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千年史》是在长期经济增长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代表作,也是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 本书的问世是长期经济增长研究和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事件。首版中文版于2003年出版后,深受国内广大研究者的欢迎,成为众多经济、政治和历史学者的案头书。在国内市场脱销多年后,中文版经过伍晓鹰教授精心校译,以精校本的形式重新推出。精校本修正了首版中的翻译错误,并对原书中表述不明之处添加了译者注释。 《世界经济千年统计》是在长期经济增长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代表作之一。作为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的姊妹篇,本书是关注如何量化长期增长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手册。书中包含一百多个表格以及丰富的数据,并对数据来源和数据计量方法
本书通过重建经济学的价值观与宏观供求定理,沿着供给约束与需求约束两大主线,指出当代经济理论的重大系统缺陷,对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主要经济解决方案进行吸收性批判,创造性地提出了储备需求的概念与方案,从根本上摆脱了经济周期,提高了经济学的科学性。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作为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作者十多年来一直呼吁遏制中国经济的双顺差,理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但却并不如愿。今日中美经济关系的严重扭曲,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作者当年的忧虑。《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遴选其三十多篇代表作品,以年代为序,试图表现作者一脉相承的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经济学家敢于反思研究历程并接受历史检验的勇气。
本书讨论了实体宏观经济模型、货币经济模型与政府财政模型等。实体经济模型的讨论将动态规划方法与宏观经济理论地结合起来,帮助读者了解理性预期、控制理论等方法运用于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手法。实际上,《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讨论的搜寻模型、资产价格模型等内容都可以理解成《递归宏观经济理论》的入门材料。当然,宏观经济理论不能离开金融货币和经济政策。《动态宏观经济理论》介绍了货币进入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本方法,讨论了与经济政策关联的各种无关性命题。由于金融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信用问题与预期问题,因而货币经济问题的研究进展相对有限,《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讨论的货币经济的传统模型仍是当前的主流模型。因此,《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详细讨论的货币经济模型并未过时,反而有助于读者厘清货币经济的复杂
本书从研究权力经济的内在发展逻辑着手,探讨了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逻辑,以期解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许多中国经济之谜。本书中所用的分析工具能突破常规,理论视觉独到,具有创新性。全书主线清晰、结构安排合理,文字表达清楚。本书内容包括:权力经济制度基础及其制度变迁,权力经济与经济发展、寻租行为的分析、权力经济的绩效和发展趋势分析等等。 本书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提出并分析“权力经济”的概念,揭示出中国权力经济发展逻辑;第二,为正确理解中国的宏观政策、政府行为和制定具体的宏观战略策略等提供理论基础;第三,为探索中国经济现象之谜提供新的视角和初步的分析框架;第四,对权力经济的分析构成中国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理论支点,从而最终促成中国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的形成。
《动态宏观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入门》从简单的标准新古典DSGE模型处罚,逐渐加入各种特色对该基本框架进行扩展,这些特色包括消费习惯的形成、非李嘉图经济主体、投资调整成本、投资专有技术变化、税收、公共支出、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家庭生产及垄断竞争等方面。
学习经济学,从初级到中级过渡相对简单,而从中级到高级则比较困难,总有一个难度上的“断层”。《经济科学译丛·高级宏观经济学导论:增长与经济周期(第2版)》可以说是填补中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这一教学“断层”的一本很有价值的。《经济科学译丛·高级宏观经济学导论:增长与经济周期(第2版)》分两部分,涵盖了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上半部分主要针对长期经济进行论述,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性失业等;下半部分主要针对短期波动进行分析。这种内容上的安排,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习期限,灵活地选择相关的专题和内容来安排教学。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内容进行阅读和学习。
《动态宏观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入门》从简单的标准新古典DSGE模型处罚,逐渐加入各种特色对该基本框架进行扩展,这些特色包括消费习惯的形成、非李嘉图经济主体、投资调整成本、投资专有技术变化、税收、公共支出、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家庭生产及垄断竞争等方面。
学习经济学,从初级到中级过渡相对简单,而从中级到高级则比较困难,总有一个难度上的“断层”。《经济科学译丛·高级宏观经济学导论:增长与经济周期(第2版)》可以说是填补中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这一教学“断层”的一本很有价值的。《经济科学译丛·高级宏观经济学导论:增长与经济周期(第2版)》分两部分,涵盖了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上半部分主要针对长期经济进行论述,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性失业等;下半部分主要针对短期波动进行分析。这种内容上的安排,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习期限,灵活地选择相关的专题和内容来安排教学。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内容进行阅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