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信息披露导论》是证券法学专家郭锋教授长期致力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的最新力作。该书全面构建了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理论框架,详细阐释了信息披露主要制度,包括信息披露价值功能、信息披露学说、信息披露规则、信息披露类型、自愿披露与安全港规则、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违反信息披露规范的民事责任;同时,对信息披露主要文件类型和证监会制定的格式准则进行了介绍,对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管、自律监管,人民法院审理虚假陈述民事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
《证券法信息披露导论》是证券法学专家郭锋教授长期致力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的最新力作。该书全面构建了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理论框架,详细阐释了信息披露主要制度,包括信息披露价值功能、信息披露学说、信息披露规则、信息披露类型、自愿披露与安全港规则、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违反信息披露规范的民事责任;同时,对信息披露主要文件类型和证监会制定的格式准则进行了介绍,对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管、自律监管,人民法院审理虚假陈述民事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
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共收录57件法规。其中法律4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12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3件,司法解释、司法文件5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23件。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按下列顺序编排:1.法律;2.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4.附录。其中,第3大类按照综合、证券、基金、信息披露规范类分类编排,证券篇中按照发行类、机构类编排,各类别依次按颁布时间顺序排列。
本书由证券法原理性制度、证券法律行为制度、证券违法行为及其规制构成。其中 编是本书的纲领,界定了“证券”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勾勒出了证券活动的“信息披露”和“立体监管”两大框架,帮助读者从宏观上领会证券法律制度的“社会本位”而不是“ 本位”与“政府本位”,亦不同于民事法律的“权利本位”、商事法律的“效率本位”。第二编客观描述了整个证券活动的动态过程,深入探讨了支撑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等各个环节的法制环境,力图使读者在了解证券活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掌握证券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做到既能够“知其然” 能够懂得“所以然”。第三编主要研讨了实践中常见的五类违法证券活动,即虚假陈述、欺诈客户、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短线交易,结合成熟市场经济 或地区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分析并探讨我国现行的
《证券法信息披露导论》是证券法学专家郭锋教授长期致力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的最新力作。该书全面构建了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理论框架,详细阐释了信息披露主要制度,包括信息披露价值功能、信息披露学说、信息披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2017上)》收录了2017年上半年与证券期货相关的法规性文件,其中法律3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1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2件,司法解释、司法文件3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2件。其中证监会文件按照综合、证券、基金、期货类分类编排,证券篇中按照发行类、机构类、上市公司类编排,各类别依次按颁布时间顺序排列,均是标准文本,是从事金融行业相关人员查阅资本市场法律规定的工具书。
《德国证券法律汇编》汇编了德国资本市场七部基本法律:《有价证券交易法》、《交易所法》、《有价证券保管与购买法》、《有价证券收购法》、《有价证券招股说明书法》、《有价证券销售说明书法》、《存款保护和投资人赔偿法》。这七部法律构成了德国证券市场的基本制度框架。《有价证券交易法》于1998年9月颁布,很近一次2011年7月对部分条款进行了微调。较大的修改是在2009年7月,主要是配合将《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arket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Union,MiFID)转化为德国靠前法而修订相关条文,特别是配合落实欧盟《反市场滥用指令》与《上市公司透明指令》,修改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包括持股申报通知中有关持股比例、通知期间等条款,修订后全文分为13章共47条。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及定义、内幕监控、市场操纵
证券法学理论界、实务界应当继续秉持开放、 、严谨的学术态度,担负起为金融、资本市场法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的时代使命,聚金融证券立法、司法、政府、监管、清算托管交易支付机构、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实务界人士于一堂,深入研究,充分探讨,为我国数字经济时代的证券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为证券法修改和金融资本市场法治体系完善贡献智慧。本书所收录的论文主要为2020年年会的 论文选集,集中反映了证券法学界的 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证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互动。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证券集团诉讼的著作。全书由8章构成,主要包括证券集团诉讼的优缺点剖析、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重大变革及其关键环节介绍、其他国家证券集团诉讼的立法与实践、中国证券诉讼的缺陷与完善、以及国内外著名证券集团诉讼案例评析等。本书核心在于通过比较法的考察和分析,探讨证券集团诉讼、尤其是美国的证券集团诉讼模式对中国的可借鉴性。本书的最终结论是,作为人类智慧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为有效的一种制度,证券集团诉讼制度在为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提供救济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所不能回避的;中国证券市场的真正法制化发展,必须依赖于对证券集团诉讼国际先进规则或其中部分元素的充分借鉴。
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共收录57件法规。其中法律4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12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3件,司法解释、司法文件5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23件。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按下列顺序编排:1.法律;2.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4.附录。其中,第3大类按照综合、证券、基金、信息披露规范类分类编排,证券篇中按照发行类、机构类编排,各类别依次按颁布时间顺序排列。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为基本指导,以“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证券法治体系建设”为主题,在清华大学召开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15年年会,凝聚学界智慧,汲取实践真知,形成改革共识,助推我国证券市场法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本书所收录的论文主要为本次年会的优秀论文选集,集中反映了证券法学界的*研究成果。我们期待,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证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互动,进而为证券法治的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由证券法原理性制度、证券法律行为制度、证券违法行为及其规制构成。其中 编是本书的纲领,界定了“证券”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勾勒出了证券活动的“信息披露”和“立体监管”两大框架,帮助读者从宏观上领会证券法律制度的“社会本位”而不是“ 本位”与“政府本位”,亦不同于民事法律的“权利本位”、商事法律的“效率本位”。第二编客观描述了整个证券活动的动态过程,深入探讨了支撑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等各个环节的法制环境,力图使读者在了解证券活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掌握证券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做到既能够“知其然” 能够懂得“所以然”。第三编主要研讨了实践中常见的五类违法证券活动,即虚假陈述、欺诈客户、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短线交易,结合成熟市场经济 或地区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分析并探讨我国现行的
本书从美国有关证券欺诈判例中撷取了十几个经典判例进行了编译,主要涉及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这两种最普遍的证券欺诈情形。在判例筛选过程中,编译者着重考虑了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重大性、主观故意与因果关系等要件,高度重视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并结合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对集团诉讼给予了相当关注。尽管这一编译项目的原本目的是通过解读美国法上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为我国反证券欺诈立法和司法提供比较法资料,但我们认为这些判例对于教学研究工作、法律实务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我们将其公开出版,与读者共同分享这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