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马克斯 韦伯自1919年起在慕尼黑大学所作一系列讲演的笔记汇编。《经济通史》对整个世界经济演变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起源(这是韦伯毕生关注的课题)所作的全局性思考与宏观解绎,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深度,对于我们现在探讨现代化的条件、前提、模式与道路,比较东西方文化,均有一-定的意义。 本书分别考察了前资本主义的农业、工矿业、商业及现代资本主义兴起的经济导因与文化根源,探讨典型的日耳曼定居制度的传布、演变及其内容,也将日耳曼农村组织与苏格兰敞地制度、俄罗斯米尔(村社)土地制度、中国的井田制、印度的村落等作了比较研究,后指出: 关于原始人的经济生活确实无法作出任何概括的论断。如果我们就欧洲影响所未触及的人口中去寻求答案,我们总是发现彼此相差悬殊,而毫无一致之处 。
1998年,大藏省卷入贿赂丑闻,大藏大臣三冢博引咎辞职,日本经济的指挥塔被动摇。国际社会也不断给日本施压,尤其是美国要求日本实行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日债银、长银等大型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危机。不管是匆忙投入的公共资金还是反复的减税,都没能成为重振经济的 特效药 。财政结构改革失败,首相桥本龙太郎下台。 在《日本的迷失 真相:1998》这本书中,日本资深媒体人西野智彦围绕向银行投入公共资金、财政结构改革、日美金融谈判、长银经营危机等,对大藏省、日银和桥本内阁进行了采访和追问。真实再现了日本政府、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在应对1998年金融危机时的政策博弈,深刻探查了这种博弈如何导致了经济的失败。相信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经验,可以为当下的中国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这是比尔·盖茨推荐了多次的一本书,他说:这是所有决策者和企业员工的一本书。 此书为面市一年即销售近百万册并多次重印的《世界是平的》2.0版的姊妹篇,必将掀起第二次畅销热潮! 版权行销全球40多个国家,《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图书排行榜第一名。《中国图书商报》、《新京报》、《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等各大媒体强烈推荐! 世界变得平坦,是不是迫使我们跑得更快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在《世界是平的》3.0版中,托马斯·弗里德曼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在印度和中国创造爆炸式增长的财富;挑战我们中的一些人,比他们更快占领地盘。本书3.0版新增两章,更新了报告和注释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均采自作者考察世界各地特别是整个美国
19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的几位经济学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这一理论后来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个世纪以后,1971年8月22日至28日,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就 边际革命 问题举行了讨论会。本书就是这次会议的论文汇编,是西方经济学说史方面的专题论文集。全书共收论文18篇,涵盖了 边际革命 和英国固定政治经济学的衰落,也有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的兴起,尤其是对边际主义的起源问题作了比较周密的探讨。分析了边际主义所有发生的内在的思想条件和各种环境因素对经济学家的影响。本书还比较深入地探讨了编辑注意通过实践和空间传播的问题。
本书分析了我国加入CPTPP面临的主要机遇与重大挑战,研究了CPTPP 在服务贸易、电子商务、货物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竞争政策、补贴和劳工标准方面规则的主要特点及我国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重点领域改革开放举措:着力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开放,构建数字贸易和数字治理框架体系,推进货物贸易关税及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建设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和政策体系,改革扭曲市场的补贴制度,提高劳动保障制度国际化水平。本书还提出我国加入CPTPP的路径:推动互利共赢减少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以自贸区为抓手推动谈判进程,发挥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先行先试作用,加快修订调整法律法规。
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的独立分支学科。它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领域的延伸与应用,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等。作为国际经贸实践活动的理论抽象与升华,国际经济学试图从理论上揭示国际贸易的发生原因,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理论依据;描述国际经济的运行过程,阐明国与国之间经贸往来的渠道和环节;研究国际贸易的规律与特征,提供从事贸易实务的技术手段与操作工具;指明维护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减少贸易摩擦、金融波动、信贷危机与促进
为什么我们比父辈买得起更多衣服,却买不起房子? 为什么国际油价在跌,汽油价格却不跟着跌? 为什么奢侈品国外卖那么便宜,到国内却贵那么多? 为什么俄罗斯人喜欢到德国买房? 这一切日常问题的背后力量都是经济。跟随1美元的环球流通之旅,我们可以把小问题和大道理联系起来。 在这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读物中,经济学家达尔辛妮 大卫跟随1美元从一个消费者到另一个消费者的足迹,以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了全球化世界运转的规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全球化、贸易战、国债、关税、汇率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剖析了全球各国间的关系;用直观形象的写作手法,揭示了全球化世界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这本书以一种有趣而有启发性的方式解读经济现象,让对经济学完全没有概念的我们也能轻松理解全球经济。
本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全书内容涉及10多篇专论,其总标题是《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内容囊括了作者于1956年10月和1967年1月之间,作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动态》季刊的文章,以及1969年5月作者在剑桥大学的马歇尔讲座发表的两次讲演的内容。全书资料翔实,数据分析到位,深入浅出地对经济理论进行了剖析,读后可使你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基于丰富的微观历史数据,讲述大分流的宏大故事,本书是经济史 用数据说话 的典范。与学术界的流行看法不同,本书认为,欧洲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并非源于工业革命,更不能用煤炭和殖民来解释。运用17 20世纪的蕞新历史数据,作者令人信服地证明:大分流应该追溯到17世纪之前甚至更早。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结构变迁,确立了欧洲的世界霸权,但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已经具备明显的优越特征:更强大的交通系统,更大的贸易流,规模更大、运转更好的一体化市场,更高的生产率,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本书主要对比的是欧洲与印度,但结论和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也适用于其他地区。
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30年的发展和变化用几百页的书籍来描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说,才能让读者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全面的认识。本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日本的经济方面,更准确说是集中在日本在平成这样一个国内外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日本的产业和企业如何变化的。 本书并没有采取按照年份去描述平成时代的方式,而是每一个章节都是相对独立的。读者从任何一个章节看都可以。另外,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并不是都是讲的平成时代的事情,很多内容涉及到了昭和甚至明治时代。这样做,是由一个基本的考虑。那就是如果要相对客观的认识现在的日本,必须放在历史的视野当中。现在的日本,都是过去几百年不断进步或者演变的结果。
《21世纪高等院校物流专业精品系列教材》之一。主要阐述了国际物流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侧重于国际物流实务,内容涉及国际物流系统、与物流相关的贸易业务、物流业务运作、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物流的通关、运输、运输保障、物流服务、物流管理。本书既总结了国际物流实践和研究中已趋成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的近期研究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国际物流实务,适应了经济全球背景下不断增长的国际物流需求。为方便读者学习,书中还运用了图表、案例、例题及链接等形式进行说明。
本书旨在为普通大众提供理解 贸易争端与金融秩序的科学视角。本书以经典的经济金融工具去分析 经济领域 重大的现实问题—— 贸易与金融争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平实生动的数据、事例阐述 贸易争端缘起、 贸易领域经典原理以及其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应用。在数据的支持下,本书科学论证了当前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利用这一经济格局理解当下种种冲突与矛盾,并创造性地提出垄断利润原理、分工固化增长陷阱原理、双轮驱动模型等理论,用来理解当下 局势新变化。本书基本内容已经面向本科生讲授四年,也面向社会讲授两年,有良好的受众反馈。作者又在已有教学研究内容基础之上,在全书的生动、流畅、可读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因而具有良好的评价预期。
《欧洲区域经济研究报告2023 2024(欧盟卷)》是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中东欧经济研究所和中国 中东欧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世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完成的第七版研究报告。本年度欧洲区域经济研究报告依然聚焦于欧盟地区。 《欧洲区域经济研究报告2023 2024(欧盟卷)》在此前建立特色的基础上一以贯之。一方面,本报告梳理了欧盟及其成员国2022 2023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并提供了中国与欧盟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的统计数据和最新动态,旨在为欧盟经济研究和中欧经贸合作提供年度数据和参考资料。另一方面,本报告仍然保持了其专业领域的研究属性。首先,本报告延续了上年关于关于欧盟经济监管政策的分析,重点总结和梳理了2023年欧盟经济监管政策的标志性事件和值得关注的主要动向,特别推出与欧盟数字经济和交通领域监管相关的
《关于□□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五大原理》介绍的是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国际结算实际上是国际银行间结算,数字经济的浪潮使全球商业银行进入金融科技转型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技术、物联网使中国金融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进入快速的变革时代。 本书从贸易结算的国际惯例出发,帮助学生理解业务为什么要这样操作,金融工具在业务流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不同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需要这样设计,等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结算业务的理论基础、国际惯例、全球规范,而不是单纯地学习如何操作国际结算业务。 近年来,国际结算业务和结算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次修订,除了对一些资料和数据进行更新以外,专门增加了关于区块链技术开启智能结算新时代的一节。该节讲解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精髓和主要功能,以及区块链+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将来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国内国际结
很长一段时间里,房地产投资被看作是一项稳赚不亏的买卖,然而有一天,泡沫突然破裂,整个金融行业陷入瘫痪,经济萎缩。本书描述了在1837年大恐慌爆发后,美国是如何应对其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的。 随着大恐慌的到来,美国人对民主的信奉面临严峻考验。美国的海外债权人质疑这个国家的政客们能否做出那些不讨人喜欢、但又必须的税收和开支决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疲于应付骚动和暴乱。甚至有人怀疑,这是否会宣告美国民主实验的终结。 本书还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在经济上对于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依赖(尤其是英国),令当时的灾难更为复杂化。考虑到大恐慌对当代的参考意义,作者进一步探讨了美国是如何应对1837年后的政治及文化乱局,如何转变其政体来平衡自由和社会秩序,以及如何痛苦地接受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下跌。
疫情之后的世界已经在多个领域发生重大改变,而我们仍在沿用过去的叙事框架和行动逻辑。这本书着眼于全球性问题与前路,以 共同的挑战、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行动方案 为主线,探讨如何通过集体行动,增强适应后疫情时代复杂世界的能力。 书中开篇指出大流行之后,全球风险互联、机遇共存。通过聚焦5大类别的风险议题,逐一探讨了全球趋势、经济衰退、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以及社会治理等层面的变局。全书一共5个章节,从困境出发,落脚于未来之路和解决方案。 《大叙事:构建韧性、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并没有试图精准地预测未来,而是在广泛借鉴全球学术界、商界、政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深度观察之后,搭建出一个开放的对话平台,以此帮助利益相关的每个人,在面对挑战时保持韧性增长的活力。
本书是经济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经典和权威读物,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过程和影响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作者在回顾和评价全球化争论中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将全球化置于剧烈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变化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国家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的部门案例,为读者展示了21世纪全球经济“新地图”的形成过程。贯穿全书,作者强调空间层级和发展的地理不均衡性对于理解全球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全球化是一个穿透各种空间尺度的过程,具有“地方”和“区域 ”维度,应将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等不同空间层级的地理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本书为理解全球化和评估其影响提供了各种理论分析工具,是了解全球化的之物;也是经济地理学、社会学、政治科学、国际关系学、管理学和国际商学研究领域常使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
美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危机是继大萧条以来全球经历的严重的一次。虽然任何两次危机都不会一模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从过去的成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作为罗纳德·里根的国内政策顾问,布鲁斯·巴特利特是里经济学,即保守派坚持了几十年之久的供给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如今,这位当初持独特经济观点的人改变了立场,并带来一个及时的新计划。巴特利特摒弃了保守派的教条,转而支持将政策建立在过去的成功经验上。他向大家解释了经济政策是如何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奏效,又如何在被误用后失效。通过收集引人入胜的历史和经济学理论,这位百分百的共和党人为加税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而加税曾是他和他的经济同僚深恶痛绝的事情。 从他出人意料地支持凯恩斯到为开征增值税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巴特利特又一次违背他的政治立场为美
奇迹般的以色列创新是如何改变了世界上亿万人的生活? 以色列拥有如此强大的创新力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 书中介绍了以色列的科技在农业、环境、社会生活、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帮助世界上饱受饥饿的人吃饱肚子,使受疾病困扰者获得健康,让弱小无助者得到保护,令不毛沙漠盛开出鲜花 以色列人凭着对修缮世界的执着理念,不断用创新理念和科技改变现状,这也让以色列成了孵化奇迹的 第二硅谷 。
本书主要围绕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90年代,造成日本政治经济社会体系 集体性 功能不全的原因,描写了全方位改革的蓝图。 55政治体制 下自民党政权的政策累计失误,国民只关注企业的微观世界,使得民主主义政治陷入了死胡同,国家财政陷入破产。 本书提出了摒弃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战术型改革,从环境、国家关系、高龄少子化人口结构、国民福祉、市场经济规则、学校教育等维度,重塑日本政治、经济、社会体系的战略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