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2024》收录了202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通过的法律22部、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等5部。
《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尝试对《劳动合同法》立法进行全景式的回顾和总结,以此整理诸多学术观点,探寻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和制度重构的路径。
这是一本同时具有严肃凝重的学术内容与通俗易懂的小说效果,能让您始终怀着激情一读到底且意犹未尽的书,也是一本影响了美国有关言论自由的司法判决的书。这就是由美国学者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所著、候建先生翻译,并由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公法译丛中的《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虽然全书不足十万字,但透过其细致深刻和富有逻辑的论证和反思,我们似乎在事实与规范之外感受到保障具有公共性质的表达自由的更多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国民商法典型案例评析丛书:票据纠纷典型案例评析》案例的选择涉及面较广,可以使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新颁布的主要民商法律、相关司法解释及执行情况,对司法实践与公民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法是神圣的,也是大众的。大众法律意识的觉醒,标志着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完善。这套丛书的编写目的是为法官、执业律师及广大读者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因而在体例上选择了“要旨”、“案情”、“诉辩主张”、“焦点问题”、“审理结果”、“评析”这样一个体例,力争做到典型、简洁、明了。
从上述法律、部门规章的主要内容来看,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反洗钱监督管理。我国反洗钱工作机制的模式是:确立一个部门为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国家的反洗钱行政事务,其他部门、机构在职责范围内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以全面提高洗钱预防和监控能力。具体而言,就是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反洗钱行政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当相互配合。(2)反洗钱义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
本书对票据法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内容包括:受理和管辖、票据保全、举证责任、票据权利与抗辩、失票救济等,并附有相关实例。
本书收录了“高法公报”公布的、全部现行有效的“法释”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可以在裁判文书中直接援引,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同理,对“高检公报”公布的“高检发释字”司法解释,本书也全部进行了收录。对于1997年以前的司法解释,因已经废止和失效的较多,且文号较为混乱,故本书没有全部收录,而是选取目前仍然适用的重要文件予以收录。 根据2007年施行、2021年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形式分为“解释”、“规定”、“规则”、“批复”和“决定”五种;根据2006年施行、2019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工作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分为“解释”、“规则”、“规定”、“批复”和“决定”五种。本书在同类别司法解释的编排上基本上以“解释—规定—规则—
本书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权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与会计准则专家编写而成,并由国家权威部门审定的会计法律法规专业工具书。该书收集了截至2019年1月31日国家出台的现行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合规性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本书的基本架构也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特点进行设计的,本书由六部分组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本书收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现行有效的重要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重大决定。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8个章节,着重归纳中国入世后进出口方面的政策法规。内容包括:进出口贸易管理措施、进出口货物征减免税政策、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进出口企业政策、其他进出口政策变化、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措施、海关法律法规调整、进出口通关常识;下篇,针对进出口免税优惠与贸易管制法规文件汇编,共128个文件及4个附件。本书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外贸及通关方面的政策法规,并加以全面准确的解说。对广大进出口企业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及很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