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数字时代的刑事诉讼变革
    •   ( 54 条评论 )
    • 郑曦 /2023-11-01/ 法律出版社
    • 数字时代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刑事诉讼,也不得不直面此种变化而发生变革。其中,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数据安全的保障成为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议题,新型侦查手段的运用以及司法信息化的推进也对传统刑事诉讼结构造成了冲击。针对这些问题,本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尤其关注新时代下刑事诉讼公正等核心价值因新技术运用而面临的潜在威胁,尝试通过协调刑事诉讼传统的基本原理与新技术运用的时代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解决二者冲突、实现刑事诉讼领域内新技术运用遵循法治化要求的路径。

    • ¥47 ¥48 折扣:9.8折
    • 刑事诉讼法学(第五版)
    •   ( 1097 条评论 )
    • 樊崇义 主编 /2020-04-01/ 法律出版社
    • 《刑事诉讼法学(第五版)》既立足于研究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全新内容,也对国外的先进制度理念进行了借鉴吸收,反映时代的成果。在编写体例和内容创新方面,仍旧严格遵循刑事诉讼规律,并按照部门法学哲理化的思维,促使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和理性,在讲清刑事诉讼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程序的基础上,尽量在理念、原理以及原则、行为、效力等问题上阐释清楚。 此番修订的第五版,是对原书的 推陈出新 。刑事诉讼法全新修改明确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原则,完善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的程序规定,增加了速裁程序。 此外,刑事诉讼法修改的26项决定中,有7项涉及辩护律师的相关内容,称得上是 完善律师制度的新措施 。此版教材皆反映以上修订,并加入大量实践内容,更突出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特点

    • ¥47.2 ¥68 折扣:6.9折
    • 刑事诉讼法(第四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   ( 1508 条评论 )
    • 陈卫东 /2015-01-0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按照本科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编写,包括管辖、当事人、证据、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特别程序、执行程序、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等。第四版根据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通过以后制定的相关司法解释等,对第三版中的相应内容进行了增、改、删等工作,如增加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等。

    • ¥39.9 ¥49.8 折扣:8折
    • 刑事诉讼条件论
    •   ( 61 条评论 )
    • 王一超 /2023-04-01/ 法律出版社
    • 诉讼条件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包含众多具体的诉讼条件事由。各诉讼条件的理论基础不同,但均指向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根本。诉讼条件理论具有开放性特征,既包括诸如时效、赦免、管辖和告诉等的法定诉讼条件,也包括非法定的诉讼条件。以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和诉讼迟延为例,比较法经验将其定位为非法定的诉讼条件,用以应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型程序违法。目前人们较为熟悉的程序性制裁是非法证据排除,但这只是针对违法取证行为的个别修补,救济力度不足。相较而言,因欠缺诉讼条件而终止诉讼,是杜绝此类严重程序违法的釜底抽薪之举,可以为被追诉人提供周全的救济保障。

    • ¥47 ¥48 折扣:9.8折
    • 律师辩护全覆盖与有效辩护 胡铭,冀祥德,毛洪涛,陶加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4
    •   ( 1 条评论 )
    • 胡铭,冀祥德,毛洪涛,陶加培 /2024-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律师辩护全覆盖与有效辩护是近年来刑事辩护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关注较多的两个方面,前者事关辩护权能否得到保障,后者事关辩护权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对辩护权 量 和 质 的追求是事关我国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本书是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辩护专委会2023年学术研讨会研究成果的文字 再现 ,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与经验丰富的刑事辩护律师重点从刑事辩护的理论观察、全覆盖与有效辩护的构建以及有效辩护的实践逻辑三个方面系统论证和阐述了刑事辩护领域律师辩护全覆盖与有效辩护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难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49 ¥98 折扣:5折
    • 刑事检察核心技能十四讲/检察业务实训丛书
    •   ( 6 条评论 )
    • 编者: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责编:芦世玲... /2020-06-01/ 中国检察
    • 本书为刑事检察实践中鉴定意见审查、儿童证言审查与权利诉讼、法庭辩论等14项具体、核心技能的实训课程文本。全书分十四讲,每一讲均结合作者工作实践,通过案例介绍、分析来对具体检查技能进行论述,涉及案例与问题均来自近年司法实践。书稿内容是对检查技能的理论总结,也是作者的经验介绍。

    • ¥39.93 ¥58 折扣:6.9折
    • 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研究
    •   ( 36 条评论 )
    • 陈慧君 /2023-04-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考察德国自白协商制度的立法化进程与其理论基础,并结合德国司法实践对适用该制度的判例意见,思考其对完善中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借鉴意义。全书共六章。章是从历史与现状、制度概览等方面对德国自白协商制度进行概述。围绕四则指导性裁判、司法实践现状的实证调查结果,以及制度的基本内容等方面展开。第二章与自白协商制度的自白有关,阐述了自白的概念与法律性质等基本问题、自白证据适用的原则与规则,以及自白作为从轻量刑依据的理论问题。第三章则分别从程序进行的规则、协商合意的约束力、上诉程序等三个方面论述自白协商制度。第四章阐述了自白协商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围绕沟通性刑罚理论、正义观、实质真实、被告人法定听审权的可放弃性,以及合理信赖受保护原则等方面展开。第五章论述了自白协商制度对重要刑事法

    • ¥35.3 ¥36 折扣:9.8折
    • 误判-刑事指控错在哪了 (美)加勒特,李奋飞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美)加勒特,李奋飞 /2015-04-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NA免罪案件揭露了过去美国是多么频繁地误判无辜者并使真凶逍遥法外。这已粉碎了人们对当前刑事司法体系的信心。作者布兰登·L.加勒特令人不安的深入分析,仔细探究了250名通过DNA检测而获得无罪释放的无辜者案件中,刑事指控的错误究竟出在哪了。 “本书在有关不公正的法律著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伴随着强烈的改革呼声……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只能希望他们能够发动广泛的公民,自由派以及保守派人士,要求立法和司法进行改革,不论警察是否已经铸成大错,都要确保无辜者能够获得自由。” “本书具有独值的部分是使用了统计学方法的附录,此部分对于误判,判决结果以及对判决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视角……很难想象,这短短的七页纸对我们刑事司法体系中的申诉产生了多么强烈的冲击。”

    • ¥32.73 ¥75.46 折扣:4.3折
    •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中国模式
    •   ( 99 条评论 )
    • 郭华 著 /2015-01-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郭华著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中国模式》是对专 家辅助人制度中国模式的探索,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 题为导向,注重发现中国司法实践遭遇的问题和国外 立法历经的教训,纠缠于学术研究放逐职权主义模式 的限度,合谋于比较法研究吸收当事人主义权利保障 模式的惯习,根植于法律文本的法理解读,预测了完 善专家辅助人制度隐含的未来方向,架构了不同于英 美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又有异于大陆法系国家鉴定 制度内部改良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中国模式”。 本书的基本研究路线是,从专家辅助人的实践语 境、立法现状解读该制度的基本内涵,从纷呈的学术 观为与实践不同做法中抽象出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通过实证调研与理论探讨推演出专家辅助人参与诉 讼程序以及需要享承的权利义务,对其提出意见的效 力作出分析;从洞察出的专家辅助

    • ¥33.5 ¥36 折扣:9.3折
    • 刑事辩护的艺术:无罪辩护经验谈
    •   ( 447 条评论 )
    • 王永杰 /2015-03-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所办成功案例中拣选出来的精品,有的是造成非常大社会影响,甚至引起举国关注的案件,很多人对这些这些的案件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潜心整理,回望思考,写成此书。本书包含了对这些成功案例辩护内幕的独家披露。希望本书既可以供当事人借鉴,也可以供法律人参考。

    • ¥31 ¥45 折扣:6.9折
    • 中国律师办案全程实录:刑事诉讼被害人代理与附带民事诉讼 朱加宁,叶连友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朱加宁,叶连友 著 /2009-04-01/ 法律出版社
    • 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刑事诉讼被害人代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被害人对案件事实的了解比一般人更为清楚,对司法机关公正处理案件的期待也特别强烈。但是由于被害人自身权利保护能力和法律知识的欠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过程中,其权益往往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建立和完善被害人代理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使被害人在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对维护法律尊严,伸张社会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刑事被害人是指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广义的刑事被害人既包括刑事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也包括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理论中,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一般被作为自诉人来加以研究,故本书中的被害人是指

    • ¥46.43 ¥102.86 折扣:4.5折
    •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6集)
    •   ( 2382 条评论 )
    •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至五庭主办 /2017-03-01/ 法律出版社
    • 【指导案例】选择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适用法律和裁量刑罚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详细阐明裁判理由,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 【立法、司法规范】刊登与刑事司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刑事政策】*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人民法院院领导在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讨论的问题等。 【审判实务释疑】*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解答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 【司法理论前沿】摘要刊登近期刑事理论界、实务界*研究成果,及时跟踪研究刑事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经验交流】地方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司法规范性文件及其背景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

    • ¥37.2 ¥38 折扣:9.8折
    •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99集)
    •   ( 746 条评论 )
    •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至五庭 主办 /2015-03-01/ 法律出版社
    • 【指导案例】选择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适用法律和裁量刑罚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详细阐明裁判理由,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 【立法、司法规范】刊登与刑事司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刑事政策】*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人民法院院领导在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讨论的问题等。 【审判实务释疑】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解答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 【司法理论前沿】摘要刊登近期刑事理论界、实务界*研究成果,及时跟踪研究刑事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经验交流】地方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司法规范性文件及其背景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

    • ¥37.2 ¥38 折扣:9.8折
    • 沉默的自由(修订版)
    •   ( 359 条评论 )
    • 易延友 著 /2015-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第50条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条款。有关中国是否应当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尽管《刑事诉讼法》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但有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条款,本书作者还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面对讯问有权保持沉默的结论。 作者关于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基本立场,在这本书中几乎都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关于沉默权的价值选择,人权保障、自由优先、主体性原则,这三者之间逐一递进,层层深入,至今仍然是作者观察、理解和解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立场。 《沉默的自由(修订版)》2001年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作者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对个别章节做了调整。由于这本书侧重于对沉默权的历史

    • ¥38.2 ¥39 折扣:9.8折
    •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新探
    •   ( 55 条评论 )
    • 赵秉志 主 /2010-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虽然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已回归祖国,但由于香港曾长期实行英国法律制度,澳门曾长期实行葡萄牙法律制度以及港澳回归祖国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原因,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了与中国内地不同的法律制度。就刑事法律而言,三地立法背景不同,法律内容相异,运行机制有别,因而在解决跨法域刑事法律问题方面存在诸多法律障碍。对此,内地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理论界与实务界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在十余年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学术团队的主要成员,长期以来对此问题也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并积极进行研讨,竭力推动我国区际刑事法理论的深化以及相关司法实务问题的解决。这种努力得到了内地与港澳法律界同仁的积极呼应及大力支持。例如,2002年4月,我本人当时担任主任的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

    • ¥33.7 ¥45 折扣:7.5折
    • 新编刑事诉讼法小全书
    •   ( 11 条评论 )
    •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编 /2012-04-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采用独特的编注体例,以诉讼综合程序、刑事诉讼程序和与诉讼相关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全面收录涉及上述规定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等;并以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体系为主线,将相关法规文件或其巾的具体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编排。适合读者在拥有充实的条文资料的基础卜全面把握刑事诉讼,并帮助渎者迅速查阅刑诉法的核心规定及关联法规的具体规定、同时在相关章节附录刑事诉讼的文书范本。

    • ¥46.6 ¥58 折扣:8折
    • 刑事司法机器
    •   ( 327 条评论 )
    • (美)毕贝斯 著,姜敏 译 /2015-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事司法机器,是作者从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讲述刑事司法作为国家机器,在美国是如何运作的。作者从刑事司法在美国发展的历史,到如今诉讼中利益各方之间的博弈,均娓娓道来。《刑事司法机器》语句生动、各章节名形式多样,具备较大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作者身为联邦法院肯尼迪大法官助理,深谙美国刑事法实务,因此在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本书有助于我国法学师生深入了解美国刑事政策和刑事诉讼制度,具有出版价值。

    • ¥33.7 ¥49 折扣:6.9折
    • 刑事和解的法制化构建
    •   ( 7 条评论 )
    • 蒋石平 著 /2019-10-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基于传统的报应主义理论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影响,国家往往将刑罚作为回击加害人的应然手段,而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各种损失,除可计算的直接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外,次生损失(如被害人为家庭创收来源而导致的收入基本丧失)以及精神损失,亦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弥补机制。在 以暴制暴 的刑罚观念与 弥补机制失效 的双重作用下,加害人、被害人双方的关系在缺乏沟通平台的情况下日益恶化,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不能得到有效地修复,且与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相脱节。 自20世纪70年代始,西方发达国家在恢复性司法理论导引下,通过程序变革,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尝试 刑事和解 的案件处理方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广泛交流,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广泛深入,新时期的

    • ¥32.9 ¥39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