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看得见的正义 ,实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的公平,法律程序的正义。在我们这样一个普遍倾向于看重结果、忽视过程的社会,不仅在法律共同体领域,还应包括更大的公民范围,都有必要重新认识程序,树立程序思维,通过寻求程序的力量,扭转实体本位、程序虚无的趋势。实体和程序双管齐下,法律权威的恢复或可期待。 那么,程序为何重要?程序有着怎样的价值?程序正义价值如何独立于实体结果?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程序正义理论》一书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回答。本书主要认为,程序正义观念起源于自然正义和正当法律程序;存在工具主义、相对工具主义、程序本位主义、经济效益主义四种程序价值理论模式的分野;程序正义价值有其独立性和构成要素;程序正义可分为对抗性的程序正义和
本书作者以要件诉讼理论为基础,总结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创建了律师处理案件的要件诉讼九步法。要件诉讼九步法主要从律师视角,以查找请求权基础为先导,以证明责任划分为枢纽,以要件事实理论为支撑,将律师代理案件的思路分解为具体的九个步骤,并标准化、结构化地展现出来,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操作简便,有助于律师体系化、精细化地适用法律,实现律师代理工作的逻辑化、结构化、标准化,对于律师厘清代理思路、制定诉讼策略、把握诉讼流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书是郝银钟教授与王轶教授联合主持的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此课题荣获最高人民法院优秀调研成果奖。总体来看,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属于一项较新的制度,随着《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相继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公益诉讼逐步成为法学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在司法实践推进过程中,公益诉讼适用案件类型偏少、原告主体资格要求较高、预防性措施的不完善等问题也逐步显现,这些问题逐步成为制约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的瓶颈。本书尝试从立法角度,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借助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对公益诉讼中的基础理论和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在第一章重点闸述了法院职权主义在公益诉讼中的体现;第二章和第三章对域外公益诉讼制度和公益举报人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国内制度完善提供经
本书面向的群体比较广泛,尤其适合攻读法律、法庭科学方向专业学位的学生以及已经从事相关工作的读者。 对科学证据的解释和评价以及在法庭上对证据的陈述,对于法庭科学家作为专家证人的作用和司法利益都至关重要。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向法庭提交的科学证据的可接受性和可靠性,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辩论。 第二部分阐述了解释和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对建立在贝叶斯推理基础上的正式统计方法的讨论。 接下来一部分从DNA检验到文件检验等单一类型或类别的科学证据角度,介绍证据的评价和展示。每一章都阐释了分析和解释证据材料所依据的科学原理,随后介绍了一些案例,说明了在提供专家科学意见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
本书以公益诉讼专门立法为目标导向,立足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中的探索和面临的困境,从立法学的视角阐述论证公益诉讼专门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公益诉讼专门立法的基本框架、重点内容等一系列相关立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可供借鉴的方案,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系统了解我国公益诉讼专门立法的相关知识,同时对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和立法、司法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程序性辩护是一个从属于一般刑事辩护的概念,在逻辑上与实体性辩护相对应,在法律上和实践中与实体性辩护活动相并列。程序性辩护是一种提出有利于被追诉人的程序性请求,以及以程序违法为由要求审判机关宣告相关的诉讼行为无效,从而维护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辩护;是一种通过指控程序违法,以攻为守的诉讼活动。 本书涵盖了辩护律师代理各类刑事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常见的程序违法问题;本书将程序辩护要点及相关案例,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便读者学习、查阅;本书具有类书、工具书的性质,是律师、当事人以及刑诉法研习者的重要手册。
本书主要采用文献梳理、语境分析、类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综合运用了民法解释学、比较法学、法律文化学、法律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对诉之合并、共同诉讼、第三人诉讼、反诉和重复诉讼法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是民事诉讼法自1991年通过以来的第五次修改,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内容方面,重点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制度进行了完善,同时针对社会普遍关注、司法实践反映集中、各方能够形成高度共识的民事诉讼领域其他问题也进行了修改完善。 为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切实实施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参与法律修改工作的有关同志共同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读》一书,对最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进行逐条解读,力求准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条文内涵,并对理解适用过程中需要重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