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研究与写作在遵循问题主义进路的前提下,以如何构建税务裁量的法律规制体系为主线,结合我国税务裁量的失范实践,在分析传统 立法 行政 司法 规制模式规则之失的前提下,引入协商规制模式以补充既有规制进路,进而落足于构建税务裁量的 立法 行政 司法 协商 协同共治的规制模式。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五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 失范实践与根源探寻:税务裁量的实然径路检视 。第二章 制度定位:税务裁量的应然逻辑诠释 。第三章 规范规制:税务裁量传统规制模式的局限性反思 。第四章 协商规制:税务裁量规制模式的新发展 。第五章 协同规制:税务裁量协商规制与规范规制的衔接 。
本卷重点策划了增值税立法热点问题,向在增值税法领域有资深造诣和丰富积累的杨小强教授、翁武耀教授,以及长期工作在税收实务一线的王一骁律师进行了约稿,本卷的 热点聚焦 正是几位专家学者深耕细作、对增值税法问题深入思考的思想结晶。同时,增值税立法的提速也引发了李磊、朱张润子等对相关增值税立法问题的思考,本卷 热点聚焦 中同时收录了他们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暂不办理出口退税等问题的分析。此外,本卷还针对税法的溯及力、破产新生税款清偿、契税计税价格等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本卷一共收录了12篇文章,共设置5个板块,其中5篇为热点聚焦、2篇为税法专论、3篇为实务评注,此外还包括1篇国际税法专题文章和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9年5月1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 债务重组》(以下简称 新债务重组准则 ),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与原债务重组准则相比,新债务重组准则在债务重组定义、重组债权债务统一按金融工具处理以及债务重组损益确认与计量等方面发生重大改变。为了形成财税一体化处理的内容架构,本书以新债务重组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含应用指南汇编)为基础,按债务重组确认与计量的逻辑来安排内容:一是债务重组会计概念与税法比较;二是债务重组的涉税规定;三是债权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四是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五是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案例。本书填补了新债务重组准则缺乏实用资料的空白,可以作为会计、税收类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的参考书目以及财
2023 2024年,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相关政策既有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研发的,也有减轻广大纳税人负担的。同时,税收征管大步走向智能化,从 以票控税 到 以数治税 ,再到 智慧税务 ,在极大便利税收征纳双方的同时,也潜存着税务风险爆发的隐患,如何认识和防控税务风险,已成为纳税人面临的紧迫问题。此外,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指导意见指出,企业要 强化税务管理,实现规范高效 ,对所有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都有指导意义。
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财税法论丛》第十八卷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本卷论丛秉持一贯的学术风格,在篇章结构上更加符合论文规范,栏目设置上除了保留 财税法基础理论 领域法学与交叉研究 及 全球热点财税问题 等经典栏目之外,结合当下财税法领域的热点问题,专门开辟 党的二十大与财税法治建设 税法总则与税法典 经典著作评析 栏目。本卷论丛以质取文,希望本卷论丛进一步夯实财税法的理论基础、拓展财税法的研究领域、促进财税法的学科发展。
本卷在保持税法 解释 与判例 评注 过往定位的基础上,在稿源内容、作者结构、组稿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以竭力回应好 后税收法定时代 税收法治走向何方的 中国之问 。本卷共收录了18篇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了 税法专论 实务评注 成案研讨 执法实践 学位论文 等版块。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广泛邀请税法学者与从事税法实务的税务干部、法院审判人员及税务中介人士,参与典型税案与重大理论问题的研讨、撰写税法评注文章,共同搭建我国税法研究的理论谱系、积累税法学的知识资源,尝试推动中国税收法治的点滴进步。《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第十四卷共收录了13篇精彩文章。
陈清秀教授是台湾地区知名学者。《国际税法》在台湾地区已发行两版。跨境间的经济法律活动,常常呈现出法律关系复杂化、交易形态新颖化的特点,但归根结底还是基于税法基本原理。本书参酌德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晚近的学说见解,以德国式的法律思维为指导,注重整体化、体系化、类型化的法理建构,并结合美国式的实务导向,在阐述理论的同时辅以台湾地区的实例。在国际税法原理、原则的基础上,以OECD租税协议范本为中心,分析国际重复征税、国际税收协定、转移订价、避税天堂的防制等国际租税法律问题。内容详尽多元、架构完整、说理清晰,力图展现完整的国际税法图像。本书可作为大学讲授国际税法的教科书,亦可供实务界解决国际税法问题参考。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第十卷)》共收录13篇税法解释论文,6篇判例评注论文,2篇司法判决文书,1篇"微言大义"集锦,1篇会议研讨精粹。近些年来,中国税法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在法学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第十卷)》着眼于税法法理解释和案例评注,以《个人所得税法》为主题,针对《个人所得税法》立法目的、功能地位等作分析。
《中国税务律师评论》(第10卷)以涉税争议案件评析为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税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对典型疑难税法案例的深入解读,也有对现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沿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税法案例在指导案件办理、完善税收立法和发展税法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本书作为中国税务行业专业性连续出版物,无论对于税法理论学者还是税法实务界人士,都具有积极的学习、借鉴意义。
本书回应了时下几个重要问题:第一,如何理解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法结构中的重要性;第二,如何在充分借鉴域外反避税经验,并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个人所得税反避税规则;第三,如何充分利用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大环境,构建完整的反避税体系。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背景与创新之处。第二、三、四、五章分析信托与信托税收法律制度的现状,尝试构建和完善我国信托所得税法律制度、信托流转税法律制度、其他涉信托税收制度并对未来可能开征的信托遗产税制度进行展望。第六章与第七章分析信托避税和信托重复征税现象并提出防范对策,实质课税原则是构建信托反避税制度的基础,也是克服重复课税困境的对症良药。第八章力图通过设计合理的税收激励制度支持并推动慈善信托的发展;第九章探讨CRS与新《个人所得税法》背景下的家族财富传承;第十章审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课税规则并提出制度优化建议。
本书立足于我国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历史、理念与现实三个维度,综合采取历史考察、法教义学、实证调研、国际比较借鉴等多种方法,通过制度流变考察、税法理念梳理、现状问题调研剖析、域外经验借鉴等方面的研究,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中心,以税收法定理念、平衡协调理念、正当程序理念、可诉性理念为统领,重点探讨了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进一步修订应予以高度关注和解决的理念更新、纳税人权利保护、征纳程序机制完善、税务争讼救济机制重构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若干《税收征收管理法》理论建构和制度设计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现代化发展与立法完善。
《财产税法论》按照历史论、价值论、机制论、制度论和应用论的顺序,对财产税法体系的历史沿革、功能价值、运行机制等进行循序渐进的论证:在我国,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属于不同主体,国家对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增值收益征收土地税,其正当性以及"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是一个极重要的命题;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对契税原理和基本要件的探究,以致在现行规范性文件中隐藏了一系列法律规则间的相互冲突,如何理解契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期限是核心的法律问题;房产税改革的利益博弈旷日持久,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遥遥无期,以乘用车为切入点,探讨车船税以其丰富的税源和稳定的税基成为财产税"法律化"的突破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认为,我国的财税法变革应从宪制层面考量:以保护私人财产权并促进财富增
本书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印花税征收和印花税票的发行及使用情况,内容包括中国印花税票集邮的回顾与展望,北洋政府时期中央和地方执政当局在华北地区印发的印花税票,华北各省发行版图旗印花税票的学习与探究,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及华北解放区发行的印花税票探究等。
一、目录编排合理。 丛书各个分册结合各个领域出台的新法文件、主法的修订情况,以及各个领域的法律理论体系,对整体体系进行修改,力求合法合理。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套丛书多数分册经过相关实务部门专业人士的审定,紧密契合实务人员工作的需求。 二、文件收录全面。 在具体分册的各个专题下,全面收入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司法文件,以及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涉及地方的文件具有实务指导性。本套丛书尤其要重视政策文件的收录,特别是劳动、社保、房产、土地这几个分册的目录设计。政策文件主要涉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两高及各部委的通知,会议纪要,负责人答记者问等。在某些分册中,甚至节录“十三五”规划、中央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 三、导读指引清晰。
本书收录了截至2022年4月30日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烟叶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同时,一并收录了与税收工作关联度较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便于读者深入了解资源环境税的相关业务知识,全面把握绿色税制内容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