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永富教授几十年来专注于中美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研究的论文集,所收录文章均已公开发表。文集涉及历史上(2010年之前)的诸多中美贸易争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的研究,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2)美国对我国 特别保障措施 的立法与案例研究;(3)美国贸易301条款与反倾销法的立法研究,以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4)中美反补贴争端案例研究,如中美铜版纸反补贴争端;(5)美国 购买美国货 条款研究,批评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并探究了我国的反制措施;(6)中美贸易涉及的WTO规则研究,指出美国国会的有关货币立法违反WTO规则;等等。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法思想、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对 一带一路 倡议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投资法律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著作分五章,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法律机制完善策略问题。本书将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投资法律机制 作为研究对象,以 一带一路 倡议为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法思想、国际投资理论、系统论与博弈论为理论基础,系统研究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投资机制现存不足,以及完善该机制的宏观与微观策略,以期对推动机制发展有所裨益。
本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研究,是尝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运用在能源安全领域所作的学术创新。它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源转型革命的新型空间政治历史背景,从法哲学本体论层面展开价值论 关系论 方法论范畴思辨,在法理学应用论层面设计出 能源合作环境 能源投资 能源货物贸易 能源服务贸易 能源通道安全 多维一体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安全法律保障机制,并慎重探讨了与沿线国家进行能源合作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类型及防范与完善之道。
《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二十九辑)分为国际私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比较法与其他、国际法资料等几大部分,论述了欧盟诉中国知识产权 禁诉令 案研究、区块链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执行中的应用 机遇与挑战、ISDS改革视野下国际多边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构建方案及实施路径 、中国履行《第一阶段协议》知识产权保护承诺的实证研究、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反垄断国际合作的困境与出路、影视艺术创作短视频转换性使用法律问题研究、私法视角下的亚轨道飞行:第二和第三者责任与保险研究等问题。
本书首先从“自由贸易港”概念入手,阐释其在中国与国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由此引入自由贸易港概念的要素框架及其国际法治的实质构成,并归纳其国际法治的四种规则表现。其次,将国外自由贸易港历史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提出自由贸易港形成的四个要素,并以美国与欧盟为例讨论了自由贸易港国际法治的两种不同路径。再次,从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二元维度背景出发,总结旧中国自由贸易港的实践与反思,对比新中国自由贸易港类区域的探索与法治贡献。最后,按照“规则—机制—秩序”三个维度,提出如何建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国际法治的初步设想。
《1982〈联合国海洋公约〉技术手册》内容简介:本技术手册(第6版)论述的是海洋法、大地测量学、海道测量学和海洋地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包括大地测量学、海图、基线、外部界限、双边边界等内容。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理想解决将是相关国际法在海洋划界中有序实践的关键。本书对于我国从事海洋划界理论研究和划界实践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于参加海洋划界谈判和决策的人员来说,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作为公约指定的一个专门机构的正式出版物,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相较于第5版,第6版主要是对 第3章 海图 的内容做了修订,强调电子海图和纸质海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