雕刻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汴京人将瓜雕成各种花样,叫花瓜。南宋宫廷还制作各式雕刻果品以供御用。现在的水果雕刻技艺是在传统果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雕刻已人中廷走向民间。 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自己的生活中,水果拼盘就是利用水果本身的色彩和品质特点,运用一定的切配工艺进行合理搭配,将各种时令水果组合成型。 水果拼盘不是随意的切配组合,而是通过构思和合理搭配将各种时令水果拼摆出不同的艺术造型。它能使就餐人既饱尝口福,又有美的享受。 本书精选了水果拼盘造型近百种,供同仁、有关爱好者参考。
李斌先生主厨中国首家橄榄油私家菜以来,引入平衡膳食的科学理恋,研究制作了一大批“健康、美味、时尚”的菜品:采用绿色、安全的烹饪原料,遵循“酸碱平衡”的现代营养理恋,严格的标准化操作。
由知名大厨制作的各种正宗湘味,就在书中同步高清视频中。想要了解湘菜好吃的秘密,这一本书不容错过。 《中国会说话的书:湘菜这样做就正宗了》介绍了25道非吃不可的地道湘菜,120道经典难忘的浓香肉菜,32道回味甘甜的清爽素菜,让您蔬菜、畜肉、禽蛋、水产一网打尽。书中还附带营养分析、制作指导,让您在学习过程中,赚到更多的美食知识。
五星级酒店行政主厨, 知名厨艺教室首席名师, 高雄餐饮大学客座讲师, 邱宝郎27年烹饪经验倾囊相授不藏私。 为入厨者贴心设计, 每一道菜肴都搭配详尽的文字解说, 操作要点一目了然, 跟着邱主厨的步骤做,就能做出酒店级美味。 为什么饭店做的家常豆腐完整又入味,在家做出的却总会碎? 为什么饭店的烫青菜翠绿又好吃,在家做的不是过老就是有苦涩味? 为什么看了很多食谱书,做菜却还总是失败? 一次破解,所有烹饪谜题!
调味料是成就美食的关键,使人们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用美食找到一条殊途同归的道路。每种调味料都有他自己的灵魂,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糖、醋、酱油、盐、油、酒、香辛料、高汤、各国经典调味料的历史由来 、传统制作方法、采购方法,以及用他们制作出的道道美食。感叹于中国的智慧、世界各地调味料的玲琅满目、勾起对童年家味道的回忆。普通的食材,因为调味料而变得诱人,用对调味料,一味抵十香。
本书我们特别收录了267种*精致的做面方法,并且将煮面技巧、汤头秘方、配料处理完整剖析一次全教给您,让您在一朝一夕件就能成为煮面达人、做面行家。
也许饮食对一般人来说,或许不过是单纯的生存需求,但作者发现自己已经逐渐脱离一般人所谓的需求轨道时,终于让作者下定决心,要将这几年辛苦研发的产品集结成册,成就了这本书的问世。 这本书对作者而言,觉得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因为对忙碌的现代人,不仅可以提供简单又迅速、省时省力又省钱的烹调方式,同时又能兼顾美味及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因扰,例如突然有一群亲朋好友造访、蔬菜价格飙涨,还是纯粹想展现一下手艺,做出一桌的山珍海味,甚至想不出要吃些什么时,善用这些酱料,或许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样的烦恼。
这是一本家庭自酿果酒、果醋的指导手册,使这些美食家庭制作零失败。 本书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家庭自酿美食达人亲手打造,重点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家庭常见的水果制作出媲美超市销售的果酒、果醋。历经提炼的100%好用配方、超详细的操作步骤图、贴心的提示文字,让读者真正易学易会,轻松制作果酒、果醋。
这本书是一个“老外”通过游记的方式探索了中国美食在江南、北方一带,以及四川、 广东和台湾的“风味”。身为一个中国文化的专家以其半生在中国的经历,马可发现美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认识和了解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的方式,所以他决定用“肚皮”探索文化,一边吃,一边消化中国文化。在消化过程中发现通过美食和肚子的享受可以解释中国社会的很多方面,非常有趣。文中还记录了许多食谱,可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