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还是性恶? 死刑应该被废止吗? 借刀杀人,刀当何罪? 社会能为公平正义付出多大代价? 经济学追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效用较优配置,而法律追求如何实现公平正义。但是一个案件中,不同的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场,那么立场不同,如何评价和取舍?哪一方的 公平正义 才更公平正义? 因此,本书探讨的核心议题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衡量公平正义? 在本书中,法律学者李志刚与知名法律经济学家熊秉元教授合作,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全面探讨法学问题。他们强调,公平正义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很难有确切的刻度。此时,对 效用 的比较和选择,可能是一把可供借鉴的尺子。 本书不仅澄清了普通人对经济学的误解,为法律人提供了可学、能用、好用的思维工具和论证工具,还以社会热点案例为据,
本书从一位合规官的视角, 描绘了金融合规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场景、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作者长期从事合规工作, 洞察金融监管与合规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在书中清晰展示了好的合规履职如何提升公司业绩, 以及在金融机构战略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本书内容全面、案例丰富、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是一本金融合规从业人员的工作指南。
薛克鹏主编的《经济法学》是针对本科教学使用的经济法学教材。全书分为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论述了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理念和原则、经济法主体、经济行为、经济法权利、义务和责任、经济法的实施。分论部分论述了企业法、企业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国有企业法律制度、竞争法、消费者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自然资源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房地产法、电子商务法、电信法、旅游法、运输市场法、涉外经济法、市场调控法、财政法、预算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税收法、金融调控法、产业促进法等内容。
《立法的经济学(立法学经典译丛)》主要通过经济学理论和模型来研究立法问题。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探讨了成文法、判例法、习惯法和国际法领域的诸多立法问题,例如立法的时机、立法的成本、习惯法的形成、国际条约的创设与批准等。该书以经济学中的 理性人 假设、成本-收益理论、效率原则等为基础,分析了在立法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学规律及其影响,为读者理解和思考立法法理学提供了经济学这一新的独特视角,也为实践中如何更好地立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经济法》是为非法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经济法课程而编写的教材,全书共21章,主要内容包括法律基础知识以及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同时囊括前述三个法律部门中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破产法、物权法、合同法、工业产权法、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会计与审计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仲裁法与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制度。本书在侧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授的同时,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或者自主创业打下必要的法律基础。为此,本书中的每章均以提供一种背景问题的方式开头,借此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使其产生学习该章节的兴趣。同时,本书又在各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我们根据全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特点,结合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掌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出发,将经济法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实现“教、学、用”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经济法理论水平与应用能力。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图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适性的经济法教学模式,编写了本教材。
《人权视野下的经济权利研究》从人权法的角度分析了经济权利的基本内涵、产生的历史根源、兴起的表现、规范性经济权利的体系,经济权利的实现与评价,以及我国经济权利的保障。书稿总体上采用的是一种时空交汇的立体式分析方式。书稿的创新之处是对经济权利进行了独立分析。
《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系列教材:外商投资与进出口贸易法律实务教程》的编写是以司法部制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为基础展开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系列教材:外商投资与进出口贸易法律实务教程》共分十一章,分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方式,外商投资的组织形态,外商投资的特殊行业,外商投资管理,外商投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进出口贸易合同,进出口结算,加工贸易与保税区,进出口货物通关,外商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争端解决。《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系列教材:外商投资与进出口贸易法律实务教程》各部分包括内容摘要、知识要点、案例评析、疑难问题、实务训练、课后练习与延伸阅读。
《企业信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立足我国企业信用监管的立法和实践,是国内较早采用企业信用信息归集、企业信用评价、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和企业信用信息应用"四位一体"制度框架全面系统地研究企业信用监管法律制度的著作。 《企业信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入挖掘,又有制度层面的全面梳理;既有法律维度的研究,又有跨学科思维的碰撞;既有基于制度创设的法理反思,又有基于制度实施的对策建议;既有宏观层面的布局指引,又有微观层面的具体剖析;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以期为我国深化行政监管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智识参考。
本书针对经济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程经济法的教学要求,全面介绍了经济法及与经济法相关法律的基本规定和立法趋势,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全面了解经济法和经济相关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汇集、梳理了近3-5年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高级人民法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裁判案例,提炼出相应的裁判规则。每篇裁判规则包括案例信息、关联事实、裁判理由、案例评析、相关依据五个部分,重点介绍了相关建设工程法规适用的现状,其中案例评析主要对裁判规则背后的法理、原因等进行分析,还包括延伸出针对相关裁判规则涉及问题的其他观点,尝试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纠纷和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经济法”的专用教材,本书以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背景、以经济管理实践为基础、以经管类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为原则、以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能为视角、以经济法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乐学善用为目标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同时,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着力培养并提升经管类专业学生正确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和合规意识,并努力引导学生像懂法律的管理者那样思维以有效避免经济管理活动中的法律风险,确保学生在校所学与就业所需紧密契合。本书定位精准,结构合理,内容简练、通俗易懂,重点、难点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以作为经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及成人高等院
本书介绍了达能娃哈哈国际商战的整个过程,对达娃之争背后的权益结构、利益冲突、治理结构以及力量博弈进行了动态分析,对达娃之争所涉法律问题——包括红帽子企业产权问题、企业控制权之争、董事侵权问题、商标权纠纷与处理、公司僵局纠纷与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风险与防范、政商关系处理、舆论危机化解、中外合资企业法律风险与防范等问题作了深入解读,并揭示了达娃和解的缘由与内幕,以及达娃之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外部性早是由西方经济学家作为“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之一而提出来的。对于外部性,我国盛洪教授指出,广义地说,经济学曾经面临的和正在面临的问题都是外部性问题,前者或许是已经消除的外部性,后者是尚未消除的外部性。这表明由外部性引发的外部性问题存在于时间上的永恒性与空间上的普遍性。而对于外部性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经济学领域开始的,而后这些问题又进入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的研究视野。 “外部性”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都可以从各自的视阈出发对它的内涵进行揭示,而对由外部性引发的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也有多种进路,《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作者胡元聪)所关注的是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克服问题。美国著名制度经济学家科斯曾经精辟地指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可以有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研究综述》一书对我国经济法各部门法学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论文)作了系统收集整理和归纳阐述,所收集成果的时间跨度为从1978年到2001年,涵盖了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宏观调控法、计划法、统计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财政法、税法、政府采购法、国有资产法、金融法基础理论、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社会保障法、知识产权法、对外贸易法、外资法、环境法等23个部门法。
本书为 十三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根据2016年前颁布实施的诸多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制度修订而成。全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经济法概论、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票据法、税法及经济纠纷的解决等。本书以易学、实用为原则, 密切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特点,围绕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安排知识点的设计,介绍了新的法律理念与法律制度,可以使读者初步具备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长期从事高等法学教学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精心编写而成,按照我国经济法领域每部法律的原有框架,以重点法条为评析对象,列明每条条文所涉及的知识点,并针对知识点列举精炼小案例或经典习题,以正确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务操作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释法典”是我社集数年法规编撰经验,创新出版的大型实用法律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不仅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果,而且秉持权威、实用的理念,相信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适用法律的*工具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直属的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机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 涵盖相关领域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解释及函复。全面反映近年来国家大规模法律文件清理工作的成果。 收录经提炼的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书、纠纷处理常用数据等内容,帮助读者大大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 对重难点法条进行条文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的精髓。 收录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及其他权威出版物
本书是冯宪芬的专著《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法保障研究》 综合应用法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理论和比较法、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经济法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正当性、科学性进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济法中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保障方式及内容等一般理论,后对经济法中社会公共利益的实体保障和程序保障制度进行了探析,指出社会公共利益的独立是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明确提出经济法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原则是社会本位原则、经济民主原则、平衡协调原则和权责利统一原则。全面揭示了经济法中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有内容是国民经济的整体安全、社会经济秩序、实质正义和社会性责任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等观点。其中关于经济法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论述,富有开拓性和探索精神。 《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法概论(第四版)/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是在2010年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融入了近几年新的法律动态和学界成果,同时保持既往特点:把复杂的经济法律关系用简单的方式表述,重点强调可操作性和各法律法规之间的一体性。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律关系、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国有企业法律制度、集体企业法律制度、私营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等。
2007年金秋,国内外公司法学界知名的权威专家、资深法官和律师、中国政府和证券交易所的专业高官计一百多人齐聚京城,参加北京论坛(2007)第四分论坛“全球化趋势中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及其预备会“北京大学法学院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议题展开了深入而有价值的探讨。本书收录了上述会议中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的三十余篇文章,并按照问题领域梳理归类为:理论前沿、规范诠释、制度构建、域外经验四大部分。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公司治理文化蔓延至世界各地,深刻地影响着各国企业运行的整体环境。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认真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存在和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实现途径,不仅是公司法学界学术贴近现实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