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新编版)是一部可以通览*人民法院各类司法观点的权wei司法实务指导用书,对于统一各类案件裁判标准,指导司法实务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法官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有着积极的参考指导作用。整套丛书以*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指导性案例、答复、通知、裁判文书和《*人民法院公报》刊载的案例等为素材和依据,将散见于各种司法文件中的对审判工作具有指导性、参考性的内容进行收集、分类、归纳,从zui具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内容中提炼出*人民法院的司法观点整理编写而成。 整套丛书的特点有三:1.以司法解释为核心。本书编入的司法观点首先注重从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中提炼,突出观点来源的权wei性。2.全面梳理、立体呈现。以司法解释为核心,全面收集*人民法院各种政策文件、指导性案例、裁
本书对英美信托的起源、历史、法律结构以及对所有信托形式普遍适用的规则进行了基础性的介绍,呈现了信托在英美法律实践中的主要功能。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本书在英美信托与德国法上能够取得近似法律效果的法律制度之间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批判性比较研究,回顾了德国法学界就是否应该继受信托制度曾经展开的激烈争论,并对德国法是否有继受信托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法律继受模式,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书诞生于20世纪早期,现为信托法经典著作。其底稿是梅特兰于剑桥大学讲授英国衡平法与信托法的讲义,分为21讲,具体内容包括衡平法的起源;用益与信托的关系;信托法在19世纪至20世纪的体系化演进;衡平法与普通法的关系;信托受益权与信托财产的性质;信托的设立;默示信托、归复信托与拟制信托;受托人的权利与义务;违反受托人义务的救济;让与担保;债务清偿与遗赠剥夺;遗产管理;转换;选择;实际履行;强制令。
《商事法律文件解读》以"解读"为重点,通过对*出台的商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以及重要地方司法业务文件进行解读,为广大读者学习理解*法律规范、正确贯彻执行法律文件、及时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信息平台。本辑设置了"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性文件与解读""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性文件与解读""司法实务问题研究""新类型疑难案例选评"等栏目,具有较强的资料参考价值和实务指导性,适合广大商事法官以及其他人员学习参考。
《内幕交易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研究》通过对内幕交易犯罪主体问题、行为客体问题、犯罪行为模式问题、情节严重认定问题地研究,与域外一些国家的立法规定、司法认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试图对证券内幕交易客观构成要素若干问题进行细致地阐述,并对其各个要件要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之建议。
本书是有关商法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内容上不仅涵盖了市民社会与民商法的关系问题;商法的概念、性质与特征问题;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商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等宏观性、基础性的问题,还包括商主体制度、商行为制度、商业名称制度以及商法的实施等具体的制度研究。
本书为作者近30年来研习商法基础理论之心得 营业商法学 系列之二,系从转换论视角对商事主体作全面考察、系统分析和体系建构的原创性论著,全书由本体论(含商事主体的身份定位、商事主体的二重结构、商事主体的资格取得、商事主体的法律人格、商事主体的营业能力)、形态论(含商事主体的功能形态、商事主体的原生形态、商事主体的人格形态、商事主体的职业形态)、立法论(含商事主体的立法模式、商事合伙的立法体例、企业商人的立法路径)等三编12章构成。作者跳出传统民商二元主体理论架构与立法困境,基于事实逻辑,从大私法领域与营业自由视角,认为商事主体并非独立于民事主体的另类存在,而是民事主体进入营业领域后之特定角色、身份、关系、地位、功能的转换形式。通过这一全新的视角和定义,在对商事主体的要素特质、存
本书按照商事案件类别,分为公司企业案件、商事侵权案件、商事合同案件、金融票据案件、证卷期货案件、保险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商事综合与其他案件八个大类,每个类别下包括裁判要点和裁判依据两部分内容。
《商事办案实用手册》特别精选了2017年12月前公布的商事办案中常用、的法律、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汇集成册,所选文件亦删除了2017年以来*人民法院公布的废止文件,以保障本书的现行有效性,便于读者学习参考。■■本书体例上分为商事编和商事诉讼编。对同一类别的法律文件我们以效力级别和公布时间先后排序,并将同类型的规定集中排列,便于读者查阅和检索。
本书讲述了:在我国,股东资格认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操作性很复杂的难题。然而,在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股东资格认定根本不是个问题。这是为什么?或许这与我国公司立法不健全和投资者的股东意识薄弱等众多实际情况有密切关系,但这也与我国公司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落后有关。深入研究公司法的基本原理,理性分析股东资格问题,完善立法,正确实施公司法规范,是解决股东资格问题的正当路径。 本书努力以法学原理分析股东资格的一系列问题,对股东和股东资格的基本概念、股东资格的边界、股东资格的取得、变化和灭失等问题,努力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本书选编了这次论坛征文的部分作品,在选择的标准上,主要把握:1.选题角度新,主要集中于我国近三年新出现的网络与现实社会中的民商法律问题。2.强调理论性,以相关民商法理论为基础,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作出具体分析。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结合具体立法、司法实践和法律规定提出可行的法律对策。
《商事审判指导》(2002年卷)是2002年出版的《商事审判指导》总*辑和总第二辑的整合,主要内容包括民商审判政策与精神、专题研讨、专论、请示与答复、商事审判专论、调研报告、法官学术交流、民商事审判、案例评析、判决书等内容。
本丛书的宗旨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广泛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民商事立法的成功经验和*判例学说,研究民商法的基本理论和重大法律问题,为我国民商事立法的现代化和审判实务的科学化提供科学的法理基础,提升我国民商法理论水准,培养民商法理论人才。 本丛书将每年出版三卷,每卷60万字。内容包括:一、法学方法论;二、专题研究,包括民法、商事法、域外法;三、判例研究;四、硕士学位论文;五、博士学位论文;六、域外著名学者精典论著;七、重要立法资料。
《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民商裁判疑难问题》系列丛书已出版三卷,暨2007年卷、2008年(续)卷、2009—2010年卷。本次增订版是在上述三卷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对近年来司法实践中产生的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法院的意见和法院法官的倾向性观点予以增补。本丛书共分九卷,对至今民事商事裁判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打通未来专业化、职业化法官从事裁判活动所必须依循的必经之路,提供给法官、立法者、律师、法律实务工作者交流的*途径。此次增订的九卷中有四卷是专门解答疑难问题的,指导这些疑难问题的阐释和处理方法,这些典型、疑难问题的提出和准确解答,要归功于中国法学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国家法官学院等举办的各类大型论坛和讲座,各地法官、律师、企业界人士、金融专家等提供的各种疑难问
本书是商事审判指导2012年第1辑至2012年第4辑的合辑,包括商事审判精神与动态、商事司法解释与司法政策、庭推纪要、商事审判专论、法官学术交流、各省商事审判、商事审判案例分析、商事审判文书选登等栏目,是读者全面了解商事审判理论与实务的 QUAN WEI 资料。
本书是目前国内内容*、理论体系完整的商法学教科书。近年来我国商法学在立法及理论研究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本书吸收了这些*成果,并以我国2005年《公司法》、2005年《证券法》、2006年《企业破产法》等*商事部门法及其配套法规、司法解释为主要依据,结合境外立法例与商事法律实践,对商法的基本制度与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诠释。 本书共六编三十三章,以简洁的行文、周延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商法总论、公司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与保险法律制度,含括了商法教学实践中被普遍认同的商法理论体系。在基础知识点之外,基于商法的实践性特征,本书还为商事法律实践中典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方法,从而兼顾了实践需求。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以法学专业及经管专业本科生为主,同时可作为法学及经
相信读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话语不会陌生,而相关论著也是汗牛充栋。与此相反的是,国内外针对非营利法人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本书试图从法律的视角出发,对非营利法人的治理结构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期对行将建立的有关法律制度提供参考。为此,本书在界定了非营利法人的内涵和外延,探寻了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了治理问题上法律与章程的关系之后,重点就非营利法人中的意思机关、执行管理机关和相关监督机制的设立和运行规则做了详尽的论述。并且针对财团法人作为他律法人的特殊性,讨论了其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特殊问题。
江平教授1930年出生于大连,祖籍宁波。早年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期,即参加学生运动。1951年留学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1956年回国任教于北京政法学院。在之后的政治运动中,江平教授同许多直正的知识分子一样历经坎坷与磨难。80年代江平教授重返法学讲台,辛勤耕耘至今。 江平教授从教四十余载,他以深邃敏锐的思想和宽宏仁厚的人格熏陶了几代学子,影响了整个中国法学界,乃至中国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他是一位杰出的法学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为庆贺江平教授七十华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教研室特编辑论文汇集《民商法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