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正当法律程序的早期发展(棠树文丛)
    •   ( 246 条评论 )
    • 徐震宇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在现代世界,正当法律程序已经成为一项普遍的司法原则。本书尝试呈现一幅有关其早期发展的复杂图景,指出它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欧洲社会及思想的重大变动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在宗教方面的根源。本书试图说明,除了从权利角度理解这项原则及相关操作,我们还有理由把它理解为一种试图控制或隐藏不可克服的敌意的机制,并进一步从这个角度观察和理解现代世界的某些困境。

    • ¥49 ¥58 折扣:8.4折
    •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司法适用疑难解析 喻海松刑诉工具书
    •   ( 2547 条评论 )
    • 喻海松 /2021-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司法适用疑难解析》关注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修改后的司法适用问题,是一本理论与实务兼具、偏重司法实务,并有一定工具书性质的专著。 全书共三编。 上编 刑事诉讼法立法修改司法适用 在回顾2018年《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决定》相关条文修法过程的基础上,主要依据2021年刚刚施行的《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解释》,对修法所涉及的监察与刑事诉讼衔接、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速裁程序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司法适用进行探讨。 下编 刑事诉讼司法实务与疑难解析 选取了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未予涉及,但2012年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司法实务中关注度较高,并在2021年刑诉法司法解释中给予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涉及证据一般规定、分类审查与认定、电子数

    • ¥93.1 ¥98 折扣:9.5折
    • 诉讼精细化:要件诉讼思维与方法
    •   ( 1254 条评论 )
    • 段清泉 /2021-08-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作者以要件诉讼理论为基础,总结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创建了律师处理案件的要件诉讼九步法。要件诉讼九步法主要从律师视角,以查找请求权基础为先导,以证明责任划分为枢纽,以要件事实理论为支撑,将律师代理案件的思路分解为具体的九个步骤,并标准化、结构化地展现出来,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操作简便,有助于律师体系化、精细化地适用法律,实现律师代理工作的逻辑化、结构化、标准化,对于律师厘清代理思路、制定诉讼策略、把握诉讼流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 ¥120 ¥149 折扣:8.1折
    • 程序正义理论(第二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 222 条评论 )
    • 陈瑞华 /2022-08-01/ 商务印书馆
    •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看得见的正义 ,实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的公平,法律程序的正义。在我们这样一个普遍倾向于看重结果、忽视过程的社会,不仅在法律共同体领域,还应包括更大的公民范围,都有必要重新认识程序,树立程序思维,通过寻求程序的力量,扭转实体本位、程序虚无的趋势。实体和程序双管齐下,法律权威的恢复或可期待。 那么,程序为何重要?程序有着怎样的价值?程序正义价值如何独立于实体结果?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程序正义理论》一书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回答。本书主要认为,程序正义观念起源于自然正义和正当法律程序;存在工具主义、相对工具主义、程序本位主义、经济效益主义四种程序价值理论模式的分野;程序正义价值有其独立性和构成要素;程序正义可分为对抗性的程序正义和

    • ¥82.8 ¥98 折扣:8.4折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文书样式:制作规范与法律依据
    •   ( 306 条评论 )
    • 法律应用研究中心 /2021-08-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当事人权益,人民法院于2015年4月29日公布了《行政诉讼文书样式(试行)》。共公布文书样式132个,包括人民法院制作并发给当事人的判决(调解)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通知类文书等共96个,法院内部用报告、函件类文书14个和指导当事人诉讼行为用的文书22个。 本书在全面收录行政诉讼文书样式132个的基础上,根据2020年公布的《公益诉讼文书样式(试行)》,新增行政公益诉讼文书样式2个。以期进一步统一行政诉讼文书制作,不断提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审判工作水平。文书样式均配以制作规范和法律依据,有助于规范和统一写作标准,方便法官制作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和当事人参与行政诉讼的参考用书。

    • ¥45.6 ¥68 折扣:6.7折
    •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第三版)
    •   ( 417 条评论 )
    • 顾培东 著 /2016-05-01/ 法律出版社
    • 这是一本融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多重原理,以中国学人视角解析诉讼制度的经典著作。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客观的思考与恳挚的期望,尽全力于本书,兼述诉讼制度一般内容与应然构设,同纳诉讼制度社会意义与价值目标,对系统、真实地认识诉讼这一理论对象与实践活动,将大有助益。

    • ¥45.6 ¥48 折扣:9.5折
    • 诉讼执行一体化:以执行视角优化诉讼策略
    •   ( 64 条评论 )
    • 吴志强 /2023-08-01/ 法律出版社
    • 关于因外在客观因素导致的 执行难 问题,在作者创作的《保全与执行实务精要》一书中已有全面的论述,而本书主要关注因权利人自身行为导致的 执行难 的相关问题。本书从避免 执行难 的角度出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务案件,以问题、案例、结论、基本案情、争议焦点、裁判要点、相关法律规定、诉讼策略、类案裁判观点分析的行文体例,从对争议合同风险的评判、诉讼请求的制定、被告的选择、保全的适用以及诉中和解或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等多个角度,阐释因权利人自身行为导致 执行难 的不同情形,帮助权利人在日常经济交往中防范风险,并在准备诉讼或仲裁时优化诉讼策略,以求最大限度避免因自身因素导致的 执行难 ,即本书副标题 以执行视角优化诉讼策略 所言之意。

    • ¥140.6 ¥148 折扣:9.5折
    •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读
    •   ( 20 条评论 )
    • 马正平 主编 /2023-1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是民事诉讼法自1991年通过以来的第五次修改,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内容方面,重点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制度进行了完善,同时针对社会普遍关注、司法实践反映集中、各方能够形成高度共识的民事诉讼领域其他问题也进行了修改完善。 为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切实实施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参与法律修改工作的有关同志共同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读》一书,对最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进行逐条解读,力求准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条文内涵,并对理解适用过程中需要重点注

    • ¥70.9 ¥88 折扣:8.1折
    • 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诉讼法学文库)
    •   ( 38 条评论 )
    • 徐军 著 /2010-08-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的关系,是检察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核心问题。作者采取辩证的方法,通过论证检察权的重要属性——控权性与诉讼性,来分析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的关系。一方面阐述了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共存于检察权之中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具有不同的控权性和诉讼性,二者互不包含而是有着职能交叉。本书对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 ¥42.2 ¥50 折扣:8.4折
    • 国际商事仲裁正当程序问题研究
    •   ( 21 条评论 )
    • 梁艳艳 著 /2023-1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国际商事仲裁正当程序法律规范体系实施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正当程序适用条款具体实施问题的系统梳理,聚焦完善我国国际商事仲裁正当程序规则适用的相关理论及制度建设,并提出刑事规范对国际商事仲裁正当程序规制的意义,在动态中推进规则和机制发展创新,目的在于增强我国在有关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58.5 ¥68 折扣:8.6折
    • 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
    •   ( 51 条评论 )
    • 周欣 著 /2010-04-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理论和实务,域内和域外,纵向和横向多视角对侦查主体设置、侦查权限划分和侦查权控制三个方面对侦查权配置问题进行探索和比较。并结合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逐一进行剖析和论证,提出尽可能详尽的立法建议与改革方案。 全书以侦查概念为研究起点,重点围绕侦查权与侦查主体、侦查权配置的理论架构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并以不同国家和法域为视角,对侦查权配置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侦查主体设置状况进行梳理,重点探索我国侦查主体设置应当遵循的原则、侦查权限划分的基本框架和在诉讼框架内完善侦查权控制体系等问题。

    • ¥23.6 ¥28 折扣:8.4折
    • 审前证据收集与案件事实发现
    •   ( 150 条评论 )
    • 赵言荣 /2019-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证据收集和事实发现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证据收集作为证明过程的基础,是民事诉讼能否获得公正判决的保障。 《审前证据收集与案件事实发现》主要通过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当今世界代表大陆法系的德国和代表普通法系的美国的证据收集制度的全面研究,以及对站在美国和德国中间点的日本证据收集制度的深入研究等,为我国的证据收集制度寻找有益的借鉴。同时,在研究中国特有的国情和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为我国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特色的证据收集制度,以保障案件事实的发现,促进司法正义的实现。 《审前证据收集与案件事实发现》对我国证据制度的研究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 ¥40.6 ¥59 折扣:6.9折
    • 抗辩的艺术(第1卷):房地产诉讼选录
    •   ( 194 条评论 )
    • 李心鉴 著 /2014-01-01/ 法律出版社
    • 案例训练的主旨,是要让青年学习律师是如何形成诉讼主张和如何练就诉讼本领的,即培养青年“像律师一样思考”。更重要的是通过诉讼的对抗,学习动态的、往往并无定论的法律,即“活的法律”。 于是,作者以打造全新的、经典的案例教程和诉讼研修读物为己任,借鉴以哈佛法学院为代表的美国案例教学法,潜心十年,苦心孤诣,为法学院师生和青年律师献出此书。 不同于常的写作手法,着力于诉讼双方的对抗较量,从业务的取得,到形成抗辩主张,后总结各类诉讼经验,

    • ¥131.1 ¥138 折扣:9.5折
    • 民诉小全书
    •   ( 1538 条评论 )
    • 刘哲玮 /2020-10-26/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新民诉法汇编作品,根据作者多年教学、实务经验及对国家法考的深入理解,将学习、律师实务和法考中*重要、常用的法律、司法解释、重要文件等,按照统一的思路架构进行精心编排,以符合读者对民诉法法条学习、实务和考试中使用的要求。本书力争做到精炼、实用、准确、便捷,成为法律人案头常备的经典参考用书。

    • ¥38 ¥40 折扣:9.5折
    • 民行交叉案件“附带审理”模式研究
    •   ( 75 条评论 )
    • 哈书菊 著 /2023-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阐述了民行交叉案件及其解决机制的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民行交叉案件审判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民行交叉案件 附带审理 制度,强调建立 附带审理 制度的积极意义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司法权相结合原则、先决问题个案处理原则、公共利益小损害原则、司法终解决原则以及司法权与行政权均衡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了完善民行交叉案件 附带审理 模式的具体建议,即以 诉的声明 确定案件性质、以 指定管辖 突破管辖限制、以 行使释明权 合并新的诉、以 文书间渗透 关联相关裁判等。本书从司法实践出发,结合《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针对如何实现民行交叉案件的科学立法、公正司法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民行交叉案件的审判工作提供借鉴。

    • ¥36.1 ¥38 折扣:9.5折
    • 公案簿(第9辑)
    •   ( 29 条评论 )
    • 吴凤斌 等校注 /2009-1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第8、9辑的内容,起1852年1月6日,终1856年12月12日,包括原档第13册(1852年1月6日-1854年9月29日)、第14册(补1854年4月28日-1856年12月12日)、第15册(1855年9月12日-1856年4月10日)的案卷。

    • ¥36.1 ¥50 折扣:7.2折
    • 诉讼与仲裁论丛—特免权制度研究
    •   ( 28 条评论 )
    • 吴丹红 著 /2008-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证据的提出在于发现真实,然追求真相并不是证据法的全部目的。为保护社会特定价值或者基于社会政策之考量,法律也允许证人享有在一定条件下拒绝作证的权利。厘清作证特免权的内容和边界,不仅于保护证人有重要意义,亦是强化证人义务的前提。本书首次全面阐述了不自证其罪特免权、亲属特免权、职业特免权和公共利益特免权等重要制度,分析了其在保护社会重大价值和实现司法正义之间的艰难权衡,澄清了学界对于特免权内容的误读。针对特免权制度在中国的历史性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本书直面中国司法实践中证人作证制度的困境,提出我国证人特免权制度设立的可能性和障碍,回应了当前证据立法中就此问题存在的争论,拓展了我国证据制度研究的深度。

    • ¥26.6 ¥33 折扣:8.1折
    • 案件事实认定论
    •   ( 3 条评论 )
    • 方金刚 著 /2005-08-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法院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认定案件事实,二是适用法律。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双方争执的绝大部分是事实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人民法院仅仅重视法律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作者从不同层面和视角比较分析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审判中案件事实认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它们在这个问题上带有规律性做法的理论基础、运行条件及利弊得失。然后,以这些理论为背景,针对我国目前案件事实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专家和学者们已经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

    • ¥25.5 ¥30 折扣:8.5折
    • 中国商事诉讼裁判规则(10):程序卷
    •   ( 127 条评论 )
    • 蒋勇 陈枝辉 /2016-06-01/ 法律出版社
    • 《中国商事诉讼裁判规则》系天同律师事务所耗时两年,对十几年来以**法院为代表的中国商事裁判权威典型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规则的精心梳理。对案例进行梳理、规整,进行解构、编排,在案例的海洋中探索规律,借鉴钥匙码,并加以改造,形成“中国钥匙码”编码体系。 本套书共十本,包括合同卷、公司卷、担保卷、金融卷、程序卷五类。在全面、系统整理过往案例的基础上,天同所还探索出一种案例知识的体系化结构,以实现对以往裁判实务经验的便捷检索。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法律实务中运用案例,同时也方便了法律教学和学术研究。

    • ¥90.3 ¥95 折扣:9.5折
    • 安全生产法律纠纷处理依据与解读
    •   ( 60 条评论 )
    •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2016-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围绕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纠纷,根据内容划分为综合、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特殊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六大部分。每部分根据需要首先收录相关的现实案例,其次按效力等级分别收录对应的处理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并对重要法律依据配以解读,后收录有关的法律文书范本和实用图表,力求满足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 ¥37.9 ¥48 折扣:7.9折
    • 中国商事诉讼裁判规则(1):合同卷
    •   ( 193 条评论 )
    • 蒋勇 陈枝辉 /2016-06-01/ 法律出版社
    • 《中国商事诉讼裁判规则》系天同律师事务所耗时两年,对十几年来以**法院为代表的中国商事裁判权威典型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规则的精心梳理。对案例进行梳理、规整,进行解构、编排,在案例的海洋中探索规律,借鉴钥匙码,并加以改造,形成“中国钥匙码”编码体系。 本套书共十本,包括合同卷、公司卷、担保卷、金融卷、程序卷五类。在全面、系统整理过往案例的基础上,天同所还探索出一种案例知识的体系化结构,以实现对以往裁判实务经验的便捷检索。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法律实务中运用案例,同时也方便了法律教学和学术研究。

    • ¥77.4 ¥98 折扣:7.9折
    •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 301 条评论 )
    • 范愉 主编 /2005-12-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在当今世界,诉讼案件剧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传统的审判机制面对日益沉重的诉讼负荷,开始显得力不从心;诉讼的高成本和审判的迟延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从而构成民众“接近正义”的障碍和司法制度的危机,由此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司法改革运动。各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1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各国立法、司法机关的重视。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加人世贸组织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作者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以“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完善司法制度”为宗旨,广泛参考了中、英文资料,反复论证,精益求精,力求在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论述深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 ¥32.9 ¥39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