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法律程序的一般原理为论述范围,从法的“形式化”(formality)思想入手来分析中国法律的特点是缺乏形式化因素。全书选择了十余个比较重要的法律程序基本理论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主要是探讨法律程序原理的基本问题;中篇主要涉及司法程序,并把焦点对准法律家与程序伦理;下篇着重研究宪治中的程序问题。
吴克利先生在反贪侦查工作中亲身参加过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的审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审讯经验。而且他认真学习,潜心研究,笔耕不辍,在最近几年中连续写出了多部关于审讯的专著,包括《贪污、贿赂案件的审讯技巧》、《审讯心理攻略》、《审讯心理学》等。在这部《审讯语言学》中,他从审讯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系统介绍了审讯语言的运用原理、行为规律和技能技巧,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用价值。
弗朗西斯·高锐的《违反保密义务》 版于1984年问世后获得高度赞扬,当属保密法领域的杰出著作。在随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保密法发展迅速,但该书的基本原理仍具巨大价值。第二版由四位保密法领域的 专家撰写完成,坦尼亚·阿尔平、莱昂内尔·本特利、菲利浦·约翰逊与西蒙·马林尼泽在原书基础上,结合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将过往几十年中所发生的案例,以有序且简洁的方式进行阐述。技术的革新使得保密信息处于 不安全的状态,而这一状态也影响了围绕信息交换形成的多种关系,时代的发展 加凸显了保密法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本书详细描述了保密义务的历史、理由,以及相关的重要新问题,有助于学界、实务界和政策制定者深入理解保密法在商业秘密方面的作用以及在个人信息领域的适用。
《公司纠纷裁判观点与攻防之道(上下)》24章72节共包含了661个知识点。 节是实务指南,具体包括初步接触案件时首先要考虑的案由、法律关系、原被告主体等的确定,接着是对主张诉讼请求的风险提示,这部分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具有较强的实务参考性,然后是关于管辖、时效、费用的注意事项等。第二节是关于庭审时涉及的实体法律内容,这部分以精心挑选的裁判文书观点为主, 重要的特点是充满对抗性,并不拘泥于一种观点或角度,公司诉讼律师无论作原告的代理人还是被告的代理人,对其都具有指导性。第三节是关于公司纠纷具体领域内某些重点难点法律问题的精彩解读,不展开烦琐的个人理解论述,主要总结目前法院裁判倾向性观点,同时尽量指出关键法条。这部分还有一大亮点是对公司纠纷实务下股东的不同诉讼利益目的进行了多角度总结和概要描
《河上公章句评注》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对河上公其人其书和思想的研究,下篇是对辞书的注解校释和评析。对研究河上公的《道德经》的思想很有启发作用。《河上公章句》是现存成书较早的,影响较大的《老子道德经》注本,相传为河上公或河上丈人新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