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这个在今天被广泛讨论的法律概念,酝酿于1889年《哈佛法律评论》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萨缪尔o沃伦和路易斯o布兰代斯。后来,布兰代斯成为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在经典判例"Olmstead v. United States"中,布兰代斯的异议意见掷地有声,正式奠定了"隐私权"的概念。这本《隐私权》将布兰代斯的前述两篇作品一并收录,并附上当今宪法学领域*声望的学者切梅林斯基教授的一篇精彩小文。
本书是黄进教授任会长的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委托而提交给立法机关的正式建议稿,是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的集体成果。该建议稿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终通过具有直接、重大的影响。其直接来源有二:一是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二是2002年12月2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第九编“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在此基础上,建议稿的起草还尽可能广泛地参考新近国外立法及国内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建议稿及说明》的整理、出版对于正确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