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意大利两位著名的法学家彼得罗 雷西尼奥、桑德罗 斯奇巴尼直接为中国法学界的同仁撰写的学术作品。其研究视野开阔,信息丰富,理论阐述深刻,极具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时代感。该书对我国法学界、立法机构、司法实务同仁们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民法典及其法典化进程十分有益。 本书是一部有关对源自罗马法的法典化、近现代民法典的形成与发展的鸿篇巨著。其内容共有二十二章,主要包括罗马市民法的渊源-法典化和罗马共同法的体系、作为罗马共同法的优士丁尼法典、法典化的罗马共同法-截止于大革命时代的法典和现代法典、近现代法典的最初设想-近现代习惯与自然法学派之间、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 继受德国-奥地利(1811)总则模式的民法典、构建于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国民法典(1804年)之继受及其修订、十八世纪法学的法学的定位-注释法
程迈博士的专著《坎坷动荡转型路尼日利亚的宪法改革与教训》是以其在读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期间的博士论文为原型。 这本书追踪了尼日利亚从建国至今的宪政历程,梳理了决定该国宪政成败的主要社会因素。尼日利亚建国六十多年时间,不算漫长,但是过程纷繁复杂,各种力量错综搅合,要梳理清楚并非易事。这本书将其重要宪政故事娓娓道来,具有相当高的可读性。
2014年《经济和发展报告》专门分析不安全问题。犯罪是个人在其特定情况下作出决定的结果。尽管信仰、观念、自控能力及其他个人特性确实会导致人犯罪,然而,因社会和现实的环境、非法市场(如毒品)的存在所产生的刺激以及司法体系的不可信度及其低效率同样促使犯罪增加。所有这些因素都提高了犯罪的几率。因此,改善公民安全的行动,涉及广泛层面:家庭、学校、社区、街道、市政基础设施、经济调控、警察、司法、监狱等。然而,要在这些不同领域设计出有效的政策,需要完善已有的统计信息,并建立政策监控和评价机制,以使人们了解政策的质和量的效果及其产生影响的渠道。
本书是*资助的科研项目。1994年在卢旺达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在短短的100天内,80万图西族人命丧黄泉。本书以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为开端,挖掘了发生灭种屠杀的卢旺达本国的历史根源以及当时的国际原因。作者亲眼目睹了卢旺达国际刑庭的建立。在法庭工作的六年期间,作者访问了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的大屠杀场地,掌握了丰富的手资料。在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内部知情者的视角,揭示了在卢旺达发生的灭绝种族的犯罪事实,论述了卢旺达国际刑庭在审判中所涉及的法律理论问题,并客观地评价了法庭的审判工作。卢旺达国际刑庭是国际刑法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书资料翔实、理论联系实际,是奉献给国际法和国际刑法教学、科研和实务人员的一本好书。
杨道波编著的《国外慈善法译汇》以英美国家的慈善立法为重点,以日本和俄罗斯的慈善立法为补充,集中翻译了十一部国外慈善立法。这是聊城大学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和慈善法研究中心近期总体研究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者这批学术新人对于慈善法这样一个新领地的初次探索以及对于国外慈善立法实施译介的首次出航。
澳大利亚在能源法律和政策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对于我国的相关立法是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本书对于澳大利亚能源法的研究主要涉及澳大利亚能源矿产法,以及澳大利亚的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在本书的后,通过分析归纳澳大利亚能源法律和政策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我国能源法律制度构建方面的建议。
《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以国际气候变化法为视角,以可持续能源的国际进程为逻辑起点,从整体上梳理了澳大利亚新能源的法律与政策,分述了以能源安全、清洁能源、核能开发利用和能源市场为主体的新能源法律与政策体系,剖析了澳大利亚新能源法律中两大具体的法律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碳税排放交易机制,探究了国际气候变化法的演进和澳大利亚新能源法的国际影响,并从国际法角度提出了中澳新能源合作的具体建议。
本书以食品标签为着眼点,介绍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制定的食品标签的有关标准和标注指南。本书先介绍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签管理概况,然后详细阐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签的详细法规条文等。
本书约20万字,以澳大利亚离婚制度为研究对象。章为澳大利亚离婚制度的发展变革。本章以澳大利亚离婚制度的起源为研究起点,在此基础上探索澳大利亚离婚制度的历史演进。第二章为澳大利亚离婚法定理由之考察与评析。本章首先对澳大利亚离婚法定理由进行考察,其法定理由为婚姻无可挽回地破裂。判断婚姻无可挽回地破裂的依据是分居不少于12个月。第三章为澳大利亚离婚程序之考察与评析。澳大利亚离婚程序为:非诉家庭纠纷解决、提出离婚申请、参加庭审、签发离婚令。第四章为澳大利亚离婚的法律效力之考察与评析。本章结合相关的司法案例,从离婚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和离婚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律效力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和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律效力两个方面对澳大利亚离婚的法律效力进行评
本书在充分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等基础上,选取了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阿曼、也门教育政策法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法、国家教育战略规划进行翻译和汇编,客观全面地反映上述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全貌。将沿线国家政治、历史、文化、教育讲解详细透彻,为各国之间彼此了解政治教育法规,提供了很好素材。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也门教育政策法规四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法,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很好的参考,作者在充分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为此书搜集了最权威的资料,很有实用和教育价值。
《澳大利亚农业投资法律指南》作为一本法律方面的实用工具书,本书体现了专业性和全面性,来自澳大利亚专业法律机构的解读涵盖了外国投资审批、农业细分行业法律、农业收购、劳动雇佣、金融外汇税收保险、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竞争/反垄断等各个领域;作为一本农业投资参考书,本书在宏观上从农业投资者的角度分析了澳大利亚农业发展情况,并针对重点产业和产品进行了市场分析和研判,对典型投资案例进行了深刻分析。本书既是法律指南,也是农业投资宝典,希望对广大中国投资者、农业对外合作工作者有所借鉴。
本文丛的主要原则和特色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坚持质量,宁缺毋滥,不定期出版的原则。具体将体现为以下三点特色:,本文丛的著作,应属国内学术界没有涉及的课题,具有填补法学研究空白的特色;第二,本文丛的著作,应是国内学术界都很感兴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或未及时挖掘的课题;第三,本文丛的著作,应具有比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我相信,《比较法文丛》的出版,一定会为我国比较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丛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的建设经费资助。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
关于遗赠和遗产信托 br 第一部分:关于遗赠和遗产信托的本体。 br 第一节 遗赠的含义与种类,遗产信托的含义。 br 第二节 遗赠和遗产信托的形式。 br 第三节 在设立遗赠或遗产信托时,死者应该具有的目的。 br 第四节 可以遗赠或者设立遗产信托的主体。 br 第五节 对谁可以遗赠或者设立遗嘱信托。 br 第六节 可以负担遗赠或者遗产信托的主体,以及持续时间。 br 第七节 可以遗赠或作为遗产信托的物。 br br 第二部分:关于遗赠和遗嘱信托的解释,以及所有最终意愿处分的解释。 br 第一节 关于解释最终意愿的一般规则。 br 第二节 关于最终意愿行为中几个常见条款的解释。 br 第三节 对某些句子、名词、代词、动词、副词和小品词的解释。 br br 第三部分 关于遗赠和遗产信托的效果。 br 第一节 遗赠和遗产信托开始归属的时间,到期后的效果。 br 第二节 被遗赠物