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研究国外城市治理的探索性著作。全书立足经济全球化、城市政府改革与城市治理兴起的大背景下,从城市治理的内涵和分析框架出发,对城市政府的各项治理职能逐一进行了介绍,并进行全方位和深度解析,以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成熟经验,为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期、“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的中国城市,提供一个城市良好治理的参照系。
随着计划在形塑都市及郊区景观觉醒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对规划者及规划专业批评的增加。开发商、政治人物及市民均对社区问题的发生怪罪于“不良的规划”。但是计划到底能做什么?它们能成功地解释什么问题?而哪些是它们不能做的? 在本书中,杰出的规划学者——路易斯·霍普金斯(Lewis D.Hopkins)从都市发展计划逻辑的解释,处理这些棘手的议题,并辨明何时及如何制定计划的指导方针。他探讨计划背后的概念,这些概念有些被广泛接受,但是却很少被检验,有些修正了有关计划使用及用处的传统智慧。 本书将带给所有参与人居的规划者一一对于计划为何及如何做之完整认识,使得他们在使用及制定计划上做更佳的选择。本书将对规划理论、土地使用及规划实务课程的学生及教师具有极重要贡献。
本书是根据作者2003年10月至2006年11月于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而写成的学术专著。全书内容包括土地增值与补偿:土地产权的视角分析;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土地增值与补偿管理的国际经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下的土地增值和赔偿管理;以及案例研究:广州土地增值和补偿的评估与管理;土地市场的制度变迁:以广州市为例。 本书可供广大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师、房地产业人士以及从事城市规划与管理、土地研究等教学与科研的人员学习参考。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在掌握了大量的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城镇发展发展*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对美国小城镇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提出了一系列观点。这些观点无疑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无论是对于政府工作者、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者、城市规划工作者、地方企业家,以及相关专业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根据中国城市化赖以进行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条件,提出要切实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建立六大支持系统:即经济支持系统、制度支持系统、科技与人才支持系统、农村与农业支持系统、资源与环境支持系统、城镇发展支持系统。本书重点对两大核心系统,即经济支持系统和制度支持系统的内容、框架结构、以及建立系统的路径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并就城镇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后介绍了两个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化问题的案例。 本书可以为规划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参考书。
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不完全与美国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相同。但是,城市理性增长所基于的逻辑和思辨,如因果关联、对症下药,对追求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是有深刻的启迪作用。本书试图揭示城市发展的形式、后果和我们应该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理性思辨,讨论未来城市发展道路。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研究》综合应用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对于集独特生态地位、多民族聚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于一体的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展实证研究。
《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研究》主要研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的城市投资环境问题。首先,在投资环境研究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投资环境的概念、特征、构成及演化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演绎。其次,采用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套体系,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的12个样本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对比,从定量和定性的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城市的投资环境。后,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优化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本书以严谨的逻辑推导和“以事实与数据说话”的科学方法,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区情,从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公共治理的互动中,基于理论范式,探寻木土化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其突出的学术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书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的分布、变迁与配置。基于京津冀城市群之数据统计,建构“双S曲线”,以解释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协作机制之间螺旋互动;2.本书认为,京津冀区域治理一体化是一项不断更新的新生事物,需要追踪新现象,剖析世界城市群治理的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京津冀治理的“两步走策略”。这一措施可供决策部门参考。
《智慧城市建设--主导模式支撑产业和推进政策》由陈畴镛、周青编著,本书探讨了发达国家(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问题的具体表现和主要影响,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典型案例和可资借鉴的启示。更重要的是,本书作者通过对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项目系统调研得到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浙江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需求,提出了推进项目建设政策制定的创新思路,并从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发展智慧产业、以示范试点带动提升智慧城市应用与推广水平、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运维商业模式、加大投融资及税费改革、构建智慧城市支撑保障体系、塑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浙江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的政策建议。这些思路与政策建议,
本书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城市一区域管治转型的背景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进行研究。本书选择苏锡常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建设、江苏江阴一靖江工业园等案例,分别对科层的城市合作、自发的城市合作和混合式的城市合作三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合作进行研究。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概括出中国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对城市合作的机制、过程、类型,以及伙伴的选择和合作中的参与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也对中国城市政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城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政府部门或城市规划设计机构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通过进行复杂网络和空间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将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空间经济学中,提出了城市和产业网络的构造模式、结构测度方法和经济内涵。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仿真模拟,实现网络的可视化以及该网络随时间的动态变异。并分别从整体与局部的视角对该网络的特性进行定量测算,从长三角城市网络、航运中心网络和中国区域产业网络三个层次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相应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本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都丰富了以往有关的研究和探讨,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城市发展、区域经济与产业政策具有应用价值。
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剧烈的体制转型及其相应的复杂影响必然在城市空间结构与演化上得以显化。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剧烈的体制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基础,蔓延式增长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模式。中国体制转型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与演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学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城市蔓延机理与治理:基于经济与制度的分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转型为基本背景,基于城市经济和城市规划比较分析的视角,全面深刻地分析、理解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环境的根本性转变,以及这些深层次制度变迁对城市空间增长特别是城市蔓延的巨大影响,提示和把握体制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蔓延的微观和宏观机理,进而构建弹性、集约、高效的
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作为海西经济区中*重要乡 镇之一。其城镇化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和经验 。可为全国类似乡镇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杨志勇 、林国编写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海西乡镇--福建省莆 田市江口镇调查报告》以该镇相关情况为素材撰写而 成,主要内容包括:**。介绍江口镇概况及回顾该 镇工业、农业、财政、教育、医疗卫生等经济社会发 展历程。第二,分析江口镇 十一五 时期以后经济 发展情况、人口变动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提出问题 并给出政策建议。第三.介绍江口镇小城镇综合改革 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总结小城镇综合改革经验。第四 。基于全国背景。探讨一个地方发展所面临的属于国 家层面的制度问题,得出江口镇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启 示。
城市学是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用全方位的视角观察和研究城市的全局问题。它是城市科学的核心,在所有城市科学中起主导作用。本教材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揭示城市这一人类居住和生活现象的特征与本质,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学等方面揭示城市社会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特点,从城市独具优势的人类生活方面展示城市的美好与发展远景,从剖析城市问题入手引起人们对我们生活的城市的强烈关注。 本教材适用于大学本科教学,特别是综合性较强的人文学科,也适合“城市学”相关的专业和课程
理查德·G.菲沃克等编著的《大都市治理——冲突竞争与合作》通过竞争视角来集中探讨集权性区域政府和分权性区域政府问题,在都市政治领域里为著名的几位学者都在此贡献了其作品。《大都市治理——冲突竞争与合作》考查了大都市地区的政府组织及其对政治和政策的影响,其全面的分析和探究不仅仅对政治科学专业、都市和区域规划专业以及公共行政专业的学生,而且对都市事务和都市政治学领域的学者以及政策制定者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都市治理》开辟了都市研究领域的新空间。
欧盟不同国家市政设施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均有不同的模式,但总的趋势是,各个国家越来越强化政府对水与垃圾设施的所有权,而仅把经营权市场化。欧盟《水框架法令》导言中说:“水不是一种商品,而是遗产,必须受到保护”。欧盟150多年水与垃圾行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坚持政府对水与垃圾设施的所有权控制权,才能实现“政府提供”与“普遍服务”。 本书全央总结了欧盟水与垃圾行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分析了法国、德国、尤其重点分析了荷兰水与垃圾行业管理的模式及实践,如政府所有、按商业法则运营的荷兰公有水务公司模式,法国水务租赁与特许经营模式;德国二元垃圾收信系统(DSD)、法国垃圾“绿点”标识系统等。同时也对这些国家水与垃圾行业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职责明确且事权清晰的管理体制,链式的可持续管理
李斌主编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规划实习 教程》对于学生系统理解与掌握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原 理、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科研 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全面熟悉规划行业基本规范和 工作流程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指导性,是人文地理与城 乡规划专业的重要教材,也可以作为其他地理类、经 营类以及资源环境类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参考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城市住房矛盾日益激化。在城市住房供应总量不足的前提下,保障性住房的提供成为化解住房矛盾的关键,但保障性住房提供效率低下、效果不足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邓大伟编著的《城市保障性住房提供的三方合作模式研究》针对保障性住房提供的效率、效果问题,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提供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操作的研究模式。 本书可供房地产业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王家庭所著的《多重约束下“低成本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研究》运用数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分析方法,以及经济计量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对多重约束下“低成本、集约型”城镇化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书对于探索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型道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书的主要创新点有:①建立政府规制供求均衡动态模型。公共利益理论和部门利益理论成为该模型的特例,模型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模型的动态化解释了加强规制和放松规制的影响因素和条件。②提出并阐明我国公用事业“规制重建"改革模式基础之上的“规制替代”策略。这是对“规制重建”改革模式的进一步深化。③揭示我国规制机构设置的现实模式应是由目前的政监合一的政府规制机构模式,向独立规制机构的目标模式过渡中的政监分离的准独立规制机构模式。这是对主张设置完全独立的规制机构的主流观点的修正;④提出在我国建立规制影响评估制度,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是对政府规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补充和完善;⑤提出要稳步推进公用事业改革,提出公用事业改革的民营化、有效竞争和规制改革协调发展的主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