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是期货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期货市场操纵法律规制论》在内容上跨越《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期货和衍生品法》两个时代的反操纵法律变迁,是国内第一部从法学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操纵问题的专著。《期货市场操纵法律规制论》通过对理论基础、法律适用和监管体制等三个层次的剖析,希望能够深化学术界对期货市场反操纵问题的认识,为我国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经验,进而促进期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期货市场操纵二元规制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期货市场反操纵立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国际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选编》精心收集、整理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以及若干国际金融组织的政策和制度,并组织相关同志进行了编译。在法规的国别和地区筛选过程中,银监会几乎兼顾了世界上所有拥有国别和地区的地理区域,并且充分考虑这些国别和地区是否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具有借鉴性或典型性,主要涉及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欧盟三个国际组织,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和中国香港六个国家和地区,欧洲的英国、爱尔兰、俄罗斯、捷克和塞尔维亚五个国家,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多米尼加共和国三个国家,非洲的南非和乌干达,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这些国家在立法层级上并不完全一致,有些以法案形式呈现,有些以指引形式呈现,还有些则是行为准则,但都指向一个共
本书的研究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规则体系为依托,同时引入《商事合同通则》、《欧洲合同法通则》、《欧洲法通则:买卖篇》和代表性国家国内法上的对应性规则,系统阐述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并引用大量实证案例帮助分析。
《国际贸易法律与实践英文教程》是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编写的双语教材,适用于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国际贸易法律与实践英文教程》的主要宗旨就是在介绍理论性知识的同时突出实用性的特点。本书在许多方面都吸收了国际社会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全新立法和司法实践,其可为国内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学案例: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第2版)》具有如下特点: ,体系新颖。本套案例教材以法学的基本理论为线索,就每个具体理论问题设案情简介、思考方向、法律规定、学理分析、自测案例五个部分,这一体例可以充分地体现实践、法律、理论的有机结合。 第二,内容简洁。本套案例教材力求以简洁的语言阐述问题,解析实例,说明法理,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第三,紧密结合法律规定。为避免案例教材脱离法律规定的现象,本套案例教材特别强调现行法的规定,并通过实例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规定,以增强学生掌握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第四,具有启发性。本套案例教材在每个具体问题的设计上都包括有思考方向及自测案例,其目的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运用理论与法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
本书阐述了债的发生、债的类型、债的效力、债的担保、债的移转、债的消灭等债法总论的主要问题,并就合同之债和法定之债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国际商法》由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多年从事国际商法教学与研究的中青年教师撰写完成。全书在体系上不仅注重系统性和合理性安排,同时也注重理工综合类院校法学相关专业开设国际商法课程的要求,具有内容翔实、阐述详细、实例或案例丰富等特点。首先,本书体系合理。全书共分为十章,国际商法绪论部分系统地对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之后对国际商事主体法律制度和国际商事行为法律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和阐述,主要包括:商事组织法、国际商事代理法、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国际商事支付法、国际产品责任法,此外对国际商事争端解决的主要方式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制度进行了介绍。其次,本书内容翔实,实用性较强。在各部分内容的阐述方面,既有各主要代表性国家相关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五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各种跨国并购案例在我国已时有发生,并且会有越演越烈之势。然而,绝大多数企业对此还很陌生,甚至政府的规制和监管也相对滞后于实践。本书详细介绍了跨匡并购的法律实务、指点各种并购的操作程序、从政策与实践两方面阐明各种并购的限制条件及后果。不仅释义清楚,而且有案例可资借鉴,对我国的上市公司与拟上市公司、欲到海外直接融资而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等具有很实用的指导价值,同时对从事这方面法律服务工作的律师同仁也是一本案头的参考书。
本书聚焦于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入手,系统阐述了国际货币 体制改革、全球金融稳定机制构建以及全球货币治理等热点法律问题,深刻反思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及美国金融监管的惨痛教训,专题 探讨了主权*重组、主权财富基金监管、金融排斥及其治理以及船舶融资租赁等理论前沿问题,集中研究了当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市场开放亟 待解决的重大法律问题,以期为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建言立论,为完善中国金融法制献计献策。此外,本书还独具匠心,开辟了“科研课题设计”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编,以作为国际金融法科研指导与教学示范。
为应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需要,2014年1月4日,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多年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自贸区法治方面的深度合作,双方共同成立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司法研究中心,并启动了涉自贸区法律适用专项调研期课题。本书为地提起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总。
该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并充分反映了现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变化。该书由国际经济法总论和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解决等在内的若干分论部分组成。每章的结构包括提要、重点问题、正文论述、法律应用和课后复习五个部分。本次修订,作者结合*生效的国际条约和有关司法解释对相关内容作了介绍和分析。
大陆法系国家研究国际经济法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与以英美法为代表的传统国际经济法理论研究不同,本书采用综合国际经济法的理沦,队为国际经济法是以公法性法律为主的、包含国内法和国际法的综合性学科;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和。在架构上,采用了国家——区域共同体——国际共同体三个层次对国际经济法进行分析和论证,打破了传统上将国际经济法置于国际公法或国际私法框架内的窠臼。反映了以作者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学者的观点。 本书的作者是世界闻名的国际法专家;原著初版后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是目前德国受欢迎的教材;该书曾被翻译成日文版。本书根据2007年第6 版译成。 囿于语言的原因,我国国际经济法的教材和专著,基本上依据英美法资料写成,因此,本书的出版,将大大拓展我们的视野,并填补大
本书共分十章,针对当前国际贸易救济面临的热点问题、新问题,就贸易救济规则的谈判和贸易事端的解决,以及我国的因应之策等,《国际贸易救济法律问题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产业界、对外贸易界以及法学界、政府工作人员等,颇有参考价值。
本书讲“禁令”,也尽量在内容上接近我比较熟行的外贸航运。但要讲得透也非要去涉及与禁令(不论是中间或后禁令,尤其是Anton Piller禁令)关系密切的侵犯知识产权、机密等方面。这迫使笔者(包括杨大明先生)硬着头皮去“廖化作先锋”。但这绝非是“蜀中无大将”,笔者肯定会有更高层次,更准确与更权威的中文书籍地在讨论这些专题。 本书主要讲“禁令”,大量详及了当今国际商海中嗜血、残酷与无情的“文明”斗争与杀戮手法。特别是,许多是这十几二十年的新手法,如Mareva禁令,Anton Piller禁令,Anti-suit禁令,等。而在Amti-suit禁令,也带出了国际上枪管辖的各种做法,令这方面的法律愈来愈复杂与重要。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一个新兴、独立、综合的法律部门,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国际经济法在主体、对象及渊源形式等各方面均具有较明显的特殊性。本书从国际经济法的个性角度出发,对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法律规则以及实践中常见法律问题予以系统介绍与阐释。全书共五编十七章。编为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主要讨论国际经济法的概念、特征、体系以及国际经济法主体所涉法律问题;第二编为国际贸易交易法,围绕调整国际贸易交易关系(货物买卖、技术转让、服务贸易)和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其他交易关系(货物运输与保险、贸易支付)的法律制度内容进行阐释;第三编为国际贸易管制法,分别以WTO法和中国对外贸易管制法为核心,论述调整国际贸易管制关系的国际、国内法律制度;第四编为国际投资法,分
《国际劳务合作中的劳工权利保障研究》一书由王辉著,以国际劳务合作中的劳工权利保障为主线,结合劳工权利保护在国际社会中的实践以及主要国家的立法,探讨了国际劳务合作中劳工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该书就国际劳务合作中劳工权利保障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同时对国际劳务合作合同中的约定和法律适用原则进行了研究。
本书以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领域为基础,分为总论、国际贸易管制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和管制国际经济关系的其它法律制度等五编,构建全书的完整体系。内容上看,该书系统论述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程序法和实体法;不仅以晚近的案例法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国际性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而且还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国、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涉外经济法律制度。
《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国际经济法(第3版)》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立项课题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广受高校师生的好评。本书系统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国际贸易支付、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世界贸易组织法以及有关国际经济争议解决的法律制度。第三版增加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相关知识。在阐述基本内容的同时,作者结合学术动态与立法现实,对本书有关内容做了相应修订,反映了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态势。王传丽编著的《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国际经济法(第3版)》体例独特,尤其适合教学使用。为提醒读者关注,凡关键词和重要内容都以特殊字体标出;不仅如此,正文后还附有 本章思考题 和 课外阅读法规 ,以便学生扩展深入研究。
本书为第八届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年会论文集,收录的论文涉及欧盟投资政策及中欧投资法律问题、欧盟市场法律问题及中欧贸易法律问题、欧洲一体化新发展与欧盟私法问题及欧盟法与国际法律制度问题。
国际商法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合同法、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商事组织法、票据法、运输法、保险法、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商事仲裁法等。本书对国际商法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作了基本的论述,以便学生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法律规定,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国际商法打好基础。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和贸易处于急剧和深刻变化的新时代。 经济基础的巨大发展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变化,新问题持续不断地涌现,为与之相适应,有关国际商法的国内外立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国际商法处于重要的调适期:完善其不相适应的法律规范, 更新其不合时宜的相关条款, 使其必然带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印记。本次修订对各章原有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充实,主要是对 法律窗口 的内容作了全面的梳理和增删。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急剧增加,大量而复杂的国际民商事争议随之而来,为了保护国际民商事关系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建立一套快捷、简便的争议解决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与国内民商事案件不同,国际民商事争议是指含有国际因素或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案件,其解决方法在实践中常用的有两大类:司法途径(诉讼)和非司法途径。司法途径也称诉讼方法,它是指由争议当事人在一国法院提起诉讼。非司法途径是指诉讼之外的争议解决方法,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在司法解决方法和非司法解决方法中,仲裁和诉讼是独立的争议解决程序。 本书立足于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中的基本问题,深入探讨了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中所涉及到的理论问题,同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