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作为全球通行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方式,在尊重当事人意愿、便捷高效解决纠纷、跨境管辖执行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书以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推进为中心,在阐释国际商事仲裁的涵义、特征、性质、优势、分类、制度结构和仲裁机构的基础上,分别对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国际仲裁的法律适用、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程序的进行、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等展开系统的介绍。本书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核心,界定仲裁协议、仲裁员、仲裁程序、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等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原理。在编写方式上,本书注重以学生的认知思路作为叙述的逻辑主线,强调学生本位,试图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开放性的观念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在内容设计上,既注重基础概念及核心知识的传授,同时为在这方面具有兴趣的同学拓展眼界、
■从仲裁权与司法权的二元权力视角出发,尤以1994年《仲裁法》制定后我国仲裁司法审查的规范与实践为重点考察对象,探究仲裁的司法边界问题。 ■仲裁权与司法权皆为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裁判权。仲裁裁判与司法裁判之间的共性使之成为可替代的纠纷解决方式,但与此同时,两者也存在显著差异。 ■仲裁的司法边界也即仲裁权与司法权之间的权力界限。
1.主要内容:本书主要针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疑、难、新问题,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力图加强案件仲裁与审判工作中法律适用的深层次理论和实务研究,旨在及时反映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审判法律适用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传递理论与实务研究和政策信息,为仲裁员、法官、律师,以及调解员提供业务指导和参考,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研究提供新鲜的案例,计划连续出版。本辑收录有来自一线仲裁员、法官、律师经办的70余个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案情及审判结果,案例包括劳动关系认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与解除,劳动报酬与工时休假,社会保险与福利等各种类型,同时附有专家评析。 2.主要特点:案例典型、鲜活,评析以理论为指导,引发讨论与思考。 3.选题价值:案例与评析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审判具有指导意义,连
《青少年法律研究文库·青少年法律研究系列丛书(2004)6: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侧重于运用比较与历史研究的方法,明确提出了少年刑法这一与普通刑法相对应的命题,试图超越法条和传统刑法理论框架,详细论证了少年刑法的内涵、少年刑法的起源与流变、少年刑法的理论基础、少年刑法的基本立场、少年罪错、保护处分、少年刑罚等基本问题,分析和指出了我国现行刑法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完善建议。我相信该书的出版不仅会推动更多的学者关注少年刑法这一课题,也将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及刑法的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丛书入选书目的内容全面覆盖从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到审判和执行的各个诉讼段中的重要诉讼法律制度。本丛书对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予以充分关注,尤其是对管辖、证据、司法鉴定、强制措施适用、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刑事和解等方面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力求从多角度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制度选择方案。
《仲裁大咖谈仲裁》共收录发言19篇,均为业界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在“仲裁大咖谈仲裁”公益讲座上的发言,从仲调结合、司法审查、行业仲裁、仲裁的实体与程序、中国商事仲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仲裁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讲述,让 多的人认识仲裁、了解仲裁、选择仲裁。同时收录了王利明老师受邀针对民法典所做的发言,系统全面阐述《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特色,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民法典》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收录了5篇实务工作者针对疫情期间仲裁工作的开展、合同的履行等有关法律问题的发言,提出了建设性对策及建议。
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和典型案例分析,提出风险对策及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系统全面地解读了《仲裁法》及配套法规、司法解释中的相关内容和基本知识。书中所选案例紧扣法律条文规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导性的特点,对于读者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本书适合作为各院校法律相关专业的案例教材,也适合作为广大民众咨询日常法律纠纷事务的实用指导书,还适合作为各企事业单位、法律培训机构、法官和律师等法律从业者,以及其他法律爱好者进行法律实践和研究的专业参考书。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本书主要分九大部分:仲裁工作概览;仲裁法律制度建设;仲裁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仲裁、仲裁案例评析、仲裁文化建设、ADR与仲裁领域大事记、仲裁机构简介、附件。
1958纽约公约是国际仲裁法领域最重要和最成功的国际文书。世界各国的法院日趋统一并和谐地适用与解释该公约已有五十余年。截至2014年4月10日,已有149个国家加入了纽约公约。 所有缔约国的法官都需要掌握适用与解释纽约公约的要旨。该公约对缔约国国内法院应如何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实体问题以及管辖权等问题都有所规定。本指南旨在简要概述纽约公约的起草背景和目的,并对法官们如何决定该公约的适用范围、对公约条文应当如何解释和适用提供指引。它用语简明扼要,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公约的路线图。它的目的是为了回答在适用公约的任何阶段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而非作为综合的参考书。它的对象主要是使公约能够有效运作而不可或缺的法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