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于1980年4月11日在维也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会议上通过,共4部分101条,公约规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应考虑适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照顾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原则等。 本书运用条文评释体例,对公约包括序言和第四部分国际公法条款在内的全部101个条文进行解释和评论,阐述它们的适用范围、立法目的和基本含义,阐明条文之间和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将公约与相关国际商事法和国内法比较,揭示其中蕴涵的基本法律概念、原则以及现代国际商事法理念。 第三版比上一版增加4万多字,内容更充实。在技术方面,完全按照条款先后次序进行解释和评论,改变了上一版个别地方打乱条款先后次序,将几个相关条款放在一起解读的情况,更方便读者查阅。为帮助读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中争议的时代议题。本书从问题导向出发,对与全球化相关的24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这些问题既有对全球化的理论思考;也有对全球化的历史反思;还有对主要地区和国家应对全球化的经验比较;后是对中国方案的提炼。
中俄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先从宏观角度研究中俄经贸发展的大环境,分析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各种因素,并考察了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这有利于读者对两国经贸关系有个总体了解,更好地把握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本书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中俄在能源、科技、农业、金融、区域合作与共建 一带一路 等领域的合作现状与前景。本书不仅是研究中俄经贸关系的学术著作,同时对从事对俄经贸的部门、地区与企业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世界开放报告》是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旗舰报告,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面向全球发布。本报告发布2008年以来129个经济体的开放指数,聚焦近期世界开放大势,探索跨境开放的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开放热点议题,总结最佳开放实践,凝聚世界开放共识,促进世界共同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开放报告2024》以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为使命,围绕开放能力、开放政策演进等主题,深度分析世界开放指数,特别强调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积极回应全球开放领域热点问题,涵盖 全球南方 崛起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多边贸易体制与世界贸易包容发展、数字与绿色合作发展、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等方面。
本书是完整的巴西现代经济社会史,详细分析了1889年巴西帝国终结至2014年巴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以来的基本趋势。在此期间,巴西完成了社会转型,从仅有轻工业和低人力资本的传统农业社会跨入现代文明工业社会,巴西也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基于发展史实,本书详细解释了巴西成功转型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
《欧洲文明进程 赋税卷》以世界文明为参照系,将欧洲财税史置于欧洲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予以考察。作者以突出体现欧洲文明特色的议会为轴心,对以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共同同意为核心的赋税基本理论的学理演进,以财产权利、同意权利等为基础的税收宪制及其在现代的发展演变,以税收主权、税收契约、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等为主要内容的赋税原则的更替变化,以税收管理机构和税收秩序为重点的税制文明的演化进路等做了各有侧重的探析,揭示了欧洲财税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的继承、调整、发展与创新,力求使欧洲文明在文明群体中的税收财政特征得到清晰的表达、阐释和概括,以利于认识欧洲文明的特性。
本书是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 一带一路 战略研究院、国家 一带一路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打造的智库年度产品。报告立足国际视野,把脉新时代 一带一路 建设与发展形势,聚焦中国与 一带一路 参与国各方的经贸投资合作。报告运用创新研究视角划区域、分行业地精准分析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国际关系等投资安全风险情况,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自贸区建设、增进贸易合作、创新数字经济发展、防范法律风险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撑。
本书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从中俄经贸合作整体、中俄毗邻地区经济合作、中俄非毗邻地区经贸合作、中俄友好城市经贸合作四个方面研究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问题,内容涉及俄地区经贸合作的理论基础,进程、特点与影响,能源问题;地区合作模式的探索与演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俄合作,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中俄两河流域经贸合作,中俄 长江 伏尔加河 地区合作中的投资困境,长江中上游与伏尔加河联邦区经贸合作;中俄友好城市经贸合作。
本书主要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围绕2018年的中东地区形势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贸易,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与研究,主要针对2018年中阿贸易依存度、中阿贸易结构、中阿投资依存度、中阿服务贸易、中阿农产品与食品贸易、中阿金融市场七个方面的*新数据,分析研判未来中阿经济贸易发展趋势,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中阿经贸发展进程。 2018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整体运行稳中有进,合作空间巨大。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在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得以持续发展,截至2018年,中资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了吉布提港、苏丹港、沙特吉达港、埃及塞得港和艾因苏赫纳港、阿尔及利亚哈姆达尼耶港、摩洛哥丹吉尔港和卡萨布兰卡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近10个港口,成为中国在海上丝路开展港口外交的重要对象。
本书深入、细致、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经济从二战后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与转型历程,特别是通过高速增长实现起飞和赶超,应对经济崛起之后的贸易冲突、增速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泡沫经济的产生、破灭与 失去的20年 ,以及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这有助于了解日本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严谨的学术训练和丰富的政策经验,使本书两位作者对日本经济的历史经验、主要特征、运行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应对有着深刻的认识。本书是对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全景式的描述和解释,适合对日本经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劳动力结构变化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从劳动力素质结构变化、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变化、企业CEO双海外背景、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低工资标准制度、劳动力市场管制、城乡劳动力市场结构、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十个维度,深入探讨劳动力结构变化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理,并对劳动力结构变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后就如何顺应劳动力结构新变化,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提出政策建议。《劳动力结构变化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采用由现象到问题,从理论到实证的撰写方式,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并加入国内外*新研究进展,为读者沿着该主题做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