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3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法制史
    •   ( 684 条评论 )
    • 张晋藩 著 /2010-01-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法制历史的内涵极为宽广,富有超越时空的民主性因素。研究中国法制史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认识法制在漫长发展中如何不断的完善自己,以及它在社会的进步当中所处的位置和价值;就是要从固有的法制历史中总结出理性思维的成果,为当前的法制建设提供准确的历史借鉴。 本书分为形成期、确立期、定型期、发展期、转型期这五个时期,对中国法制进行了介绍。

    • ¥28 ¥56 折扣:5折
    • 清代州县裁判文书研究
    •   ( 88 条评论 )
    • 孟烨 /2021-11-16/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以清代民事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关注整个民事裁判中出现各种类型文书,从文书层面还原和解读清代民事裁判程序。本书将结合官方档案和私人所藏文书,对清代明示裁判文书进行详细解读,并从历史视角考察明清时期裁判文书乃至裁判程序的变迁。

    • ¥29 ¥58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 中华法文化史镜鉴(精)
    •   ( 275 条评论 )
    • 张晋藩 /2022-04-01/ 北京出版社
    • 《中华法文化史镜鉴》是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法学家张晋藩先生多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日报》《人民法治》《经济导刊》等党政报刊上发表文章的首次精编结集。全书共收录融历史性、趣味性和普及性为一体的法律评论文章48篇,辑为鉴古明今的中华法文化、中国古代的官吏管理、中国古代的监察与廉政、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四大部分,并附有作者的学术自述和精彩访谈各一篇,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华法文化的历史传统、法治经验和现实价值。 2022年5月恰逢中国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本书也是张晋藩先生值此之际对中华法文化学科多年来研究成果和学术主张的一次简明扼要的梳理和阐释。

    • ¥24.9 ¥49.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法律史讲义
    •   ( 340 条评论 )
    • 陈新宇 陈煜 江照信 /2016-09-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介绍从1901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法律制度与思想的变迁。主要以近代法律部门为体例,围绕重大的法制变革、重要的法律文本、代表性法律人等问题展开考证与讨论,反思晚清以降法治建设的利弊与得失,总结其特质与规律,为当代法治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

    • ¥29 ¥58 折扣:5折
    • 麦读译从09:酷刑简史 (图文版)阅读真实的残酷与寒冷,感受文明与良善的弥足珍贵。二战、猎巫运动、十字军东征、ISIS,
    •   ( 437 条评论 )
    • [英] 布莱恩·英尼斯(Brian Innes) ,郝方昉 /2021-09-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酷刑已经绵延了几千年 有时大张旗鼓,有时偷偷摸摸。从古希腊对战俘用刑到中世纪的猎巫运动到 9 11 事件后的刑讯活动,酷刑总在我们身边。 《酷刑简史》讲述了酷刑的整个历史:包含了各个时期,从古希腊到 9 11 ,从古代社会到当代的阿布格莱布监狱、关塔那摩湾监狱;囊括了各个地域,从西班牙到英格兰,从阿尔及利亚到北爱尔兰,从欧洲宗教裁判所到古代中国、日本的官方刑讯;容纳了各种酷刑方式,从 拉肢架 、拇指夹到电椅、药物,从肉体摧残到精神施虐 尽管酷刑从古至今一直深受谴责、背负骂名,但在摧残同类来获得信息这件事上,人类从未停止,且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如果不使用酷刑,就会发生惨烈的恐怖事件,警察该怎么办? 单纯的施暴 与 逼取信息以拯救他人 的分界在哪里?什么样的刑罚是 令人不快但可以接受的 ,

    • ¥29.5 ¥59 折扣:5折
    • 新民说·《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旅行
    •   ( 351 条评论 )
    • 程梦婧新民说出品 /2017-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借助萨义德 理论旅行 的基本观点,完整而清晰地呈现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际遇,从被译介到解读和接纳,以及引发异见,直到*后被应用。本书的研究表明,对于晚清中国来说,《人权宣言》不仅仅是一个 舶来品 ,也不仅仅是一种 非我族类 ,而是事实上已经逐步融入晚清中国的话语、思想文化和法政结构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讲,所谓 《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旅行 ,其*根本的含义,就是它的 入中国 以及 中国化 。

    • ¥22.5 ¥45 折扣:5折
    • 《古案遗墨---史书法案新语》
    •   ( 33 条评论 )
    • 李君 /2016-04-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从故史堆中将这些故事,用现代人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进行重新系统性整理,试图展示给大家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古代法治故事汇编,从而引发读者对古代法治的思考。本书共分四篇,从法治理念、法治事件、法治人物和法治艺术四个方面进行编写。

    • ¥28 ¥56 折扣:5折
    • 东京审判 余先予,何勤华,蔡东丽 商务印书馆 9787100113700
    •   ( 5 条评论 )
    • 余先予,何勤华,蔡东丽 /2015-07-01/ 商务印书馆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进行了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的“世纪大审判”。来自同盟国11国的法官组成远东靠前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清算战争罪行的审判。 历经818次开庭,法庭证实了日本甲级战犯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在日本靠前利用新闻检查制度、警察镇压体制向人民宣传对外扩张计划,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扶植“伪满”、发动“卢沟桥事变”、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等;积极建立轴心国同盟;侵略东南亚诸国;偷袭珍珠港…… 东京审判本身面临哪些法律困境与挑战? 审判团如何服辩护方基于英美诉讼程序规则实施的拖延策略? 能否对发动战争的领导、策划和实施者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法律较量。余先予、何勤华、蔡东丽编著的《东京审判(正义与

    • ¥19.76 ¥52 折扣:3.8折
    • 中国法学史纲
    •   ( 380 条评论 )
    • 何勤华 /2012-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法学电纲》,从汉语“法学”词的起源入笔,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法学的诞生、发展、兴盛,成熟到衰亡,近代中国法学的成长,以及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今现代中国法学的变革之两千五百余年的历程。 全污对在此过程中,中国法学各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这形成和发展背后所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论述,对推动中国法学从古代向近代乃至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上著名法学作品和法学家(律学家)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点评,对中国法学史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给予评价,后作者还阐述丁对法学发展之规律的基本看法。本书资料翔蛮,条分缕析,是研习中国法律学术史的力作。

    • ¥24.5 ¥49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
    •   ( 1091 条评论 )
    • 吕伯涛 /2013-08-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是叙述中国古代诉讼程序与制度的通俗性学术著作,兼及某些文体介绍,如状纸、录供、判词等;某些人物介绍,如讼师、书吏、刑名师爷、衙役、长随等;某种社会现象介绍,如行贿与勒索等。使用材料遍及正史、野史、小说、档案等历史文献。写法上横排竖写,以说明体文字取胜,绝无学院派中国法制史研究著作之艰涩,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一个特定领域的社会生活画面。

    • ¥6.9 ¥22 折扣:3.1折
    • 东京审判:正义与邪恶之法律较量(第三版)
    •   ( 836 条评论 )
    • 余先予何勤华蔡东丽 著 /2015-07-01/ 商务印书馆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进行了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的 世纪大审判 。来自同盟国11国的法官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清算战争罪行的审判。 历经818次开庭,法庭证实了日本甲级战犯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在日本国内利用新闻检查制度、警察镇压体制向人民宣传对外扩张计划,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扶植 伪满 、发动 卢沟桥事变 、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等;积极建立轴心国同盟;侵略东南亚诸国;偷袭珍珠港 东京审判本身面临哪些法律困境与挑战? 审判团如何克服辩护方基于英美诉讼程序规则实施的拖延策略? 能否对发动战争的领导、策划和实施者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法律较量。本书一一为您呈现。

    • ¥26 ¥52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1901-1949)
    •   ( 94 条评论 )
    • 曹全来著 /2012-08-01/ 商务印书馆
    • 曹全来所著的《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是部以六法为线索、系统梳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的专著型教科书。本书按照现代法学部门法知识体系和比较法律史学方法,对发生于中国清末、*南京政府、北京政府、国民政府近半个世纪的法制变革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本书着重围绕形成于近代中国的《六法全书》法律体系所包含各部门法的立法沿革、传统特点及其发展成就等,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法律近代化的基本问题,全面回顾了近代中国在“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目标指引下法律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复杂历程。“以法律的眼光对待法律问题”的学术立场和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法史学方法,是本书两个鲜明的特点。《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资料详实,体系严整,方法新颖,视角独特,是近年来我国法律史学界对中国近代法制史和法

    • ¥21 ¥42 折扣:5折
    • 中国法制史
    •   ( 5 条评论 )
    • 苗延波 编著 /2014-03-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制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中国制度史的一部分,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历史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以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中国各种类型的法律制度的实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与规律为主要内容。它一般自夏朝开始,通过对中国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法制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和主要内容的论述,从而揭示出中国法制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为我国当代法制建设服务。

    • ¥27.5 ¥55 折扣:5折
    • 寻求法的传统
    •   ( 22 条评论 )
    • 俞荣根 主编 /2009-09-01/ 群众出版社
    • 儒家民本思想在古代法中的价值,家族主义法律传统的渊源,古代人性论对传统法思维的影响,“礼”、“法自然”、“天志”与自然法的关系等,均系世人在传统法研究中千百度寻求答案的问题。本书从人、著作、专题三个方面寻求这些答案,寻求法的传统。计论人10篇,论书6篇,论专题4篇。 论人者称,孔子所持的是一种伦理法思想,荀子的“治人”与“治法”并非今人之谓人治与法治,墨子论法的全部价值在于“求利”,黄宗羲的“天下之法”仍属于社会批判主义性质,张之洞“整顿‘中法’、采用‘西法”’的主张揭开了晚清修律的帷幕,“自由权利论”是严复法思想的集中体现,康有为实为提出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近现代新法律体系模式之人,孙中山五权宪法并非分权制,其三民主义实质在于人民权利思想。论书者说,源于《周易》的“法自然”与西

    • ¥22.5 ¥45 折扣:5折
    • 柏桦说明清律例:罪与罚
    •   ( 221 条评论 )
    • 柏桦 /2017-07-12/ 万卷出版公司
    • 明清两朝是距离我们所处时代*近的王朝,明清的法律体系实行了有五百余年,以明清司法体系而言,府州县官都要办理狱讼,一个府州县官年平均办理2000多件诉讼,当时全国有2000左右各府州县,一年下来就有400万案件。可见明清两朝的律法制度多么重要和繁多。 该书是著名法学家柏桦关于明清两朝法制建设和案例评判的作品。全书分明、清两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历史发展和案例分析两部分,基本涵盖了明清两朝的主要律法,也重点梳理了重要律法的发展,并通过案例分析使广大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到明清律法。

    • ¥21.6 ¥48 折扣:4.5折
    • 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
    •   ( 83 条评论 )
    • 张勤 著 /2012-08-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由张勤所著,本书依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珍贵司法档案,以奉天省为例探讨二十世纪前三十年民事司法领域所发生的变革。对这些变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法院组织、民事程序、法律职业、实体法、基层调解等领域。奉天是清末“新政”期间少数首先推行近代司法改革的省份之一,民国初期在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统治下,司法改革继续被推行开来。这种军阀政治中所包容的司法改革以及所体现的法律现代性,是各种力量和势力不断碰撞、博弈的结果,这些力量和势力包括了地方精英、民族主义、共和思想等等。《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的主要研究发现有:一是法院系统和调解机制的官僚化趋势;二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形式化;三是习惯在司法实践中被“发现”和现代化;四是在离婚诉讼领域,男女

    • ¥19.5 ¥3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