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于2017年7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46号予以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17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同时废止。新修订的规定分十二章,包括总则、管辖、报警和受案、自行协商、简易程序、调查、认定与复核、处罚执行、损害赔偿调解、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附则。本次修订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总体要求,调整了伤人事故调查、鉴定意见审核等程序,严密了事故现场处置要求,细化了复核受理方式,修订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和定责规则。
本书通过问题导引,结合选取生效判决典型案例予以解析,将交通事故损害可能产生的情况通过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以问答方式予以展现。本书分为总则、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等篇章,选取101个较为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法律问题、相关案例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交通事故处理程序、重点证据的收集、事故责任的认定、损害赔偿的项目及标准等典型案例,希望此书在读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掌握相关法律要点时有所助益
机动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其所带来的一系列交通安全问题凸显出来,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升高,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也逐渐增加。 本书的编写目的就是通过实例讲解和法律分析,让读者明白交通事故发生后如何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以达到尽快解决纠纷、减少人身和财产损失的目的。为了使本书更具有实用性,本书的编写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引入实例。本书旨在通过对身边发生的案件和热门话题的分析、介绍,让读者更易于准确理解法律的含义,最终做到正确地使用法律。同时,参考类似的案例,更能轻松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第二,辅助法律分析。除了明确问题的解决方案外,本书同时进行了法律法规的辅助分析,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解法理所在。 第三,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以及伴随的赔偿纠纷并不少见。本书结合公民生活中的一些简明生动的案例,用通俗的语言,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答疑,让大家能迅速学习和了解机动车驾驶规范与通行规定,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调解程序、保险赔偿、诉讼程序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本书附送了索赔流程图、赔偿计算公式、交强险费率表等,方便读者随查随用。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于2017年7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46号予以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17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同时废止。新修订的规定分十二章,包括总则、管辖、报警和受案、自行协商、简易程序、调查、认定与复核、处罚执行、损害赔偿调解、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附则。本次修订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总体要求,调整了伤人事故调查、鉴定意见审核等程序,严密了事故现场处置要求,细化了复核受理方式,修订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和定责规则。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以2016新版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大纲为依据,按照考点编排,涵盖所有考核知识点,内容阐述准确、简洁,完全贴合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科目一的考试要求。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一书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与驾驶人的驾驶考试内容一致,可帮助读者快速通过驾驶理论考试。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适合参加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的学员阅读,也可作为驾驶人学习交通法规、提升驾驶安全意识的读物。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于2017年7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46号予以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17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同时废止。新修订的规定分十二章,包括总则、管辖、报警和受案、自行协商、简易程序、调查、认定与复核、处罚执行、损害赔偿调解、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附则。本次修订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总体要求,调整了伤人事故调查、鉴定意见审核等程序,严密了事故现场处置要求,细化了复核受理方式,修订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和定责规则。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以2016新版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大纲为依据,按照考点编排,涵盖所有考核知识点,内容阐述准确、简洁,完全贴合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科目一的考试要求。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一书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与驾驶人的驾驶考试内容一致,可帮助读者快速通过驾驶理论考试。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适合参加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的学员阅读,也可作为驾驶人学习交通法规、提升驾驶安全意识的读物。
本书所研究的案例基本上都采取了“问题”、“基本法理”、“典型案例”和“法律适用”的结构,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此外,本书还附录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相关民事法律规定,以飨读者。 本书共五章二十个问题,章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件概述,第二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付问题,第三章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问题,第四章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问题,第五章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问题。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章主要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厘清了道路交通事故和非交通事故的关系,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免责事由,比较分析了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分析了现有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第76条提出了修改建议;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问题;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具体项目和标准,对每一具体项目的概念、分类、赔偿的理论依据、确定的标准、赔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用理论、数据和案例作了非常详细和完整的分析;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原则;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机动车保险浮动费率问题,对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中保险责
遇到争议或纠纷怎么办?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讨说法、打官司、谈条件之前您首先需要知道自己遇到的事属于哪一类,法律都有哪些规定,就您个人的情况而言胜算有几成,别小看了这些信息,它们对问题的顺利解决往往起关键作用。而法条成千上万,解决办法也不止一个,要是有行家指点迷津,将会节省您不少时间和精力。 针对读者的强烈要求,我们搜集了各个领域中出现的现实案例,邀请各个法律领域的行家进行分析解答,推出这套《遇事找法》丛书,目的是帮遇“事”犯难的您找到最经济最便捷的解决办法。它与其他案例类书籍不同的体例特点是: 设问 以最贴近您生活的问题为目录,让您以最快捷的方式查找到自己关心的案例。 案例 每本书200-300个案例,力求覆盖这个领域可能发生的各种纠纷或难题,以备您对号入座,从别
包豪斯(Bauhaus)是上世纪初一所德国设计学院的名字,更是一种设计风格,甚至一套思想理念。他曾整个世界,其思想和美学趣味对现代设计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 本书系统全面地回顾了包豪斯运动的发展历程,并梳理了其在时间、空间中的外延作用,尤其重点研究其在中国的影响。以中国的视角重新理解包豪斯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是本书在学术研究上的突破。书中汇集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图片,特别是对中国部分的研究,因资料少、收集难度大,显得弥足珍贵,这使这本书兼具了学术性与可读性。
本书以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各类法律文件为主线,突出“实用”的特色,穿插重点法律导读、重点条文解读、实用文书、实用图表、地方审判政策等内容,以期为各领域相关读者提供最为全面、实用的法律信息。
本书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解读建立在对我国《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我国道路交通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力求准确而全面地反映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内容,为读者学习、理解、使用《道交法》提供便捷之路。就本书而言,建议读者先通过对法律条文、实用解读、流程示意这几部分的阅读,充分领会法条本意。在此基础上,读者可以通过权利救济部分以及相关法条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书是全面析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问题的法律实务书。全书详细介绍交通事故处理规则及赔偿诉讼知识,通过司法前沿案例以案说法,探究相关疑难案件审理路径及索赔技巧,以满足法律职业人员及大众读者阅读、研究之需要。
本书通过大量解读司法实践案例、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指导大家如何掌握处理交通事故的技巧。其中,既包含当事人之间的“私了”手段,又包括交警、保险、法院部门的协调、裁决处理。且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读者解答相关的交通事故法律知识,系统、全面地解读了配套法规、司法解释中的相关内容。书中所选案例紧扣法律条文规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本书适合作为各院校法律相关专业的案例教材,也适合作为广大民众咨询日常法律纠纷事务的实用指导书,还适合作为各企事业单位、法律培训机构、法官和律师等法律从业者,以及其他法律爱好者进行法律实践和研究的专业参考书。
本书为法律生活全知道系列丛书之一,结合生活中的典型、重点、新型问题组织编写,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简洁清晰的回答,很多问题直接来源于真实案例,全书内容注重实用性,贴近日常生活,融知识性、实用性与工具性为一体,涵盖道路交通领域所有问题,并有清晰直接的回答,注重实用性,贴近日常生活,融知识性、实用性与工具性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