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礼仪并不是一些空泛的道理和概念,而是由各种规矩和细节要求组成的。本书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从政务礼仪基础知识入手,立足于广大公务人员实际的工作需求,分别从公务人员仪容仪态、着装、政务会见、政务座次、政务宴会、日常办公、人际交往、民族与宗教礼仪、涉外活动九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加以介绍,力求为广大公务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从普及的层次上来说,这套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因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有文化形象的问题。而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除了公众人物会被媒体曝光进而吸取教训外,很多人可能没有自我纠正的机会。这套丛书的推出,正是因应现实的需要和改善与提高大众文化形象而产生的。 从教育层次来说,这套丛书是对仍然活在我们身边的传统通识进行一次普及与推广。这是对不恰当地否认和摒弃传统文化从现实角度进行的一次反动,是对仍然活着的文化进行梳理。而其更深层次的隐喻是,我们要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对于不了解或不懂的文化的无知而口无遮拦其实际是一种虚伪,一种作秀。我们时代的浮躁正在于我们很多人不好学习而好表现。所以强调学习的精神,
圣人孔子是什么人呢?孔子是距今2500年前的一位哲学家,是人类历史上圣人之一。孔子出生在古代中国的鲁国,他从30岁开始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50岁以后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大法官。他一生中,总共拜见了72位君王,到了68岁时回到故里,他一边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一边继续教书育人,直至去世。 《孔子(仁爱与礼仪的故事)》内容的主旨大多来自《论语》一书。在《孔子(仁爱与礼仪的故事)》中,我们将以当今社会为背景,用现代故事鲜活地展现孔子的理论。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相信小朋友们能够从中领会孔子关于仁爱、忠信、智勇、礼仪、孝悌等方面的思想。
在社会道德礼仪严重缺失的今天,很多家长都很焦虑自己孩子在素质方面的成长。我们希望这110条利益规则对年轻一代拥有言谈举止的高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因此而影响我们的内心与行动。从华盛顿时代至今,作为正式出版物,110条礼仪规则究竟有多少个版本,尚无人能作出精确统计,但它们的影响力却无人能够小视。 贵族气质从礼仪细节开始。本书英汉对照,记录了华盛顿的110条“人与人交往与谈话时的礼仪规则”。它是1745年,年仅14岁的乔治·华盛顿在弗吉尼亚弗雷德里克斯堡上学时,记在一本《写作形式》的笔记本上的。这本手抄的小册子伴随了他整整一生,对他的品格形成及所表现出出的贵族气质和风度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对美国任总统有益的东西,对于许多人而言,同样有用,甚至更为有用。
国际交流交往中,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自己的国家观念、民族精神和文化情愫。这是一本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重要读本,是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周济(*部长) 本书文风清新,语言风趣,叙事说理,平等交流,会是广大读者看得懂、用得上、留处住的好书。作者以简练的文字表述了同世界打交道、同他人和谐相处,做“地球村”的文明人的体验。 ——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本书的可荐之处,就在于奥运来临之际,面对短时间涌来的二万多外国运动员、裁判员、体育官员,三万多境外媒体记者,几十万外国观众游客……每个中国人怎样当好东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