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学说汇纂第二十二卷 利息 证据 对法的不知
    •   ( 111 条评论 )
    • (古罗马)优士丁尼 著,胡东海 译 /2015-03-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二十二卷):利息、证据、对法的不知》属于《学说汇纂》第四部分(第20~27卷),它也属于由17卷书组成且均被称作“单行卷”的那组。该卷讨论了利息、孳息、海运借贷、书证、证人、证据和推定。 在关于《学说汇纂》的批准的Tanta敕令(Cost.Tanta 5)中,优士丁尼指出,与前面两卷(第20、21卷)一样,该卷在内容上更接近第三部分;该部分涉及的是应当给付的物,也就是债。我们还将看到,由于问题的类似性,该卷中也穿插了与物权保护相关的问题的论述。 就如其他卷那样,该卷书也未清晰地显现关于讨论对象的共同点,以至于在永久告示中不存在对应的标题,在法学阶梯中也没有相应的论述。然而,可以这样来理解,即前两章的共同点在于除主物之外还应当被给付的附属物;随后三章的共同点在于证

    • ¥13 ¥18 折扣:7.2折
    • DNA证据的应用与规制
    •   ( 60 条评论 )
    • 王志刚 /2015-12-08/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在理论上深刻认识DNA证据的内涵及DNA证据形成过程中国家权力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冲突;全面了解和掌握DNA证据立法和实践现状,准确发现症结所在。在结构上,本书分为六章。本书分为六章。 章为DNA鉴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为DNA证据的内涵与应用。第三章为DNA证据的形成与公民权利保障。 第四章为DNA样本采集及其程序构建。第五章为DNA数据库的应用与完善。 第六章为DNA证据的鉴真。

    • ¥20.9 ¥29 折扣:7.2折
    • 民事证据规则适用 周继军 主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周继军 主编 /2013-05-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民事证据规则适用》归纳了大量的证据运用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确定证明对象,收集证据的技巧与方法,如何进行举证、质证和认证,如何判断证据的证明标准等。同时,围绕日常生活中适用证据规则经常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司法实践中的证据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对证据运用的前沿理论作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实现证据收集、审查、运用行为的有序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12 ¥41.37 折扣:2.9折
    • 民事证据规则适用 周继军 主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周继军 主编 /2013-05-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民事证据规则适用》归纳了大量的证据运用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确定证明对象,收集证据的技巧与方法,如何进行举证、质证和认证,如何判断证据的证明标准等。同时,围绕日常生活中适用证据规则经常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司法实践中的证据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对证据运用的前沿理论作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实现证据收集、审查、运用行为的有序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8 ¥23.37 折扣:3.4折
    • 计算机取证
    •   ( 47 条评论 )
    • 杨永川 /2008-06-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计算机取证是一个涉及法学、刑事侦查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在进行计算机取证的相关司法实践过程中,也常常需要对相关问题从相关法律、侦查方法、取证规范、取证技术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本书介绍计算机取证的相关研究与司法实践方法,内容涵盖计算机犯罪、电子证据和计算机取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取证程序、计算机取证技术、计算机取证工具、计算机取证法律和规范、对典型对象的调查取证和计算机取证实验等。

    • ¥28.6 ¥30 折扣:9.5折
    • 刑事DNA证据的法理基础和应用价值
    •   ( 79 条评论 )
    • 汪枫 著 /2019-03-01/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目前,我国刑事DNA证据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无论是刑事诉讼立法,还是刑事司法实践,对刑事DNA样本的采样和分析、刑事DNA证据样本和鉴定意见的可采性和证明价值、刑事DNA证据和基本人权保障等关键问题的关注都十分稀少,这导致法官在审查和判断刑事DNA证据时面临诸多困境。本书在对刑事DNA证据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主要从刑事DNA证据的应用与挑战,刑事DNA样本采样、分析与基本人权保障,刑事DNA样本采样、分析的法律规制,刑事DNA证据的证据资格和证明价值等方面对刑事DNA证据进行系统研究,试图为司法实践提供一套审查和判断刑事DNA证据的参照规范,为我国刑事DNA证据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 ¥21.2 ¥36 折扣:5.9折
    • 刑事证据规则运用手册
    •   ( 216 条评论 )
    • 刑事证据规则运用手册》编委会 编 /2010-09-01/ 法律出版社
    •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也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刑事诉讼的过程主要是围绕着证据进行的,即在收集、审查、判断、运用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公正处理案件。证据规则是规范证据的收集、证据的审查以及证据的评价等诉讼证明活动的准则。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两个规定以现行法律为根据,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借鉴外国有益做法和吸收法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作出有力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本书融合相关具体规定,逐条解读两个规定条文,深入阐释法条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适用要点难点;遵循注重实用的原则,精选典型案例,以两个规定为视角重新审视,详解具体案例在两个规

    • ¥30 ¥35 折扣:8.6折
    •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   ( 90 条评论 )
    • 郭旭 著;卞建林 编 /2016-1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系列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对该规则进行了细化。从近些年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认定非法证据的案件不多,由于排除非法证据而对案件实体审判结果造成影响的案例更少。 《法大诉讼法学博士文库: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系统梳理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实践当中的典型案例,探讨了现阶段制约该规则发展的相关制度因素,进一步厘清了非法证据的范围、证明及程序等关键性问题。 通过《法大诉讼法学博士文库: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读者能够加深对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实施情况的整体了解,引发对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一重要刑事司法制度的深入思考。

    • ¥27 ¥32 折扣:8.4折
    • 证据学论坛(第15卷)
    •   ( 10 条评论 )
    • 何家弘 主编 /2010-03-01/ 法律出版社
    • 为弘扬证据学学术研究,证据学研究所于2000年创办了全国家证据学学术专刊《证据学论坛》、系列讲座“德恒证据学论坛”以及专业网站“中国证据法网”、“中国物证技术学网”,开创了一门应用法学新课程“证据调查学”,在研或已完成的国家社科等*和境外法学研究项目有十多项。 本卷为第15卷。

    • ¥23.8 ¥28 折扣:8.5折
    • 诉讼证明中的推定研究
    •   ( 21 条评论 )
    • 焦鹏 著 /2012-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总结了中外法学界有关推定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两大法系国家的推定制度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简单地进行借鉴和移植现成的理论,而是在反思性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初步创立了一个有关推定问题的理论体系。例如,他认为,目前中外法学界对推定所下的定义,基本上属于操作性定义,而“属加种差”的实质性定义才更能解释推定的本质,他将推定定义为“事实裁判者从基础事实和辅助条件出发,借助推理的形式,对案件事实进行盖然性选择或假定的认定事实的方法”。又如,在推定的效力问题上,他认为“推定的效力不是转移证明责任,而是将具有可能性、假定性的情况认定为案件事实”;“推定的功能在于给事实裁判者,对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提供一种裁判出路,推定为自由心证的公开、证明标准的

    • ¥18.9 ¥24 折扣:7.9折
    • 法学原理与案例讲堂:证据法
    •   ( 22 条评论 )
    • 郭华 著 /2014-07-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案例课堂”的方式对证据法的知识要点:证据法的一般原理、证据概念、证据规则、证明制度、证据证明力的审查判断等内容进行精辟的法律解析。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电子证据、“录音、录像、律师在场”三项制度等)的积极探索。既有宏观概括,也有细致分析。

    • ¥25.2 ¥32 折扣:7.9折
    • 证据法论(第三版)
    •   ( 71 条评论 )
    • 占善刚刘显鹏 著 /2015-08-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证据法论 第三版》立足于现行三大诉讼法典中的证据法则以及人民法院于不同时期颁行的关于证据法的司法解释,在大量吸收国内学者的关于证据法*成果之基础上,阐释了民、刑证据法基本原理、证据中的基本制度与基本证据规则,缕析了我国证据规范所存在的缺漏并就如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证据法论》立论平允,其中不少为作者自己所持之见解,在此意义上讲,其实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毋宁认为乃真正意义上的证据法著作。《证据法论》不仅可作为初学者入门之用,也可作为法学专业研究生进一步研习证据法的高级读本。

    • ¥29.2 ¥39 折扣:7.5折
    • 侦查谋略学
    •   ( 2 条评论 )
    • 王传道 编著 /2004-0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侦查谋略学》侧重借鉴传统的谋略思想研究和解决侦查领域中的问题,由于我国古代谋略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军事领域,似乎凡谈谋论策自然就和用兵作战联系起来。侦查是同犯罪打交道的,幸好侦查对抗与军事对抗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似乎存在着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该书中涉猎兵法中的知识较多,有些地方还举止了一些战例。但该书中谈兵论法的用意是启迪大家的思想,从军事对抗中悟出侦查破案的道理来,旨在借兵法中的一块宝石,试攻侦查谋略之玉。 奇谋良策来源于智慧,但运用智慧又离不开人的品德。谋略本身并无好坏、善恶之分。但是,用谋的结果却有好坏;用谋人的动机却有善恶之分。本书虽然侧重研究侦查谋略,但谋略思想是不分领域的,“隔行不隔理”,谋略的基本思想是共通的,因此其他领域亦可以吸收、借鉴。

    • ¥11.3 ¥15 折扣:7.5折
    • 刑事证据制度新探:“两个证据规定”实证研究
    •   ( 20 条评论 )
    • 叶青 主编 /2015-0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以“两个证据规定”为研究对象,围绕“两个证据规定”的立法评述、“两个证据规定”的司法现状以及“两个证据规定”完善的具体立法建议三个方面展开。本书采取实证考察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科学而严谨,研究成果具有很强实践意义。本书不仅适合法学研究人员阅读,也适合法律实务工作者研习。

    • ¥22.9 ¥29 折扣:7.9折
    • 证据法论
    •   ( 8 条评论 )
    • 占善刚刘显鹏 著 /2009-02-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现行三大诉讼法典中的证据法则以及人民法院于不同时期颁行的关于证据法的司法解释,在大量吸收国内学者的关于证据法*成果之基础上,阐释了民、刑证据法基本原理、证据中的基本制度与基本证据规则,缕析了我国证据规范所存在的缺漏并就如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立论平允,其中不少为作者自己所持之见解,在此意义上讲,其实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毋宁认为乃真正意义上的证据法著作。本书不仅可作为初学者入门之用,也可作为法学专业研究生进一步研习证据法的高级读本,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者在司法实务中的操作亦不无裨益。 为方便读者进一步研究证据法,作者将书中所援引的中外文参考文献列入书尾,以供检索、查阅。

    • ¥24 ¥30 折扣:8折
    • 证据学论坛(第17卷)
    •   ( 45 条评论 )
    • 李学军 主编 /2012-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了: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建构与检视、诉讼证据概念与特征传统学说之否定、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行政认定的证据类型及审查判断规则初探、证人伪证动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诉讼法修改与证据制度的完善、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奥秘、电子物证技术与犯罪侦查。

    • ¥23.7 ¥30 折扣:7.9折
    • 证据的语言——法学新思维录(何家弘作品集·法道纪事系列)--法学新思维录(何家弘法道纪实)
    •   ( 151 条评论 )
    • 何家弘 著 /2009-06-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何家弘,美国西北大学法学博士(SJD),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证据学、侦查学方向)、证据学研究所所长;曾应邀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在我国台湾地区东吴大学法学院讲授“刑事证据法”,并在人民检察院(挂职)担任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1999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3年被国家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五部,其中四部被译成法文、一部被译成意大利文出版,部英文版小说也即将问世,并有一部小说于2007年被英国《卫报》推荐为“亚洲十大犯罪(推理)小说”;热衷于法学普及工作,主编《法学家茶座》,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社会

    • ¥21.1 ¥25 折扣:8.4折
    • 证据法:证明负担原理与法则究——中国证据立法前瞻性问题研究丛书
    •   ( 2 条评论 )
    • 陈界融 著 /2004-1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司法的功能之一在于断事鞫狱、定分止争,证明负担原理与法则之遵从,乃司法正义之根本所系,否则,司法裁判即无定数,司法公正与文明即难长久实现。胡适先生“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其理自明。 传统证据法理论认为,只有在案件事实发生真伪不明时,才有证明负担法则的适用。本书认为,每一个案件的诉讼过程,都有证明负担原理与法则的运用。证明负担自身的内容包括,审前程序中声明证据方法的主张负担、法庭调查程序中提出证据方法的举证负担、法庭辩论程序中运用证据进行辩论的心证负担。本书证明负担原理与法则,包括:(1)证明负担原论。主要涉及的原理与法则有:证明负担历史发展、证明负担内容体系、证明负担分配原理。(2)证明负担转承论。涉及的原理与法则主要有:司法认知法则、推定法则、

    • ¥23.2 ¥29 折扣:8折
    •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劳动纠纷证据指引
    •   ( 242 条评论 )
    • 白星晖史震 /2018-09-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本书是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普法系列套书的合同分册,以劳动纠纷案例为基础,对案例进行法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类纠纷中的常见证据、举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指引读者如何举证。具体来说,本书在结构和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为 劳动纠纷常识导读 ,因为本书面向的是没有法律知识背景的读者,所以开篇即为读者介绍劳动纠纷中常见、常用的法律术语,便于读者理解后文内容,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为 劳动纠纷典型案例及证据指引 。在该部分,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劳动纠纷案例并进行分析: (1)通过 法理分析 梳理案例中的法律关系,结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和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情况,分析案件可能的裁判结果。这对读者来说具有较强的参考性,读者可以结合

    • ¥24.1 ¥35 折扣:6.9折
    • 电子证据取证和鉴定
    •   ( 102 条评论 )
    • 杜春鹏 著 /2014-06-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电子证据是我国诉讼法律明确规定的证据形式,是信息时代科学证据的典型代表。电子证据取证和鉴定是对电子证据的专门性调查活动,是对电子证据进行审查运用的先置程序和条件保证。电子证据取证和鉴定的结果需要在相关性、合法性和科学可靠性方面得以有效确认,才能使所获得的电子证据满足证据能力的要求,并在案件中发挥出应有的证明力。 杜春鹏所著的《电子证据取证和鉴定》从证据科学的视角对电子证据取证和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参照国内外有关质量标准和*方法,从主体、技术、程序、工具等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电子证据取证和鉴定需要适格的调查主体,遵循法定程序和取证要求,对涉案的电子证据以科学验证的方式予以获取、识别、保存、传输、分析、鉴证,才能终使所得的电子证据能够为法庭采纳和采信。

    • ¥22.6 ¥26 折扣:8.7折
    • 刑事瑕疵证据的实证研究与理论阐释
    •   ( 75 条评论 )
    • 胡忠惠邓陕峡 著 /2014-06-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两条主线研究刑事瑕疵证据规则。以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公、检、法三机关的司法实践为具体研究对象,对瑕疵证据规则实际运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本书透过上述纷繁复杂的事实与现象,提示了隐藏的深层次结构因素。本书在实证观察的基础上,探索瑕疵证据补救方法,找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及制度完善的方法,试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瑕疵证据规则体系。

    • ¥29.5 ¥35 折扣:8.4折
    • 司法证明过程论:以系统科学为视角
    •   ( 19 条评论 )
    • 封利强 著 /2012-05-01/ 法律出版社
    • 《司法证明过程论--以系统科学为视角(1952-2012)》是一本以系统科学为视角来研究司法证明过程的学术著作。该书综合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摆脱传统的法学思维范式的束缚,从理念、技术与规范等多个角度,对司法证明过程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考察,以期深入揭示证明过程的内在规律。

    • ¥25.7 ¥30 折扣:8.6折
    • 两个证据规定与证据排除规则
    •   ( 69 条评论 )
    • 林喜芬 著 /2011-09-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2010年颁布的“两个证据规定”为契机,回顾了中国此前证据规则的规范与实践状况,评述了“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背景与制度贡献,同时也深入反思了“两个证据规定”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突破性与局限性。鉴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与刑事司法程序的配套完善密不可分,《两个证据规定与证据排除规则》还集中对中国侦查前程序、侦查讯问程序、搜查扣押程序、刑事辨认程序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运行机制的完善问题进行了比较法的考察与改革思路的前瞻。

    • ¥23.1 ¥32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