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践需要和我国高校国际贸易教学实践,首次明确提出国际贸易教学存在技术和规则两个领域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教学大纲。本书主要阐述了WTO规则和WTO对中国的影响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内容组织上采用模块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层次、专业的教学需要。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案例丰富、语言简明扼要。为了配合教学使用,每章开篇提出学习目标,各章结尾则精心筛选了练习案例和思考题,有助于读者对WTO知识的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专业的必修教材,也可作为经济类其他专业选修课教材使用,此外还可作为从事外贸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政府公务员普及 WTO知识的读物。
随着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服务业发展正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书以开放的视角,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服务业发展和开放的*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以江苏为例,就加入WTO后服务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书中作者不仅以总论形式,分析加入WTO后江苏服务业发展的条件、现状、潜力、途径等,而且还以专题形式,进一步分行业分别研究江苏金融业、商贸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等,并对这些行业加入WTO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经济全球化和海峡两岸关系都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本书试图超越传统的学术思维.突破局限于海峡两岸的观察视野.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视角观察、剖析与解读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并预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机遇。本书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行文流畅,立论公允,不囿成说,发人所未发,在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很值得一读。
本书是为企业而写的,书中的内容有以下几点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选择了一个好视角,过去WTO的研究多集中的政府层面,强调从宏观层次上把握开放的进程、处理好各种经贸关系。 其次,具有应用价值。这本书是为企业写的,强调企业家应学会运用WTO规则,把WTO事务风险当作企业常规风险中的一种,并学会预防和控制这种风险。书中的许多讲述、建议都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尤其是能够选用实际发生的案例加以辅导说明,使本书呈现出通俗易懂、应用性强的鲜明特点。 再次,理论上有许多新的成果。这本书不是专门研究WTO理论的,而是选择一个针对企业家的、比较实用的视角,但是,我们仍能在这本书中发现许多理论突破。 作者对地方WTO事务的论述也颇具新意。中央政府是WTO的基本主体,和WTO产生各种直接的关系。 作者对企业参与WTO事务的机
本书部分是从WTO规则、WTO机制、WTO的经济理论基础这些角度出发,审视贸易保护和贸易保护主义,挖掘WTO框架下允许的贸易保护和反对的贸易保护主义,对贸易保护和贸易保护主义进行区分界定,并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与此次经济危机中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部分是审查一些主要WTO成员国在此次经济危机期间采取的贸易限制做法或经济刺激措施,并判明这些做法或措施是属于合理的贸易保护还是构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第三部分是以中国为核心审视国外的贸易限制做法对中国的影响,以WTO规则为基础评价中国在经济危机期间采取的主要政策工具,并终试图为政策制定机构提供政策建议。
本书收集了2002年9月12-13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视角的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讨会的论文资料。该研讨会由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联合举办,来自世界四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操作部门和政府部门的专家以及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各国在管理跨境资本流动方面的经验,从而为中国在新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在未来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提供较为清晰的脉络。
本书主要包括部分:总条款与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有关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及利用的标准;第三部分:知识产权执法等内容。
本书目录简介:章、关贸总协定的经济理论基础;第二章、世贸组织的职能与运行机制;第三章、贸易政策透明度;第四章、《货物贸易协议》规则及其适用等等。
《东亚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由赵亮和穆月英著,阐述的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rA)轮谈判在2013年3月29日结束,这标志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迈向新时期。一直以来,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10+3)的区域经济合作都是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东亚“10+3”框架内,以国际经济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产业组织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法、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并主要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等方法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东亚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东亚“10+3”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基于纵向关联农业生产均衡的东亚经济合作对我国农业影响的机理分析;基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关税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FDI与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影响的分析;东亚非
按照《关贸总协定》第21条,军工产业似乎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丝,其实不然。本书以鲜为人知的材料和独到的见解,论述了中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以及国防配套工业“入世”后的机遇、挑战和软硬风险,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见的对策。本书即是军工产业的著作,也是一切关心国防建设和中国“入世”后经济安全的读者的解渴读物。
这本《WTO协调环境贸易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计量学院申进忠老师数年辛勤耕耘的成果。全书对WTO协调环境贸易关系的构架、实践做法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做了相当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对于我国贸易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入世本身既符合中国改革的基本目标,又是中国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国策,并非权宜之计。无论是回顾中国经济的过去,还是展望未来的发展,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不入世就不入时、不入流。 本书主要讲述WTO的国际投资规则、外资投资的规模变化、外资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自由原则、互惠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度原则,安全原则、变化原则等。
本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与投资问题的演变,以及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对中国外资政策的影响。一方面,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要求投资政策不能约束贸易发民,世界贸易组织范围与管辖权的扩大就是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全的发展要求投资政策也要全球化,要求国际投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统一。因此,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不仅牵涉到贸易与投资问题本身,还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紧密相连。
国际商法这一学科自上个世纪在我国经贸院校恢复国际经贸专业以来一直作为该专业的选修课而存在,二十多年来,国内虽然也出版了不少国际商法著作,但几乎都是教材,其体系大同小异,类同于“比较商法”,其中对国际商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少,基本是介绍国际商事活动各领域的法律规定。 本书对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本书所提出的所谓基本理论问题显然受到了其他部门法理论体系的影响,对此恐也无可厚非,因为我国各部门法的学科体系架构本来就具有类同性,此乃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关系的认识使然。其二,本书许多问题的研究尚很肤浅,提出的一些观点也颇可商榷,这些作者都是十分清楚的,这主要在于本人的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专业修养欠缺所致。好在学海无涯,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
该书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我国入世承诺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入世承诺概述、我国入世承诺的基本内容、入世承诺中的重要条款、重要条款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贸易制度统一性条款 、 补贴条款 、 行政干预条款 、我国营贸易条款 、 进出口税费条款 、 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条款 、 纺织品特保条款 、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国际约束、我国地方政府行为透视及我国宏观经济当局及地方政府的应对思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约束、我国外经贸政策运作、财政政策运作、货币政策运作及我国产业政策运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等问题。
本书通过梳理WTO现有关于特惠贸易协定的规则,了解机制的运行现状及WTO成员方已做的改革努力,结合特惠贸易协定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并以TPP协定为参照,提出一套多路径并行的规则改革方案。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人的领导下,经过15年漫长而艰苦的谈判,2001年12月,我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不但对中国.而且对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贸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推动我国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加速器。 高等院校的学生了解、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已成为完善现代经贸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重视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方面课程的开设和建设,并把它们作为本科生的重点课程,把编著这方面的教材作为学校的重点教材建设。 作者在多年世界贸易组织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上,与北京理工大学从事世贸组织研究与教学的赵玉焕副教授合作,编著了这本教程。《世界贸易组织(WTO)教程》(下称(教程))是作者多年从事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与教学
WTO,一个似乎曾在某个清晨,就忽然热起来的名词,好像不知不觉,在人们的津津乐道中就已经热了十个年头。 十年,人们却可能不曾知道,当初风云际会的谈判江湖,奔走过哪些坚强的身影;也不知道,那唇枪舌剑的谈判江湖,演绎过哪些曲折的故事。 《21世纪经济报道》以十年为尺度,打造了这样一个专题,用以回顾WTO与中国的十年,解密WTO,解密入世十周年的中国经济。 一组组故事,一个个主题,记录了中国与WTO相拥乃至相处的过程,记录了全球化多边贸易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人带来的冲击与变化。其中,无疑蕴含着中国人的渴望与焦虑,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与挫折…… 每一个关心国家发展和身边变化的人,可能都会被这些故事所吸引。而一段段故事本身,恰如一段段环绕立体声音乐,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向,都会引人驻足。
WT0作为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相关知识是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本书首先把WT0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对WT0的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然后分专题对与WTO有关的具体议题进行评价,涵盖了WT0与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货物贸易规则与协议、国际服务贸易规则与协议、国际技术贸易规则与协议、争端解决等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及其他读者的培训用书。
本书是作者在2003年出席北京第三届国际农业现代化演讲论文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书中介绍了《农业协定》产生过程及《农业协定》中的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竞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简述外国农业支持政策及我国农业政策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战略,围绕这一战略并实施我国农业大开发,提出了我们所要采取的WTO农业经济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WTO导向型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国际营销、物流等对策,以达到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本书观点新颖,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实际可操作性。适合于高校的农经、外贸、营销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农经干部、外贸、企业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