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第三版)》主要更新在三个方面: 一是更新了材料。继2014年《行政诉讼法》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处罚法》《民事诉讼法》先后修改,最高法院出台了几个重要司法解释。在此期间,各地法院公开了海量裁判文书,最高法院也裁判了众多案件,精彩案例让人目不暇接,书中案例自然吐故纳新。除了公开的司法统计数据,作者通过自己建设的裁判文书数据库,尝试对220万份行政裁判文书进行大数据分析。上述法条、案例和数据一般截至2021年底。 二是充实了内容。增加了一章 诉讼程序概论 ,涉及行政诉讼的任务、参与人和基本原则。节与小节有多处调整,受案范围、事实认定、判决方式几章做了较大改动,适格原告、行政协议、行政行为无效、规范性文件审查、协调处理、再审程序等问题也有了更多学习和思考。全书篇幅
本书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医疗损害鉴定中常见的难点、重点问题,通过大量案例从理论上探讨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的判定原则,为医疗损害鉴定提供技术指引。本书共5章,第一章主要对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司法审判案件及鉴定案件进行分析讨论;第二章为常见医疗损害过错类型,包括诊断、用药、与手术有关的过错及过度医疗、知情告知、机会丧失、病历书写等过错的认定原则和方法;第三章为常见疾病医疗损害鉴定技术指引;第四章为《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书》的制作与评析;第五章为医疗纠纷尸检概述,提出医疗纠纷尸检有关程序规定及要求。
通过剖析来自鉴定实践或司法实践的临床各科约约100件医疗纠纷案例,详细介绍目前我国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医疗损害鉴定)的思路与方法,阐述鉴定理论,可以为医疗纠纷的鉴定与防范提供有益的参考。
《立案定罪量刑标准解读与实务指引》立足于公检法办理刑事案件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阐释了《刑法》及其修正案涉及的所有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定罪标准和量刑标准,对于深化推动立案改革和量刑规范化,准确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使每一起案件都能够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参考价值,是一本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工具书。
本书论述了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的现场勘验、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微量物证鉴定、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基于EDR 的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道路交通事故信号灯指示状态鉴定。
关于因外在客观因素导致的 执行难 问题,在作者创作的《保全与执行实务精要》一书中已有全面的论述,而本书主要关注因权利人自身行为导致的 执行难 的相关问题。本书从避免 执行难 的角度出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务案件,以问题、案例、结论、基本案情、争议焦点、裁判要点、相关法律规定、诉讼策略、类案裁判观点分析的行文体例,从对争议合同风险的评判、诉讼请求的制定、被告的选择、保全的适用以及诉中和解或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等多个角度,阐释因权利人自身行为导致 执行难 的不同情形,帮助权利人在日常经济交往中防范风险,并在准备诉讼或仲裁时优化诉讼策略,以求最大限度避免因自身因素导致的 执行难 ,即本书副标题 以执行视角优化诉讼策略 所言之意。
法条渊源:梳理了新证据规定所有条文的前世今生和发展变化,让您了解每一个法条的起草背景及与相关法条的互动关系;法条精析:从历次起草稿法条表述的增、删、改等文字变动情况着手,进行理论分析,并阐明实务要点
本书以技术侦查措施为研究对象,以技术侦查取证法治化为主线,以合法、有效、文明为价值基础,构建科学的技术侦查取证措施体系。在结构上,分上、中、下三编,共十四章。 br 上编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为技术侦查导论、技术侦查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技术侦查取证与技侦证据使用和技术侦查的法律伦理,主要是关于技术侦查的基本理论问题,对技术侦查措施进行了规范分析,探讨了技术侦查取证及其证据使用以及技术侦查法律伦理问题。 br 中编共六章,即第五章至第十章,分别为通讯监听、网络监控、卧底侦查、诱惑侦查、线人制度和控制下交付。主是对技术侦查措施进行专题研究,探讨了六种常用技术侦查措施实施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各措施特点,提出规范和完善建议。 br 下编共四章,即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选择四种常用技术侦查的典型
《刑事法评论:比较刑法》为《刑事法评论》第49卷。本卷主题是 比较刑法 ,集中展现了刑法学者对于当下比较刑法研究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的理论贡献。既有对比较刑法研究的定义、目标、方法、类型、功能等一般性问题的集中讨论,也有与具体的刑法问题相结合所进行的运用检验,体现了刑法研究的广阔视野与本土特性。本卷设有 比较刑法 理论争鸣 环境犯罪 诈骗犯罪 网络犯罪 腐败犯罪 刑罚裁量与刑事执行 实证研究 名家实录 等栏目。 《刑事法评论:比较刑法》涵盖的领域,既有故意论、不作为犯、共同犯罪与刑罚的裁量和执行等刑法总论的重点内容,也包括网络犯罪、财产犯罪、环境犯罪、腐败犯罪等刑法分论的热点问题,还涉及刑法的发展、比较法研究的方法论以及风险社会下的刑事法等宏观命题。 《刑事法评论:比较刑法》对我国刑法学的发
本书第三版出版后,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司法解释文件:《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一个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这三个司法解释文件的发布和施行,特别是其中个司法解释,共有条文163个,对2000年和2015年的相应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修改,补充了大量的法律具体实施规则,作者对本书第三版加以全面修改:补充对上述三个司法解释进行阐释的相应内容,纠正原书中与三个司法解释规定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论述。 本书第四版相对第三版,体例也略有改变:一是增加了 行政协议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 一章(第十三章),以反映和体现我国行政诉讼近年
本蓝皮书2019-2021卷,论述了2019-2021年中国证据法治发展的全过程,其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篇2019-2021年中国证据立法和司法进展,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一是证据立法进展综述;二是证据司法实践发展综述;三是司法鉴定制度建设综述;四是司法实践中的证据制度建设。第二篇2019-2021年中国证据科学学术进展,由五部分内容组成:一是证据科学研究进展;二是证据法学研究进展;三是法庭科学研究进展;四是证据科学教育进展;五是证据科学研究成果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