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华为公司基本法》已阐明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数千员工现已认同它,并努力去实践它,在实践中把自己造就成各级干部的接班人,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曙光。群体接班是企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保障。 ——摘自《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现在也遇到了新挑战,高质量发展要求兼顾产业链的效率和安全。 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金研究院联合撰写的这本书,围绕效率与安全两个维度,从宏观与产业、科技与政策、与国际多个层面分析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新形势下中国发挥好规模经济优势对促进产业链效率与安全的重要性。这也是继《数字经济:下个十年》《碳中和经济学》《创新:不灭的火炬》《迈向橄榄型社会》之后,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卢良怒院士一直工作在农业和农业科技战线,长期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区域性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等科技与战略研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系统总结和阐述了卢良恕院士及与他多年来精诚合作的工作团队共同取得的部分丰硕成果。卢良恕院士的科研历程、学术思想、管理韬略、真知灼见,是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缩影;卢良怒院士的立志报国、严谨扎实、虚怀若谷,是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界广大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中国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将会使更多的人了解农业、关注农业、认识农业和倾情农业。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篇共十一章,上篇阐述社区居家养老行业、养老设施及企业组织,中篇阐述社区居家服务设计规范、质控、信息、风险,下篇阐述社区居家服务人员、供应商、顾客、志愿者四类参与者。从社区居家养老概念开始,梳理了社区居家养老产业政策脉络,分析社区居家产业发展市场情况,研判了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趋势,以诚和敬社区驿站连锁化企业为例,系统介绍了社区居家养老集团组织架构、重点业务职能要求以及单点驿站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重点介绍了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标准化的编制原理。
《论甘肃发展》选题是一部理论作品,论述了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发展理念、发展战略,是作者在任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期间走访采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发展学的理论,对甘肃各项各业在“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
本书对过去60年来我国资源环境利用、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认为,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赋存对中国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框架性制约作用,省际空间的经济社会功能非均衡性显著提升,生态环境的风险不断加大;当前,中国发展的格局正在由“逆自然区位优势”向“顺自然区位优势”转变,绿色化与实质均衡化成为中国发展格局演进的方向。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修订版)》有着独特的视野和深度。它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过去一千年中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可能在2015年成长为世界的经济体,从而恢复它在1890年之前所享有的世界经济地位。《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修订版)》应用OE国家所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和技术,对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修订版)》作者在比较经济史方面有着大量的著作,也是OE发展中心四部书的作者。对于所有希望了解中国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的读者,这是一本书。
自1951年至2010年的60年时间里,西藏经历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跨越,西藏各族人民从过去一无所有的农奴成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主人,西藏的社会经济从以传统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形态,发展、演化、进步为具有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代西藏具有现代意义的产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符合西藏实际和现代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的产业体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日趋和谐,各族群众享受到的发展成果迅速增长。西藏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成为显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靓丽样板。 《当代西藏产业经济发展史》研究这个时段西藏这个特殊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问题,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揭示、探索其特殊规律,进而为之后“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市场
中国的经济奇迹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外资、外贸和外汇政策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中国获得的经济资源如何通过和平手段转变为国际影响力?就上述问题,借助对“三外路线”的归纳与阐述,翟东升博士的《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第2版)》从跨学科和整体性视角解读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并为读者勾勒出未来的政策演进趋势。
本书以对上海各区及有关科研机构大量的实地调研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为指针,以上海科创建设应具有的国家战略思维、上海发展思维和体制改革思维为主线,以上海科创中心集中度显示度建设为目标,以新三维空间和新生态体系为视野,以上海的城区、郊区、老区、新区(新城)、科创承载区、园区为研究对象,论述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新思维的内涵、科创中心集中度显示度内涵与指标体系建构、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生态链建设、激活优化郊区存量资源与科创新空间、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次创业的经验与问题、城市更新背景下老区创新空间打造与业态转型等内容 本书适合相关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重大纪念日子来临之际,对中国改革的重大成果“温州模式”,进行比较深入的再研究,很有必要,也很有现实意义。《温州模式再研究》一书,汇集了作者亲历亲为的翔实资料,并进行了梳理研究,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证了“温州模式”的生命所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其价值在实践中会逐步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