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中国在2015年提出的重要行动计划。为实现合作共赢,制定合理的海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我国亟需对 一带一路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研究。 一带一路 国家处于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凹陷带,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参与的知识产权国际协作制度较少,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困境。本文研究从 一带一路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出发,从法理上定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合理性与 一带一路 战略功能相匹配;然后从宏观到微观的三个层面对 一带一路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制度研究、相似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类案实证研究、具体国家或地区的个案实证研究,层层解析,有机结合,反映出 一带一路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结构的逻辑体系及面
本书是反腐败刑事法治系列丛书之二。全书分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腐败犯罪的法律治理,反洗钱犯罪及企业合规的研讨三个部分。对国际合作原则与我国反腐败立法完善,受贿罪量刑的价值平衡,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贿赂犯罪治理模式比较,中资企业境外经营的刑事合规风险与刑事法体系应对,国有企业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区分,我国民营企业腐败的成因与治理路径,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要件的反思与重构等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
为了应对跨境逃避税现象,多国通过建立和完善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以求消除税务机关在获取域外涉税信息时的系统性盲点。但同时该制度的深度发展为纳税人的保护问题带来了新的情境,致使既有立足于国内税收征管环境下的纳税人保护制度设计难以有效应对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全书分别围绕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中纳税人保护的正当性论证、主要诉求廓清和完善对策展开研究。
本书采用案情、问题、评析三个层次,对涉及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法、国际投资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经济法争端解决和世界贸易组织法等国际经济法的主要分支部门,共79个近年以来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实证分析方法进行了提示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