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讨论当前西部大开发问题的专著。全书共八章,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制度创新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阐述了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历程与发展模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尤其西部大开发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论证了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1年6月13—15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联合主办的“西部大开发与非国有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贵阳成功举行。来自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科学院、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陕、青、云、贵、川、沪、豫、鄂、苏、闽、琼等省区 (市),以及WTO总部等国际组织,德、美、英、澳等国驻华使领馆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共128人参加了本次国际研讨会。会议以“西部大开发与非国有经济发展”为主题,围绕“区域发展的国际经验”,“非国有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地位、作用、途径、方式、政策选择”,“中国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等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书就是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编而成的。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各成员货物贸易的一项重要协定。对《关于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的协定》的谈判是伴随着《农业协定》的谈判开始的,初衷是要“减少卫生及植物检疫条例的壁垒对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说《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派生产物。它的产生是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难于适应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技术复杂性、区域的差异性和国别的特殊性。它的宗旨是避免各成员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制定方面以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兽疫局和国际植保公约的标准为基础开展国际协调,遏制以带有歧视性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国际贸
本书以作者为北京市各委办局领导及“北京市百位WTO高级人才培养”学员所做的WTO专题讲座的讲义为纲要基础,经进一步整理,扩充和更新而终完成。是作者从事WTO研究与WTO事务实践的一点点体会。此外,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详细解释WTO基础知识的同是,尽量做到及时反映WTO发展的*动态,如对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WTO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坎昆会议”都有所论述。本书可用作WTO教学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对WTO事务感兴趣人士的自学参考用书。
本书中列出了未来10种热门职业,资料丰富,时代感强,且对每一种热门职业进行了兼包并蓄的评估和展望,对于有意为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定位的人不无裨益。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它基本反映经济学界在“加入WTO后的中国”问题上的思想轨迹。
本书在吸取现在研究成果精华的基础上,突出了三个特点:,以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指导,重点论述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新形势下的中国对外贸易,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环境。第二,全面系统地分析WTO 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探索符合WTO要求的对外贸易战略和策略,以帮助读者学习掌握WTO知识,学习运用WTO规则办事的本领。第三,积极探索WTO框架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新思路,以帮助读者树立创新意识,为开创对外贸易新局面,建设贸易强国做贡献。该书内容新颖,结构严谨,深入浅出,具有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既可作大专院校和党校、干校教材,又可供广大干部职工、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对外贸易系统的干部群众学习时参考。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中国正在认真履行承诺,按照规定的时间表,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各种限制。这意味着中国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竞争挑战。中国金融业如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金融从业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2002年8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组织部按照中央金融工委的统一部署,在人民银行系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了以中国金融业如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的献计献策征文活动。
本书部分是从WTO规则、WTO机制、WTO的经济理论基础这些角度出发,审视贸易保护和贸易保护主义,挖掘WTO框架下允许的贸易保护和反对的贸易保护主义,对贸易保护和贸易保护主义进行区分界定,并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与此次经济危机中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部分是审查一些主要WTO成员国在此次经济危机期间采取的贸易限制做法或经济刺激措施,并判明这些做法或措施是属于合理的贸易保护还是构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第三部分是以中国为核心审视国外的贸易限制做法对中国的影响,以WTO规则为基础评价中国在经济危机期间采取的主要政策工具,并终试图为政策制定机构提供政策建议。
《WTO框架下农产品贸易争端研究》以农产品贸易纠纷增加资源付费为线索,从六个方面阐述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纠纷问题。首先,从国际发展不平衡和农产品产业利益不平衡两个角度阐明了国际农产品贸易争端频繁发生的深刻原因。其次,从贸易理论出发,放松了新古典贸易理论交易成本为零的潜在假设条件,指出交易成本的存在修订了传统比较利益理论框架下的贸易利益,国际贸易纠纷频繁发生,解决过程漫长而复杂,显著地影响了相关产品的贸易利益,成为引起国际贸易交易成本的重要原因。农产品贸易纠纷是国际贸易纠纷的重灾区,对农产品贸易利益的影响十分显著。本部分从理论上归纳了贸易纠纷提高贸易成本的渠道及其影响因素,说明了处于制度转轨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受农产品贸易纠纷损害较大的国家之一,其农产品贸易利益的实现过程受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和平崛起》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是该研究领域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力作。 该书从诠释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中国经济崛起所引发的“中国威胁论”和国际经济摩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本书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意义,剖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全球意义以及“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探讨了近年来中外经济摩擦愈演愈烈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提出了中国今后继续和平崛起的国际经济战略。 本书提出了今后中国继续和平崛起的国际经济战略,即通过经济战略、体制和政策的创新,进一步参与和融入经济全球化。作者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需要。
本套丛书由三册书组成,它们是: 《理想与现实——世贸组织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入世”的冲击与对策》 《中国金融业成功应对WTO》 《理想与现实——世贸组织与未来中国经发展》一书共两个部分。
本书详细介绍世界贸易组织各方面的个体规则。
本书是中国保监会“加入WTO对中国寿险业的影响及其对策”课题组的终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内容覆盖了寿险业的主要方面,既有寿险监管思路的回顾和前瞻,也有寿险行业的发展和改革研究;既有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的思路,也有对团险、健康险的深入思考;既有GATT、WTO组织背景材料,也有对我国寿险对上开放选择模式的实证分析。同时课题还将看似平淡无味但对寿险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内控制度、客户服务作了全面分析。本书是一部为迎接WTO而精心准备的佳作。
WTO为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一套基本规则。这一规则的目的在于规范国际贸易行为,节 约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在WT0规则下,各成员方以自利为目标的博弈行为必须以此为约束条件。WT0就农业贸易规定了市场准入、“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出口补贴等国内支持政策以及对农业贸易中的卫生与植物检疫、贸易技术壁垒、非贸易关注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各成员方都以此为基础对其国(地区)内的农业政策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其本国(地区)利益的*化。 科学的农业政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本课题首先考察了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如从市场失灵的角度、从土地要素的不可转移性出发、围绕经济成长过程中农业发展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来论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从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