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政治经济学最集中的体现,在改革、发展与稳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逆周期调节,而且推动结构性改革,助力中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构建基础数据库是把握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剖析中长期机遇与挑战、探寻改革方向的前提。本书全面呈现中国财政债务形势图景,从总论篇和区域篇分别展现全国财政趋势与地方财政特征。提炼总结各省份的核心财政经济特征,分析脉络从体制、形势、问题到对策,从收入、支出到债务,从产业结构到税源结构,从全国到省、市、县,覆盖333个地级单位、2829个县级单位,超60万个数据节点,力图翔实地呈现政府的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债务主要在哪些层级和区域等。
财税人 更新梦想/更多实践/更远征程 (政策截至2022年8月底) 更新问题案例津贴政策; 扩充新政实践应用章节; 提示补充未来关注要点; 全面修订各地政策说明。 财税大咖全新力作 160余万字专业奉上
本书依据最新企业所得税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税收政策和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2019年版)以及《小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写,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相关业务为主线,以一般企业为填报主体,对相关业务涉及的会计核算、税会差异和纳税申报表填报要点进行讲解,并配以具体填报案例进行演示说明。本书特点是采用案例式讲解、内容新颖和实用操作性强,对于填报时涉及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与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差异提示,特别重视新准则下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对纳税申报表填报的影响,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应用新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企业所得税政策。书中所收录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截至2024年2月,若无特殊说明均为有效法规政策。书中内容以作
本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线,以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细致地研究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方法,对企业会计准则与流转税及其他税种的差异也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股份支付准则、或有事项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租赁准则、收入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套期保值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等32项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一章中列举了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的35项暂行性差异和27项永久性差异,并对其会计处理作了详细讲解。
【全流程 全业务 全税种】 贯穿房地产项目开发全过程的税收操作实务指南(政策截至2019年10月底) 国家法规 各地政策/清晰完整的会计处理/169个实操案例示范 201个实务问题解答/79个贴心友情提示/12个深度学习思考 财税人的 新梦想/新实践/新征程 紧贴政策更新问题案例; 扩充个税实践应用章节; 时刻提示可能更新要点; 特别注重书中细节修订。 财税大咖全新力作 130余万字倾心奉上
本报告从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这一战略新定位出发,根据国家财政活动行为的运行特征和规律,把传统财政 收、支、平、管 分析范式发展为财政 运营、稳定、均等、治理、潜力 分析新范式,按照新范式构建财政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框架,并用定量的方法展示我国财政发展的现状。为了克服财政指数指标体系中存在的共线性问题、加总问题和数据可获得性问题,把财政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划分为综合性指数、独立性指数和前瞻性指数。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发展面临的挑战、问题和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命题,按照新的分析范式,进行因果分析和深层机理分析,对构建符合中国实践的系统化财政发展理论进行尝试性探索。针对中国财政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报告建议在短期内通过创新 开源节流 ,优化财政运营结构,避免落入 顺周期 陷阱;在长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财政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生动的财政史足以反映一个国家惊心动魄的历史。 本书之所以没有直接称为《中国财政史》,是因为其写作方式、内容编排有别于传统做法,是学术著作中的另类,因此只能用一般散文书名《大道之行》作为主标题,而用《中国财政史》作为副标题。本书博古通今,利于阅读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特色的是全书大量采用了中国财税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图片,尤其是民国部分采用量占80%以上,传达了人们并不常见、且颇具价值的历史信息。
本书主要详细讲解了企业在IPO过程相关资本运作的税收政策以及案例解析。 全书分为如下的八个专题:一、股东出资涉税;二、股权代持及还原涉税;三、股权激励涉税;四、整体变更涉税;五、持股方式及其转换涉税;六、股权转让及红筹拆除涉税;七、企业重组涉税;八、企业分配涉税。 每一个专题分别从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本运营的要求、资本运营税收法律法规的政策及资本市场实务案例分析三个部分构成。 实务案例分别取自2022年公开发行上市的上市公司实际案例,总共详细分析48个实务案例。 全书共277个表格、195张图片,详细介绍了资本运营的涉税政策以及实务案例的交易路径。
数字经济背景下,市场国征税权成为国际税收秩序世纪变革的重大战略变量。市场国征税权的兴起,使得当前的国际税收改革大大超越了原来的全球反避税范畴,谋求国际税收公平以改变国际经济失衡的单边、双边和多边规则,正在欧美主导的博弈中不断出台。而身为发展中国家且已是全球数字经济大国的中国,目前在税基安全、公平和发展的多重复杂目标下面临诸多抉择困惑。本套系列图书尝试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形成了三部在逻辑上构成整体而又各自自成体系的成果,分别是 理论、战略与政策篇 挑战、应对与机制篇 案例、专题与评注篇 。
《增值税比较研究》一书,综合法律、经济和管理视角,对全球增值税进行比较研究,凸显了立法和政策思维,对增值税的基本框架和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涉及消费课税的基本原理,增值税的课税要素,不动产课税、保险业课税、进出口课税,零税率与免税,增值税的逃税和避税,增值税国际协调,等等。作者致力于在全球推广增值税,因此更注重理论架构的完整性与实践的可行性。为便于教学和研习,除演示政策演变过程和基本原理,该书立足于各国的法律、案例,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增值税的运行过程,内容非常丰富。 本书涵盖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增值税的*发展,并设专章介绍了中国增值税改革的内容,这对于正处于增值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来说,无疑更具有吸引力。本书旨在呈现、分析和解释增值税理论与实务要点,包括增
本书主要介绍国际税收一般规则及世界各国的实际做法,涵盖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和非居民税收、消除双重征税、转让定价、税收协定等方面内容,阐释G20/OECD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 项目具体内容,以及随之带来的国际税收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国际税收基础》第五版在原有基础上做出了大幅度的修订和扩充,涉及2018年以来,国际税收领域取得的X新进展,尤其是OECD包括性框架提出的 双支柱 解决方案所带来的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
本书系统梳理了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运行特点,展望了2023年及以后的财政政策和 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形势和财政收支情景,分析了共富型财税政策,探讨了区域分化风险、公共支出扩张与财政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的财税政策、基于风险视角的 双循环 发展、财政货币政策等重大问题。 本书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公共风险视角。继续推动建立风险导向下的 风险-政策 模式,分析多重风险叠加背景下,财政政策如何权衡、防范和对冲风险,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注入确定性,体现风险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二是多维度系统性分析。延续经济、社会、改革三大分析框架来全面评估财政政策围绕经济、民生、就业、环境等方面系统分析,形成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包容性财政政策分析框架。三是长短期视角相结合。从中国整体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认真落实好《2018 2022年全国税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开展多层次、大范围税务干部培训。要以岗位胜任能力为重点,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特别是加强对新业务知识的培训。 本书由专注服务纳税人二十余年、中翰中国税务集团合伙人、河南中翰盛胜税务师事务所所长王战编著,本书针对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管理理念与认识偏差、信息化管理不完善、管理模式有待调整和深化、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难点和问题,强调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业务流程为基础,解决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共性问题和不确定性问题,旨在提供一本高质量的税务培训管理教材。本书是在借鉴了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理论研究、实地调查、认真总结、系统
《税收与公司财务》以公司经营流程为主线,着重阐述税收对经营活动及财务决策的深刻影响,突出税收框架下的公司财务管理与涉税处理技巧。本书涵盖以下内容:一是税收与公司财务的基本关系,对税制框架下财务目标、财务原则以及税收与公司财务的相互渗透关系进行阐释;二是税收与融资管理、税收与投资管理、税收与资产负债管理、税收与损益管理、税收与利润分配,系统阐释企业在融资决策、投资决策、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损益管理决策、利润分配决策时的涉税处理;三是税收与资本交易、税收与财务分析、税收与公司估值、税收与公司治理、税收与国际理财、税收与公司战略管理,探讨企业重组的税收效应与税务策略,解读税收框架下的财务分析技术,阐述税收与公司估值的相互影响与互动性,探讨税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国际环境下的财务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健全现代预算制度 。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的最直接表现就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规范性。预决算差异作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直接结果,对于发现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本书立足于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事实,深入分析其整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具体来说,即: ★首先,全方位、多角度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特征和演变趋势。结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体系,分别从总量层面、结构层面、区域异质性层面等角度对预决算支出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其次,根据预决算差异背后的逻辑,归纳总结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并结合我国预算功能取向,为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借鉴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从 预算过程 预算结构 两个维度梳理出可能影响预决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