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深度调整中。 从发展动力看,2023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在202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发展动力减弱,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降低。但是,也应看到房地产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从增量与存量两方面挖掘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空间与机遇。从市场风险看,风险防范与化解仍然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问题,应从土地入市、保障房供给、房屋收购储备等方面防止房价大幅波动。从市场预期看,供给方面,企业投资意愿减弱,开发投资额持续下降,新开工面积大幅减少;需求方面,居民购房意愿低迷,部分贷款购房者选择提前还贷以减轻负债和利息负担。因此,应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修复信心,改善企业与购房者的市场预期。 从市场趋势判断,预计2024年房地产行业大概率维持筑底企稳态势,下半年在政策效果逐渐显
村镇作为城乡地域系统中的支撑系统,为城市提供食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在城乡地域系统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兼具载体和载荷的双重属性。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功能的退化态势,改变了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承载对象的状态。本书在 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在全国选择了7个地区,开展了面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村镇建设关键要素的调查,目的是厘清现阶段中国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测算对象,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提供依据,并因此探索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调查方法。
本书是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港澳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粤港澳大湾区两届规划论坛会议材料——“粤港澳观察蓝皮书(2019)”“粤港澳观察蓝皮书(2020)”的基础上,同时收录两届湾区对话的会议成果及“城PLUS”相关微信文稿,形成湾区观察、湾区见解、湾区对话三大部分。 首先,在湾区观察部分,第1章重点研究 趋势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并在分析《湾区纲要》和借鉴他山之石的基础上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趋势与目标路径进行研判,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 使命和战略路径。第2章从生态、人文、创新、互联、协同五大湾区的视角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针对湾区未来发展应变提出独立见解和学术分析。 此外,粤港澳研究中心的“城PLUS”公众号,囊括了长期关注粤港澳地区的各领域专家学者。本书在取得各专家
《山地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及应用》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和归纳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山地建设用地特征、基于工程建设对生态安全影响程度的土地区划、基于生态安全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山地村镇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基于三维斜坡失效概率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基于GIS平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实现与系统开发。
......
为引导房地产估价机构不断洞察、捕捉社会对房地产估价需要和要求的发展变化,适时有针对性地提供高品质的估价服务,促进房地产估价机构持续发展, 2020年10月,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估价业务深化与拓展”的2020中国房地产估价年会,并公开征集论文。 本论文集由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主编。论文集围绕年会主题估价业务深化与拓展,共分为当前房地产估价机构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房地产估价机构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估价服务、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房地产估价业务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兴房地产估价业务发展等六个部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房地产估价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推动房地产估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核心区,但城市群的高密度集聚和高速度扩张带来了高强度污染和高生态风险,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亟待治理的“重点区”。 《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及规律》重点从理论角度系统分析了城市群地区自然主控要素和人文主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近远程耦合关系,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主控要素的耦合关系模型,集成提出了城镇化库兹涅兹曲线(UKC),揭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多维耦合曲线为对数二次项复合函数曲线,发现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拐点,进一步揭示了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土地利用、生态格局、碳排放及能源、环境污染、人口迁移、经济发展、 化等单要素的近远程耦合机理及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