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证据运用实务教程
    •   ( 236 条评论 )
    • 潘金贵 主编 /2023-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讲授证据运用的实务型教科书,作者群体覆盖刑事、民事、行政领域,均长期在理论教学或司法实务一线,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特别注重全方位培养读者的理解、分析及证据运用能力。 本书立足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既有规定,涵盖证据运用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要点,并以大量案例贯穿其间。一方面,于宏观中全面介绍证据运用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环节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在细微处详细辨析不同诉讼领域理解与适用证明责任、证明对象、证明标准的差异。同时,通过数百个真实的 小案例 ﹐针对全书的具体知识点,包括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审查判断技巧,进行深入阐释。 本书实务性、实践性、实用性突出,内容全面清晰,语言平实易懂,既可作为法科生的教学、自学用书,亦可作为司法实务人员的参

    • ¥53.1 ¥69 折扣:7.7折
    •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规程理解与适用
    •   ( 700 条评论 )
    • 戴长林 主编 /2019-01-01/ 法律出版社
    •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与规程理解与适用》由司法解释起草人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进行系统解读,从侦查、起诉、辩护、审判等方面明确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和排除程序,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规则和流程,有助于审判人员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有效防范冤假错案发生。

    • ¥55 ¥75 折扣:7.3折
    • 事实真伪不明与证明责任裁判
    •   ( 118 条评论 )
    • 张南日 /2023-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在系统梳理和批判性评价自罗马法以来,两大法系围绕证明责任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规则演进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所揭示的中国民事法官在证明责任裁判时所考量的多元因素和思路,提出了一套复合式、层进式的证明责任裁判标准和方法:规范说 导致事实真伪不明的证明过错 价值评价。其中,作者凭借其多年民事审判经验和不懈思考,敏锐地洞见到,法官在适用规范说判定证明责任时,亦须调查并考虑导致特定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原因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可能存在的 证据义务 和 证明过错 (这正是规范说的一项严重理论漏洞或 盲点 )。可以说,由德国学者罗森贝克创立的规范说是大陆法系对证明责任理论提供的奠基性贡献,将 谁主张,谁举证 作为起点,在个案中考量相关因素的 利益衡量法 是普通法系对证明责任裁判作出的经验性贡献。而本书所提出的复

    • ¥52.4 ¥68 折扣:7.7折
    • 事实认定的证成理论研究
    •   ( 36 条评论 )
    • 曹佳 /2024-01-01/ 法律出版社
    • 事实认定涉及非常复杂的认知机制。本书从认识论的角度来为这一机制提供规范性阐释。在认识论的诸多理论分支中,认知证成理论最为契合司法证明语境。究其本质,事实认定旨在获得一个具备正当理由的裁决。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事实认定者所赖以作出裁决的 信念 必须具备正当理由。认知证成理论在应然层面上规定了 何种信念状态可被视为具备正当理由 ,并且阐述了 信念 获得证成的实现路径。就此而言,认知证成理论为事实认定之认知机制提供了基础性分析框架。以这一基本立论为前提,本书的目标在于建构事实认定之认知证成规范,即清晰阐释事实认定获得证成的规范性条件。

    • ¥68.5 ¥89 折扣:7.7折
    • 证据分析与组织——问题、案例与方法
    •   ( 85 条评论 )
    • 张南宁 曾妤婕 /2023-01-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全书采用了一种与传统学术不同的路径探讨了证据分析的事实与证据法语境,论述了证据的分类与类型,建设性地剖析了证据的相关性、合法性、可信性、证明性等属性,介绍了证据分析的方法,解构了证据的证明过程,阐述了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此外,本书结合案例分别探讨了证据、传闻证据、品格证据、意见证据、非法证据、示意证据、推定与司法认知等证据法基本规则,并对证据伦理进行阐释。全书共分为六章,从一种更加综合性的视角对证据法进行了阐述。

    • ¥54 ¥75 折扣:7.2折
    • 非法证据非证据?:论非法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可采性
    •   ( 9 条评论 )
    • 陈怡 /2023-12-01/ 法律出版社
    • 国内证据法学理论主流观点认为,在法律语境中,合法性是证据的一个重要属性,非法证据非证据。本书主要以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可采性为视角来对上述理论命题进行检视。通过对两大法系证据可采性理论和有关国家立法、司法实践的历史性考察,可以发现,通过非法手段获得或以非法方式形成的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并非不具有可采性;即使在实行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现代法律制度中,也并非所有非法获得的证据都不具有可采性。

    • ¥68.5 ¥89 折扣:7.7折
    • 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2015-2016
    •   ( 16 条评论 )
    • 张保生 著 /2020-09-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证据是法治的基石,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之一,提出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法治以司法制度为基础,司法制度以证据制度为基础,证据制度建设是我国司法改革的*要任务。司法要摆脱人治的束缚,必须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实现证据法治。

    • ¥77.8 ¥108 折扣:7.2折
    • 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朱富美 /2006-07-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交互诘问制度之展开,面临所有犯罪证据必须在法庭呈现,接受检验与挑战。侦查中榆察官不仅要有“发掘事实”能力,并要有在法庭搜集尤暇疵证据“证明事实”的能力,此为保障人权成为普世性价值下无可规避的责任。今后科学证据论证势将成为地区法庭攻防胜负之关键,为正确理解物证及法医学鉴定结果之证据价值,充实刑事鉴定与刑事证据法知识,已是审、检、辩、警刻不容缓之要求。本书尝试建构联结法律与科学之桥梁,以一位法律人的观点,探索科学证据在司法实务应用之诸项课题。内容探讨以人身为主之科学鉴定与刑

    • ¥52.15 ¥392.3 折扣:1.3折
    • 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 何家弘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何家弘 著 /2012-1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精选的20篇与证据学有关且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编成本书。 本书堪称作者的代表之作。 司法人员不是神仙,无法全知全觉,也无法穿越时空隧道,只能通过有限甚至短缺的证据去认识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于是,那事实便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一般而具有了模糊性。《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证据学精要》是作者何家弘精选的20篇与证据学有关且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编成本书。本书堪称作者的代表之作。

    • ¥80 ¥197.37 折扣:4.1折
    • 刑事证据法专论 陈立 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立 主编 /2006-03-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刑事诉讼以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为主要目的。事实明确,适用法律才能正确,欲求事实明确,则有赖于证明。为证明事实,则需证据。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如何收集证据、采用证据,以及如何应用证据证明犯罪事实,都应当遵循的规则,其中有些规则已经上升为刑事证据规则,但绝大部分规则都离不开人类思维的一般经验法则和逻辑法则。系统地讨论这些规则无疑会提出一系列纷繁复杂、令人生畏的哲学问题。这也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为了避开一些智力雷区,我们选择了一些相对微观、相对具体的刑事证据问题作为本书的论题。知识有时需要收缩,才能开花结果。否则知识愈多,包袱愈重,忧虑愈深,终归沉寂。为求局部的突破,必须泯灭追求系统的冲动。学海无涯,生也有涯。有限的生命仅能做有限的耕耘。但愿本书对刑事证据法专题的局部性研究,能够

    • ¥55 ¥115 折扣:4.8折
    • 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 龙宗智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龙宗智 著 /2008-09-01/ 法律出版社
    • 作者立足于中国司法的特殊背景与条件,积多年观察思考和实际体验,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中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厂富有创新性的回答。如对我国刑事证明的“印证证明模式”的提出、对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道德界限的探讨、对中国刑事法中推定与证明责任问题的辨析,对中国特定条件之下书面证言使用的规则设定,以及对纪委取证、立案前取证等中国法特有问题的分析,均可谓独具只眼。他对现实状况的把握,对操作复杂性的体会,以及在制度研究时就实践合理性与法理合理性分析的展开,充分显示厂思考的深度及理论的力度——这是植根于中国司法实践的“本土的”证据学理论。

    • ¥52 ¥111 折扣:4.7折
    • 刑事证据规则研究【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樊崇义,张中,卞建林 编 /2014-1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转型期诉讼法学创新文库5:刑事证据规则研究》围绕证据规则的运用问题,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理念,开展了证据规则适用问题的实证研究,重要特点是解决了刑事证据规则的中国特色问题。与过去的研究相比,《转型期诉讼法学创新文库5: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一性走向了多元性。过去的实证研究,更多的是专题研究,往往是对某项诉讼制度、程序或者是具体措施的研究,研究方法通常具有单一性。《转型期诉讼法学创新文库5: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的研究既有具体证据规则的研究,也有证据规则体系的构建;既有证据的客观数量、质量的把握和分析,也有对证据运用的主观概括、抽象。《转型期诉讼法学创新文库5: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的研究不调卷、调查、观察、案例解剖、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还兼顾理论思辨方法、逻辑

    • ¥54.23 ¥396.46 折扣:1.4折
    • 品性证据:一种设证法理论【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加)道格拉斯·沃尔顿 著,张中 译 /2012-08-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道格拉斯·沃尔顿编著的《品性证据:一种设证法理论》是关于品性证据及其判断的著作。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应如何正确应用证据和逻辑推理来支持和质疑对品性证据的判断。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即多态模拟推理,亦即多人参与的模拟推理。根据这一理论,人们运用描述推理刻板形式的规划识别和论证模型能够获得他人品性特征的合理结论。《品性证据:一种设证法理论》对合理使用以及滥用品性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根据论证方案或论据形式判断品性证据的新途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设证推理,即从给定数据到解释该数据的假说的推理,这是法庭科学证据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种推理形式。设证推理在人工智能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科学假设构建和测试的发现阶段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在对案件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设证推理被应用于多人对话模式

    • ¥55.32 ¥398.64 折扣:1.4折
    • 审判证据 (美)马沃特 等著 中信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美)马沃特 等著 /2003-08-01/ 中信出版社
    • 证据是审判实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诉讼制度的核心。本书的作者皆是经验丰富的诉讼专家,他们围绕审判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证据的各方面进行论述:法官职责、开庭陈述、直接询问、发现和交换证据、反询问等,将源自亲身经历的诉讼经验与策略提供给读者,弥补了学术研究中的证据概念与法律实践中的证据含义之间的差异,对于我国现正逐步推进的证据制度改革与研究有着重要的的借鉴作用。

    • ¥52 ¥109 折扣:4.8折
    • 鉴定结论论 郭华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郭华 著 /2007-03-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我国部专门研究鉴定结论的专著,它以解读鉴定的内涵、鉴定人角色以及鉴定结论性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事实裁判者对专门性问题认识的有能与无能、证明责任摆脱与鉴定结论寻求探讨其缘由;从历史的渊源追溯了它与证人证言、勘验和检查笔录的脱离、独立,预测了鉴定的未来走向;在分析其证据属性的基础卜-构架启动程序,创设了立证措施,设计了鉴定品质的控制程序,完善了质证程序;以还原论与基础主义为视角构建了鉴定结论的认证程序,重新设计了救济程序,并为司法鉴定的立法和诉讼法的修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100 ¥281.37 折扣:3.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