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梳理了中美在反补贴领域的45起反补贴调查和11个WTO诉讼,从WTO争端解决案例分析的视角,客观分析中美之间关于补贴专向性、公共机构、双重救济、外部基准等争议焦点问题,厘清中美各自的补贴政策和针对对方的反补贴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中国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应对美国反补贴措施的基本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亦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作为理论概念,企业社会责任蕴涵隽永,然而其诠释歧异颇多,即便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中,也未能形成一致公认的界说。本书解答了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什么,企业社会责任为什么会出现,企业社会责任有无正当性,若企业社会责任是正当的,则如何将其落实等问题。作者站在肯定企业社会责任的立场,以
所有的成文法,其适用都离不开法律解释。国际条约适用的法律解释被称为条约解释。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国际法适用的条约解释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两种方式:学理解释和官方解释。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条约解释出现了另一种全新的解释方法——“先例”解释方法。实践中,世界贸易组织条约既遵循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又遵循“先例”对条约的涵义“剖析明白”。专家组、上诉机构已经裁定的案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条约解释需要遵循的“先例”。随着这个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发布案件的增多,“先例”在条约解释上起到的作用,将越来越超过条约解释的理论和原则。这一特征,使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的条约适用,成为国际条约适用的一个新生事物,也迫使世界贸易组织条约的研究和应用者,必须考虑采用这种全新的条约解释方法——“先例”解释法。本书阐释
2000年8月25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国务院委派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于2001年11月11日在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经国家主席批准后,完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程序。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已于2001年l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l5条规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或者加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公布。”目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的中文本已经翻译完成,经国务院审核后,现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予以公布. 为便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社
《WTO法律制度--以案说法(1双语)》编著者朱榄叶。编写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及教学经验,对专家组和/或上诉机构报告作了删节,每一个报告只保留对一个法律问题的分析内容,而以中文对案件所涉及的措施作概要介绍,以便于学生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